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腦海中對圖書館的印象仍舊停留在密密麻麻的書架、嚴格的借閱時間規定、永遠借不到的熱門書上,那么你已經“OUT”了,體驗一下這些不一樣的圖書館吧。
汽車流動圖書館
在南通,有這樣一輛穿梭于大街小巷的藍色大客車,它裝載的可不是普通的乘客,而是5000余本書籍、期刊。這便是汽車流動圖書館,為企業、社區和學校等地讀者提供圖書借閱服務。
12米長的車廂內設置著兩排書架,書籍分門類整齊擺放,以便讀者挑選。車廂內保留了最后排的5張座位,讀者可以安心坐下閱讀。車廂內還擺放著聯系本,方便讀者們寫下自己想看的書目、意見建議等。汽車圖書館內的借閱系統與南通市圖書館的系統完全接軌,可以實現圖書的通借通還,讀者憑借借閱證借還圖書,不受地點的限制。
2012年10月22日,南通汽車圖書館試運行。目前,汽車圖書館在崇川區外灘小區、政務中心、車管所、開發區富新小區、開發區通盛社區、南通市公安收教所6處設點,每月定期到這些地點為讀者服務。
汽車圖書館受到廣大市民的一致好評,已成為南通街頭的一道文化風景線。在南通市公安收教所,監區民警和學員們都是汽車圖書館的忠實粉絲,書籍豐富了他們的文化生活,增添了彼此的溝通話題;在外灘小區,婦女、兒童、青年、老人紛紛一探究竟;在南通市政務中心,汽車圖書館的圖書外借數目達到了400余本……
設立汽車圖書館條件簡單:一可以泊車,二能夠提供接電插座。2013年,南通市圖書館計劃在全市設立20個停留點,覆蓋通州區。南通市圖書館館長施仲華認為:這是對傳統圖書館的有效補充,假以時日,將成為圖書館的核心服務之一。
在無錫、蘇州、東莞、北京等城市,憑借靈活、方便、快捷的優勢,汽車圖書館同樣人氣興旺。
城市與鄉村的style
荒島圖書館,這個名字充滿文藝氣息的圖書館,是指分布在各城市社區的非盈利性公益圖書館。第一家荒島圖書館于2009年12月12日在廣州正式對外開放,目前全國已發展至20多家。
“荒島圖書館”這個名字來源于《城市畫報》2008年和2009年的兩期特刊,是屬于所有愛書之人的民間圖書館。在這里,愛書人可以共享閱讀的樂趣。
荒島圖書館主要靠民間捐書運作,市民捐贈、寄存、寄售十本書籍均可成會員,免費借閱這里的圖書。每一位捐書人都會在其所捐書籍中留下永久的記號,書籍編號的末三位代表著不同的捐贈者。放在此義賣的書,每本不能超過15元,賣書收益的10%也會捐到公益基金中去。
荒島圖書館致力于為所有愛書人提供一個“有價值閑置圖書”的共享平臺,為所有信仰閱讀的人提供一座可供休憩的空間,為所有來到這里的人提供充實心靈的材料。未來荒島圖書館希望能在不同的城市、社區建立閱讀分享網點,補充和完善公立圖書館的一部分功能。
不同于主要立足于城市的荒島圖書館,立人鄉村圖書館是一個鄉村教育行動,其宗旨以圖書為載體,以教育為內容,立足鄉村,連接城市,推廣國民閱讀,促進鄉村教育革新。
通過遴選一批高品質的圖書,立人鄉村圖書館希望幫助鄉村青少年打開視野、正視人生、認識社會、尋找意義和方向。以流動圖書站方式保證圖書更新和有效利用,并積極發展基于信息技術的互動圖書館。此外,立人鄉村圖書館還舉辦各豐富多彩的活動:不定期邀請優秀的學者造訪、進行文化交流和思想激發,每年一度的立人鄉村“新生命”作文比賽,舉辦冬令營或夏令營等。
自借自還,你做得到嗎?
在德國各地出現的“街頭圖書館”,人們可以隨意拿取這些書架上的書籍,也可以留下他們自己的書供他人閱讀。從這種“街頭圖書館”取書不用登記,也沒有還書日期,讀者可以在此拿走或帶來任意數量的書本。
據悉,每座這樣的書架造價5000歐元,由鋼材料制成,并裝有丙烯酸玻璃。每一座書架能放置約200本書,類型多樣,從小說到工具書應有盡有。這些書每六周更新一次。通常,這種公共書架由人們捐款建立,并由各地的志愿者隊伍進行維護。許多商業書店和網上的書商也對這種自由的書籍交換形式表示支持。而且令人欣慰的是,這些書架很少受到破壞行為。
在浙江寧波,也有著類似考驗讀者自覺性的圖書館--無門圖書館。這座特殊的圖書館位于寧波鄞州高級中學,整座圖書館沒有攝像頭、不設報警器,墻上貼著“圖書館無門,我把誠信門”“尊重規則是對自我的尊重”等標語,同學們通過刷卡系統自助借還書。
學校的同學們有時會將自己的書送到無門圖書館與大家分享,幾年下來,學生捐書已達到1萬余冊。這類書,圖書館都不登記入冊,全部放到“漂流書架”上自由取閱。
無門圖書館的圖書不減反增,讓網友嘖嘖贊嘆,有人評價“自由的圖書館、自由的學校、帶來自由的知識?!?/p>
自助式的圖書館是對讀者的充分尊重,也是對讀者素質的考驗。數年前,浙江永康的無門書屋,就出現書被拿垮,慘淡收場的局面。自助式圖書館在國內的普及任重道遠。
每個人都是一本書
近期,真人圖書館著實火了一把。南京師范大學、廣州市少兒圖書館、揚州大學、長春師范學校等機構的\"真人圖書館\"相繼開館,吸引了眾多關注。
與傳統圖書館相比,真人圖書館中的“書”是經歷各異的真人,它分享的理念是“我們每個人的經歷本身就是一本書”,通過把不同人生經歷的人邀請到一起,以一種面對面溝通的形式來完成“圖書”的閱讀。
真人圖書館最早的活動源于1993年的丹麥哥本哈根,5位年輕人創立了“停止暴力組織”。2000年7月,該組織受到丹麥羅斯基德音樂節邀請,舉辦了一次名為“真人圖書館”的活動?;顒蝇F場出借75本真人書與觀眾互動,其宗旨是反暴力、鼓勵對話、消除偏見,在觀眾之間建立一種友誼。2005年起,歐洲各國每年都會舉辦幾十場真人圖書活動。
真人圖書館每次開館向一定數量的讀者開放,活動地點一般在高校圖書館、書店、咖啡廳以及公園等場所?;顒舆^程中,讀者與真人書交流溝通,從他人的生動經歷中獲得難得的知識或體驗。此外,這種閱讀方式需要雙方的有效互動,這有利于打破隔閡,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