“電商的人比電視圈的人黑是真的,我們頂多紅毯上踩裙子,背著人說壞話,電商則會明著說:就是我說的,你怎么著吧?”2013年3月,聚美優品與樂蜂網的化妝品電商第一平臺爭奪戰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樂蜂網創始人李靜這一番話把自己立在了清白的一邊。
自2012年6月以來,聚美優品與樂蜂之間戰爭頻發,從抹黑對手到逼迫供應商站隊,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今年3月樂蜂網“桃花節”的開幕和聚美優品周年慶活動,更是將這場戰爭推向了高潮。
誰是化妝品電商第一平臺,誰才是美麗的代言?兩個創始人不但要撕破臉去“爭”,更要拿出真槍實彈去“戰”。
樂蜂
第一波:廣告創意比拼
2013年2月,尚雯婕為樂蜂代言,“不美不活”廣告上線,叫板聚美優品。
營銷戰
第二波:微博叫板
愛挑逗世界,但不出賣男色,愛一路遠行,但不故作深沉,愛挑戰自己,但不迷戀演技。我比誰都努力,但不裝成苦逼。不管你帶不帶鹽,我只要甜;不論你有沒有品,我要正品。什么是美,我說了算;明星大牌,陪你瘋狂!從今天起,不美不活!
價格戰
第一波:逼迫供應商站隊
2013年2月,樂蜂網發聲明稱,近日收到多家美妝品牌供應商投訴,某同行美妝類電商向品牌供貨商發出郵件和短信通知:不得向樂蜂網提供同等或更高的促銷支持,否則所有損失將由供貨商承擔,且將面臨賬期延長或停止合作威脅。
第二波:促銷活動加劇競爭
2013年2月27日,樂蜂網“桃花節”開啟,大量商品低價促銷。截至27日24時,樂蜂網全天銷售1.22億,成交57萬單,活動持續至3月底。網友則微博爆料,在樂蜂網買到的產品是假貨,“桃花節”變“桃花劫”。
供應鏈上的軍備競賽
產品構成:品牌化妝品(300多家)+部分自有品牌(占比40%)+女性服裝服飾
樂蜂網于2009年起率先實施“品牌直供”戰略,隨著該戰略的不斷推進,其先后獲得300多家國內化妝品授權,目前數量居國內化妝品網站之首。
自有品牌靜佳從網站創立之初就持續研發推廣,如今位置越來越重,占網站產品量的40%,是其獨有優勢之一。
綜合實力戰
No.1融資規模差異
A輪融資:2008年紅杉資本1000萬美元;B輪融資:2012年,中金聯合寬帶基金4000萬美元。
No.2客單價銷售額
客單價200元左右,用戶規模超600萬;2011年銷售額6.3億;2012年銷售額12億。
聚美
營銷戰
第一波:廣告創意比拼
2012年11月,聚美優品CEO陳鷗在微博上發布“我為自己代言”視頻廣告,2013年春節,“我為自己代言”廣告先后登陸幾大衛視,滿屏盡是“聚美體”,聚美訪問量大增。
第二波:微博叫板
你只看到我為自己代言,卻沒看到我夜夜加班,你有你的明星大腕,我有我的粉絲百萬。你笑我風風揚揚撒廣告,我可憐你不懂氣勢如虹!你可以去全明星陣容,我們會證明誰最了解用戶的心!帶鹽是注定沉重的旅行,路上少不了太咸,但,那又怎樣?哪怕沒有3月1日,也要聚美,我是小美,我喂自己袋鹽。
價格戰
第一波:逼迫供應商站隊
面對樂蜂的“爆料”,聚美優品CEO陳歐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否認施壓供應商,稱郵件和短信是樂蜂網的公關活動。
第二波:促銷活動加劇競爭
2013年3月1日,聚美優品周年慶開始,大量商品低價促銷。3月1日首日交易額達5億元,訂單數超過200萬。因為物流崩盤造成上百萬訂單積壓,聚美將原本只進行1天的店慶活動延長至3天,臨時搭建3萬平方米的臨時倉庫發送積壓訂單。
供應鏈上的軍備競賽
產品構成:品牌化妝品(40多家)+微量自有品牌(占比10%)+女性服裝服飾
聚焦于售賣最暢銷的20%化妝品,所以簽約供應商相對較少,2013年3月18日聚美優品宣布與巴黎歐萊雅、資生堂等首批40多家渠道商成立了中國化妝品電商真品聯盟,意在反駁之前的假貨傳言。
自有品牌建設于2012年開始,目前都是與商家合作進行貼牌營銷,現階段所生產的皆為邊緣性產品,占比僅有10%。
綜合實力戰
No.1融資規模差異
A輪融資:2010年拿到天使投資人徐小平的一筆資金并創立聚美優品,2011年紅杉資本投資650萬美元;2011年7月獲得B輪融資。No.2客單價銷售額
聚美優品:客單價100元左右,用戶規模超1000萬;2011年銷售額4億;2012年銷售額2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