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信
茶道的全體工作人員,新年快樂。我是一名青島的讀者,82期關于青島站的報道很精彩,沒想到閩茶中國行也來到了我的家鄉。那天因事未能參與這么精彩的活動,我深感遺憾,希望未來還能有機會參與這個活動。本人一直都覺得“閩茶中國行”是個非常出色的活動,能夠有力地調動起全國了解茶文化的積極性,希望“閩茶中國行”活動在2013年能夠越辦越精彩。
青島吳先生
編輯部回復:吳先生,感謝您的來信,新年快樂。青島是我國東部沿海重要的城市,也是中國北方最重要的茶產業、茶文化基地與茶葉貿易集散地,所以作為閩茶中國行的第六站是我們的必然之選。此次閩魯兩地茶人歡聚一堂,共品香茗,是茶搭起的友誼橋梁,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希望未來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傳播茶文化的行列中。閩茶中國行能夠進行得這么順利,離不開廣大讀者的支持,相信在你們的鼓勵下,我們會更加有動力地將活動持續下去。
我是一名莆田的茶友,看了貴刊2012年12月份對美國茶葉協會主席的專訪。他在采訪中提到的一個觀點讓我印象深刻,那就是他們始終在向消費者強調,茶好喝。但不是藥,只是相對同類飲品更為健康。我很欣賞美國人的這種務實精神,雖然茶有一定的保健功能,但是在中國,已被一部分急功近利的茶商宣傳成靈丹妙藥了。作為中國傳統的健康飲品,我希望茶文化能夠得到更加務實的推廣。我相信只有在正確的軌道上運行,才能通往輝煌的未來。
編輯部回復:您好,感謝您的來信,祝您在新的一年里萬事順利。茶類作為中國的傳統飲品,很多功效是祖先靠經驗積累下來的,但在美國,很多結論需要以科學的數據作為依據才能成立;另外在美國,喝茶主要還是以茶包的形式出現,喝到純正的好茶比較困難,所以,美國目前還是將茶作為普通的飲品之一。茶道在中國源遠流長,茶的很多知識需要挖掘推廣,但是作為大自然的樸實饋贈,確實不該過份得夸大對身體的作用,而忽視了茶葉在精神方面帶給我們的質樸享受。
看了貴刊關于書店喝茶的文章《到昆明書店喝茶去》,文章非常有意思,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著一股很強烈的文藝范。書和茶,堪稱黃金搭檔,沒想到在昆明能夠這么融洽地結合,形成氛圍。人生總有很多向往要實現,昆明這個地方,將成為我背起行囊出發的下個目的地。
仙游呂先生
編輯部回復:感謝您的支持,祝您新年愉快。美好的事物總是讓人向往,好書與好茶,都是讓人感覺美好的事物,它們都能給精神帶來非凡的享受。這世界不缺少美,但往往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其實只要用心,身邊任何細小的感動都會是一種美好。茶的世界有太多的美好需要我們去探索,希望讀者能一直支持我們,我們會努力把更多美好的事物展現給您的。
封面解讀
烹茶洗硯圖 錢慧安立軸紙本設色縱62.1厘米橫59.2厘米上海博物館藏
此畫在兩株虬曲的松樹下,有傍石而建的水榭,一中年男子倚欄而坐。榭內琴桌上置有茶具、書函,一侍童在水邊滌硯,數條金魚正游向硯前;另一侍童拿著蒲扇,對小爐扇風烹茶。人物線條尖細挺勁,轉折硬健,師法陳洪綬而不受所囿,其技法已臻純熟,儀容閑雅,設色清淡,為清末海上畫派的風格。這是同治十年(1871),作者39歲時為友人文舟所作的肖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