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我去瑤山的一個老村寨。這個寨子山高路遠,車子在沙土路上不停地向上繞著成銳角的急彎,而且好像老繞不到頭。好不容易到了村寨口,剛下車,一大幅競選廣告狠狠地給了我一個意外,這幅布料噴畫廣告做得挺專業,設計者一定花了不少心思,廣告畫四邊用繩子牢牢碼著,掛在村口一幢簡陋的磚房前面,其面積占據了一面墻的大部分。競選意圖清晰,口號響亮,還署了真實姓名和筆名。在國內,我還沒見到過公然掛在公共場所的競選廣告,而且是點名道姓并印上競選者圖像的自我舉薦,在相對封閉的瑤山,真讓我開了眼界。這幅廣告的自薦者是本村人,他競選當村民委員會主任,看來,這廣告畫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了。進村里了解, 原來這位競選者是本村的年輕人, 高中畢業以后到城里干活,去了幾年, 聽說事業有點小成,這兩年還經常為村里做點修廟補路之類的好事。
大約過了幾個月,我再進這個村寨,已經把這競選廣告的事忘了。半路上,不少瑤山男人和女人往山上的村寨趕路,在一處拐彎,一個拖著兩個兒女的瑤山女人要求我們捎帶她上山,我們就讓她母子三人上了車。問她為啥有人紛紛從山下往山上趕?原來她跟那些趕路往山上的人都是從山上寨子里遷到山下的村民。今天村寨選舉村干部,參加投票可以拿到五元誤工補貼, 她說投完票就回山下去, 誰當村長都一樣。接近山坳里的一個急轉彎,有兩臺警車從我們身邊呼嘯而過,把我們嚇一跳,我心想,那寨子可能出警情,這村長的選舉要受阻礙了。走進村寨,沒有任何警情, 卻讓我目睹了瑤山民主選舉奇特的一幕:在村寨的小學校里,正在進行本屆村民委員會選舉投票。校門口,路上橫跨懸掛著“依法選舉,防止舞弊”的醒目標語。一個警察荷槍實彈肅立校門口,甚顯威儀,村民們排著隊從警察面前走過, 神態木然, 他們走進學校投票后,從旁邊一個同樣守著警察的門口出來。這小學校我進去過,五十三個學生分五個年級(小學六年級在山下另外一間學校), 學校修建的時間還不算太長, 籃球架是水泥做的, 乒乓球桌是磚做的,窗戶板是木做的。但是今天警察不讓我進去,還老盯著我的相機,我只能在外面徘徊。平時已經熟絡的瑤山人現在也不跟我多說話,好像從不認識似的,這個投票選舉現場籠罩著一種緊張的氣氛。我在學校門口游蕩了好一陣,總逃不開警察注意我的目光, 只好離開, 往村里走。誰知道, 往村道上剛拐了一個彎,離排隊進校門之處才幾十米的地方,卻是完全另一番景象:有人守在路旁拐角處,專門迎候參加選舉投票而路過的村民,村民到了近身處,便從挎著的瑤包里掏出香煙或雞蛋,并附著一張小紙條,一臉笑容地送給村民,而在送禮者面前經過的村民, 沒有一個不接的。我還驚訝不過來, 轉身還看到有送酒的, 有送臘豬肉的等等, 無不帶上紙條。某某地方有人用金錢賄選的新聞在報紙電視上也看過了,那些行賄的人總有點“賄賂文化”,方式方法大都很偽裝。以這種近似于原始的方式一覽無遺,肆無忌憚的方法確實令人想不到。而且,這場面并無人干預。我忽然明白了,警察的責任只在他目光所及的地方,目光所不及的地方不是他的職責。這個村寨依然按照自己的選舉文化運轉,而這種選舉文化又跟他們的生存方式緊緊相連,沒有人能改變得了。在村路上,村民們或在山路邊,或在吊腳樓下,或蹲著,或站著,各自各在填寫鎮上發下來的選票,我發覺有人根本不看別人給的小紙條,也有的選民會看看小紙條。選票填寫完之后,他們默默地加入進校門投票的隊伍里,有人把選票拿在手里緊緊地攥著,有人把選票隨意地放進口袋里,但是他們之間絕不聊填寫選票的事。
朋友告訴我,我見到的這場選舉已經是這個村寨本次換屆的第二輪投票了。第一輪由于多種原因而不能順利完成,還差點發生了村民之間的械斗。
我下午離開村寨的時候,選舉還沒結束,點票場所仍設在小學校里,警察依然威儀地站在校門口。已經投完票的村民在校門外的小地坪上聚著,邊聊天邊等候結果,不時有人隔窗往里張望。
基層的民主進程在我國一直備受矚目,政府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有不少成功的經驗。但是推進什么樣的民主,怎樣推進民主,卻總是一波三折。
后來了解到,在村口張貼競選廣告的那位瑤山青年最終沒被選上,自個兒回縣城開辦公司去了。
(作者單位:廣東省中山市衛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