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齡化正在把世界經濟染成“銀色”,針對“銀發一族”退休生活中蘊含的巨大商機,幾乎所有的產業都在開發針對老年人消費群體的專屬產品,手機也是其中之一。2月末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辦的世界移動通信峰會(MWC)上,全球眾多手機廠商不約而同推出了針對這一細分市場的智能手機產品。此番手機行業大佬們扎堆“出新”,也反映出智能手機已經開始走向產品細分化,一兩款主流手機橫掃市場之下,從“長尾”里找到利潤點,成了手機廠商的新選擇。
隨著各種應用和業務在智能手機平臺上的完善,手機的功能和定位的細分不可避免,老年人群體是手機廠商盯上的第一塊“肥肉”,女性手機、兒童手機的概念則正在孕育之中。對于全球的手機生產商來說,各國“銀發一族”較強的消費能力和較大的社會需求,讓“智能老人機”有了“獨立”的理由。

“銀發產業”催生的商機智能手機醞釀老年細分市場
最先開始大規模研發老年智能手機的是日本的手機廠商,日本作為全球老齡化社會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各行業針對老年用戶開發特定產品已經成為企業的“思維定勢”。
在全球通信領域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2013MWC上,富士通率先發布了面向老年人群體推出的手機新品,以期在這個細分市場中做出新的嘗試。富士通展示的一款采用Android操作系統名為Stylistic的手機,這款手機定位于其所謂的“成熟消費群體”,顯示屏上的主界面圖標更大,而字體同樣也可以放大,讓老年用戶更容易點擊圖標。
這款手機還具有其他一些針對老年用戶的獨特功能,如測量食物熱量(通過攝像頭估算食物攝取量)。此外,它有一個“幫助”按鈕,點擊以后能自動給預設電話號碼打電話,尋求幫助,同時還包括發送自己所在地GPS地理位置信息。
據悉,富士通Stylistic S01手機已在日本上市。今年,該公司還將通過與法國電信運營商Orange合作,進軍歐洲市場。Stylistic S01會在6月份前后率先在法國發布,接著登陸英國、德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等歐洲市場。
另外的一家日本手機廠商京瓷(Kyocera)也展示了自家手機產品Mi-Look。這款手機功能簡單,已在日本市場上銷售,主要針對獨居老人設計,具有一系列監控功能,讓家人隨時了解老人的情況。
京瓷Mi-Look的底部有一根繩,一旦遇到緊急情況,用戶可以將它拉出來。激活以后,手機便會發出很大的聲音,并通過GPS功能,向緊急聯系人發送“電子郵件”(日本將短信稱之為電子郵件),里面包括了用戶的位置信息。
Mi-Look還自帶一個配有活動傳感器的擴充底座。如果傳感器在很長時間里捕捉不到任何活動信號,就會向預設聯系人發送電子郵件,通知他們注意。此外,Mi-Look還能當作計步器使用,跟蹤用戶走了幾步,并向家庭成員發送相應報告。
當然,想分一杯羹的不只是日本企業。奧地利Emporia Telecom作為一家完全專注于老年人市場的手機廠商,在此次MWC大會上,也推出了一款功能簡單的手機應用。只要家人的Android手機或iPhone安裝了Emporia自主開發的eME應用,雙方即能直接聯系。
手機制造商紛紛在針對中老年的智能手機上發力,不難看出這個特殊的消費群體給手機行業帶來的長期商業機會。
不僅僅在國外,國產手機品牌也開始順應這種社會潮流,開始在“銀色市場”做出嘗試。
國內新晉智能手機廠商喜浪智能手機公司針對中老年消費群體推出的“父母心機”Hi3s,采用大屏幕觸摸設計,將Android系統根據中老年人使用特點和習慣進行優化整合,深度定制出更適合中老年人使用的智能手機。
“易操作”是這款老人智能手機的亮點:一鍵打電話、一鍵發短信、一鍵照相、一鍵SOS等快捷設置,并且預先將FM外放式收音機、手電筒、傳統黃歷、醫藥查詢系統、助眠音樂、戲曲相聲、老歌舞等多種娛樂功能調適完畢,基本省去了智能手機繁復的操作過程,將人機交互最大程度上簡易化。
需求的簡單與不簡單老年手機解決的問題層次
若要老人智能手機開始流行,先過年輕人頭腦中的消費觀念這一關也是必須的。
在功能手機大行其道的時代,子女們通常是將自己淘汰的款式落后的手機給老人們繼續使用,或者會選購一臺價格低廉的低端機或山寨機。在有些人看來,這些手機已經可以滿足中老年人對手機的簡單的需求,并且其付出的成本相對低廉。
即便老人有選購手機的需求,也往往會委托給他們的孩子,而這些“孩子”多數為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他們很習慣地認為,老人的行動力和反應能力已經不像年輕人一樣,以致大部分年輕人都在為老人選購手機時pass了智能手機。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智能手機主要分為以蘋果為代表的iOS、以眾多機群為代表的Android,以及時下比較熱門的Window Mobile。在這三種主流系統中,雖然手機的使用已經開始越發簡單和人性化,但是真正能夠很好地滿足中老年人使用需求的機型還尚未普及。

比如最近正琢磨給自己的媽媽挑選一部手機的網友Motto,按照她的想法,滿足“字大、聲音大”的普通手機就挺好,所以并沒有考慮過智能機。“老媽對智能機的很多東西都不理解。”
可是,如果智能機在細節上有針對中老年更加便捷的操作體驗和使用方法,怎么會不讓中老年消費者青睞?一些智能系統可以在UI方面的深度開發和定制,正好可以打開這個“銀發市場”。
63歲的老人程信就使用著一部老豆手機,他驚嘆手機和應用為自己帶來不少方便,不過也感嘆周圍的同齡人還很少用這種智能手機。
老豆手機是一款基于Android系統的深度定制機,但僅從UI界面上去判斷,已經很難一眼就分辨出它使用的是什么操作系統。Andrloid特色的下拉功能被取消,Android式的APP陳列方式完全被打亂;取而代之的是粗大的手機字體和圖標,很容易幫助老年人完成查找操作。點擊屏幕下方的綠色通話按鍵就能直接跳到通話界面,并且撥號鍵的字體很大,便于程老爺子快捷操作;短信功能采用手寫輸入的百度輸入法,方便了不會漢語拼音的他,而且字體和輸入框都默認為最大,所及基本不會出現誤操作。
除了電話的基本功能,手機中內置的適合老年人使用的APP讓老人非常得意。比如收銀機、手電筒、驗鈔燈、相機、計算器,應用雖然不多卻恰到好處,并且圖標一目了然。
仔細考究起來,目前功能匱乏的低端按鍵功能機已經不能滿足老年消費群體那看似“簡單”的需求。也正因為中老年消費群體的接受能力和反應能力已經不像年輕人一樣,他們需要一部更加智能的手機,能夠簡單方便地對常用聯系人進行撥叫,簡單使用諸如天氣、醫藥、放大鏡等生活類應用。“簡單”也是中老年消費群體最關心的問題。
偶有一些打著“老人專用”旗號的產品往往由于品牌影響力不足難以得到用戶的信賴,在產品設計上也沒有對老年用戶表現出足夠的吸引力。一些移動互聯的業內人士稱,其實對于智能手機來說,很容易形成一個細分的移動互聯網入口,只要掌握了適合老年的相關應用,就更容易滿足中老年消費群對智能手機的需求。
智能手機越來越大,應用越來越豐富,這對中老年人來說無疑是友好的邀請。老年人產品能否打開市場,歸根結底仍取決于產品在多大程度上滿足“銀發一族”的現實和心理需求。
“對于父母,與兒女的一次視頻聊天,絕對比使用什么應用都更開心”,一位關注老年人智能手機的網友說,“不要以為送爸媽一部智能手機就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多用用視頻通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