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素有“江海明珠、風水寶地”之美譽,總面積146.98平方公里,是首批14個國家級開發區之一。2008年,隨著蘇通大橋建成通車,這里成為承南啟北、貫通東西的交通樞紐,全面融入上海1小時經濟圈的橋頭堡。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屈寶賢表示,要把開發區建設成“南通金南翼、現代新城區”,打造成南通城市價值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團。
產業基地呼喚服務配套
開發區以發展外向型經濟為主導,目前累計興辦外商投資企業600余家、中資企業2000余家,常住和暫住人口約為22萬人,企業眾多,人口密集,建設完善的配套商業服務網絡顯得十分必要。近年來,開發區調整發展戰略,將現代服務業作為重點產業開發的方向。結合產業特點和區位優勢,開發區將其商業定位為“門戶商業”。
對于“門戶商業”,開發區管委會經濟發展局副局長張斌的解讀是,既要滿足開發區與市區居民的需要,又要符合上海、蘇州等地客商的需求,為開發區及周邊的企業和居民帶來完善的商業配套服務。
無錫人潘紅強,是星湖智選假日酒店總經理。2011年受總公司委派,他來到了環境優美、格調雅致的星湖·101廣場,經營這家國際連鎖酒店。他說,一年多的時間,隨著酒店的蒸蒸日上,他也見證了星湖101廣場的逐步興盛。這里良好的工作環境和一站式的生活配套,讓他感到十分滿意和舒心。
門戶商業版圖初具雛形
發展門戶商業,自然離不開對商業中心的規劃和建設。據張斌介紹,關于開發區商業中心的規劃,有兩個明確的區域。一個區域以能達商務區為中心。其中,能達商務區又以星湖大道為界,分為南北兩片。北片以發展現代服務業中的總部經濟、軟件信息、服務外包、商貿物流等產業為主。在建的項目有12個,已經建成的項目17個,完成投資50億元。南片以星湖街區、101廣場為主導,主要發展酒店餐飲、文化旅游、休閑娛樂、購物和商務辦公等為一體的綜合商業項目。
2013年,星湖街區東擴項目計劃啟動。一個多元化的大型商業中心——星湖商業綜合體,即將呼之欲出。星湖商業綜合體項目,占地12萬平方米,將引進購物中心、百貨等多種業態形式,對星湖街區原有業態補充和提升。同時,星湖商業綜合體的業態將與市區的南大街商圈形成合理區分,使兩者互為補充,并相得益彰。
另外,這里還在籌備建成一個集汽車銷售和汽車文化產業運營為一體的汽車城。規劃面積為1000畝,預期引入40多個一線汽車品牌。汽車影院、汽車俱樂部等一些在國外已十分成熟的業態,或將引入其中。2013年,南通車管所的檢測中心和上牌中心也將在這里設立分中心。在汽車城,市民將享受到一站式購車體驗。就目前的形勢看來,開發區正在運營的17家汽車4S店,2012年的營業收入超過40億元,完成投資約5億元,汽車城的發展前景十分看好。
此外,該區域還將著重開發高端地產項目,已有包括華潤、景瑞、中港置業等7家房地產公司入駐,開發的體量在190萬平方米左右,投資總額超過100億元。如今,在能達商務區核心區內,328米的“新地標”潤華國際已經封頂,30多幢高樓在建或籌建中。
開發區商業中心另一個區域,是以通富路為主軸的中心區域,規劃建成一個成熟的品牌商業集聚區。樂天瑪特、紅星美凱龍、大地物流等30多家倉儲、配送等物流及商貿服務企業已經匯集于此。在通富路品牌商業集聚區內,人氣項目集中,投資規模大,項目品質高。其中,南通工業博覽城、吉寶湖畔居、沃爾瑪SAM店、SM綜合體等一大批正在建設和正在推進的重大項目,為通富路品牌商業集聚區的發展鋪平道路。
憧憬繁盛新商圈
在開發區商業中心緊鑼密鼓的建設過程中,一批基礎設施工程也在快速推進:全長13公里的東方大道高架即將進入橋梁上部結構施工,進一步緊密與主城區的聯系;星湖大道升級改造等10項工程按期竣工,新開北路北延、宏興路東延等骨干路網建設加快推進。教育、醫療、文化等方面的十大功能性項目順利實施:國際學校基本竣工,第二實驗小學、小海小學重建、竹行中學異地重建工程進入招標、施工圖設計階段,全民健身中心、科文中心、第一人民醫院新院等一批項目正在籌備和推進。
預計到十二五期末,伴隨著星湖商業綜合體等一大批重大項目的建成和同步興起,以及基礎設施的全面配套,開發區商業中心也將趨于成熟,輻射范圍將達到15公里左右。從規劃藍圖上,我們可以展望,未來的開發區商業中心將成為一個品牌集聚、商業氛圍濃厚、交通便捷、基礎設施完善的商業大中心。江蘇星湖商業管理有限總經理張衛國滿懷信心地說,從更大的局面看,南通越江向南的通道越來越多,越來越便捷,開發區商業中心將與南通更多的商業中心合作推動南通中心城市發展,使南通成為長三角北翼的經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