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表現中華文化精神為內在質素的琴文化不僅僅是一種“藝”,它其實有著更為深刻的文化內涵。曾幾何時,它是人們生活方式的行為準則,所謂“眾器之中,琴德最優”(嵇康語)。
“大音信希聲,余美如甘蔗。”
古琴,作為華夏文明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內涵豐富的重要樂器,也不知流傳下多少經典旋律和悠久傳說。自古以來,華夏的先民們賦予了這樣傳統樂器極高的文化定位和藝術基調。
作為古琴流派中最為著名的“浙派”發源地,杭州一直在為當下讓更多人了解和喜歡古琴做著各種努力,大音不希聲,才能讓古琴這一獨特的藝術形式長久傳承下去。2012年11月19日至23日,第二屆中國西湖琴會的如期召開,無疑讓杭州人再度體味到了古琴的優雅韻味。西湖琴會已經成為全國古琴名家匯聚切磋、提升琴藝的重要場地,更重要的是它為古琴文化的進一步推廣,提供了與大眾聯通的條件和機遇。
一場前所未有的打譜會
記載古琴曲操的書稱作琴譜。古琴音樂的韻味、意境正是由此而來,這就需要從中“打”出“譜”的味來。通過打譜,用心感受,將譜中暫時凝固的符號意味呼喚出來,用妙指彈奏出來,將其化成富有生命的旋律,并用現代通用的音樂簡譜或五線譜標示出來。
“過往的打譜會,是挑幾十個曲譜,讓幾十個交流琴師自己挑選要打的譜,因為琴師不好爭斗,往往會避免撞車而互相協商打不同的譜;這一次的打譜會不一樣,只挑選《宋玉悲秋》《陽關三疊》《離騷》三首古曲,而且是統一版本的曲譜,大家都要彈,彈完后還要談心得,交論文,這樣做的好處,是誰好誰壞、水平高低一目了然,通過激烈競爭來深挖古琴曲譜的潛力?!敝袊贂泵貢L楊青,這樣描述第二屆中國西湖琴會的獨特打譜會形式。
自11月19日各地琴師匯聚杭城開始,大大小小私下的、公開的打譜研究會就不間斷地產生和進行著了。中國的傳統古琴曲譜,只記錄操琴指法,而對旋律節奏卻沒有標準的記錄,這讓同一首曲子,能在不同琴師手中呈現出完全不一樣的風韻。
直面競爭的打譜形式,從琴會現場的回饋來看,更受年輕琴師的歡迎,來自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等院校的學子們,似乎更享受一是一、二是二的研討方式。而一些享譽國內外的一流琴家,也對這種形式的打譜會抱好奇和愿意嘗試的態度。據筆者了解,龔一和丁承運兩位名家,每天參與打譜會,并在現場發表了自己對三首古曲的一些看法,供年輕琴師參考學習。
一次暢所欲言的交流會
來杭州參加琴會,是不可能不去西湖的,也正因為有了這么個與古琴韻味相通的名湖,也讓西湖琴會對“天下第一琴會”這個名頭,多出一份底氣。不太巧的是,在11月23日白天,原定的泛舟湖上古琴名家交流會,因為天氣原因而使游船不能出航,最終改成了??亢呥M行交流。所幸的是,連綿陰雨讓湖邊游人少了許多,這讓交流會能在一個相對安靜的氛圍中進行,多出一份素雅的古味。
參加游船古琴會的諸多名家,除龔一老師因為身體原因缺席外,差不多都到齊了,交流會由臺灣著名國學學者林谷芳老師主持,大家談一段,彈一曲,手口印證,品茗聽味,格調不凡,顯得心境澄明暢快。
交流會的總體氛圍,是寬松和坦誠的。古琴名家們并不介意在交流中吐露自己的困惑之處,以供會上聽眾思索和品議,比如丁承運老師在發言中就提到,現今琴師對古譜的研究方式,與老一輩名家們的風格就很不一樣,前輩們并不執著于一板一眼地復原古譜細節全貌,而是憑借自己的理解去演繹古琴曲,多了一份隨性;目前的古琴界似乎更在意衡量出一個古譜的標準化原貌,對細節還原的要求更多。
“音律之外求七情,萬變悉從心上起?!绷止确祭蠋熉犕旰箢H多感觸,他從中國古畫的研究,一直談到對古琴藝術的理解,認為兩種古琴研究方式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不過從老一輩的眼光看來,琴藝作為操琴者自身素質的一種體現,似乎隨性的研究更符合傳統文化的審美標準,琴棋書畫本為一體,四者間是可以融會貫通、相互印證的。
名家們的探討,以及用操琴來進行演示,對現場年輕琴師們的啟發不小。
一場反響熱烈的名家匯演
“琴臨秋水彈明月?!?/p>
23日晚間,第二屆中國西湖琴會迎來了告一段落的節點——在紅星劇院進行的名家古琴音樂會,是對近一周以來琴師們在杭州西湖琴會進行研究的一次匯演總結,同時也是大眾古琴愛好者們近距離欣賞名家古琴技藝的難得機會。
都說古琴有著大音希聲和曲高和寡的特點,但記者在當天晚間的劇場內意外地發現,走進音樂會現場的聽眾還真不少,老少年齡層次都有,上座率在九成左右。其中相當一部分聽眾,之前并未見得對古琴、古曲有深入了解,但杭州的聽眾卻很樂意趁此機會去深入接觸和了解古琴,自小聽得的古琴故事耳熟能詳,而現場聽古琴的機會卻是十分難得的。
杭州日報的網絡部門,專門為古琴演奏會準備了網絡直播活動,以期讓更多人能在家中領略到古琴風韻。事實證明這一舉措很受歡迎,在演奏會進行時段,網站的直播頁面點擊率一直居高不下,人氣很旺。
事實上,在西湖琴會的進行過程當中,杭州的媒體、杭州市文聯等單位,都對古琴會進行了不遺余力的支持。在這一過程中,筆者依稀發現了一種地域和傳統文化自豪感,在起到一種推動的作用,眾多響應者都覺得,推廣和發揚古琴藝術是理所當然、不容置疑的事情。
當然,楊青在西湖琴會前所透露的一個消息,也成為第二屆中國西湖琴會引起多方關注的重要原因:中國琴會有意在眾多國內城市中挑選一個,授予“古琴之都”的稱號。杭州作為“浙派”古琴發源地,從西湖琴會的反饋情況來看也擁有不錯的古琴群眾基礎,將成為這一稱號的有力競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