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體制的完善,企業面臨的生存環境發生巨大變化,許多企業已經認識到財務預算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積極探索適合企業自身情況的財務預算管理模式。如今很多先進的企業財務預算管理方法,已在我國很多企業得到應用和推廣。推行先進的財務預算管理,建立完善的預算管理體系,有助于規范企業內部經濟行為,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實現全員、全過程的控制。本文在進行廣泛的文獻搜集和分析的基礎上,結合我國企業財務預算管理的實際情況,對公司實施財務預算管理的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分析,最后,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措施,以期為我國更多的企業實施財務預算管理提供有益借鑒和參考作用。
關鍵詞: 企業財務;預算管理;制度模式;監督
緒論
企業預算管理在西方已經有一個世紀以上的實踐,西方發達國家對企業預算管理理論的研究也比較多。現在,預算管理在政府、企業和各種非盈利組織的管理中已被廣泛的應用。對于企業預算,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理解和表達:
Charles T Horngren 認為預算是行動計劃的數量表達。
Chris Argynis 把預算定義為一種由人來控制成本的會計技術。
Frengen認為企業預算是一種廣泛而協調的計劃以財務條件來表達。
Glenm A Welsh則認為企業預算乃是一種涵蓋未來一定期間內所有營運活動過程的計劃,它是企業最高管理者為整個企業及其各部門所預先設定的目標、策略及方案的正式表達。
Harold Bierman 認為預算有兩類:一類是預測,告訴管理人員他在未來將能處于何種地位;另一類是標準,告訴管理人員預定的效率水準是否已維持或達成。
安信達公司“全球最佳事務數據塊”中預算的定義是:企業
[HJ1.9mm]
預算是一種系統的方法,用來分配企業的財務、實物及人力等資源,以實現企業既定的戰略目標。企業可以通過預算來監控戰略目標的實施進度,有助于控制開支,并預測企業的現金流量和利潤。
本文將引用最先進的企業預算理念與預算方式來提高的企業管理水平,促進企業健康穩定的發展。
一、企業財務預算管理概念
經過幾十年來的發展和演變企業財務預算管理已發展成為一種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可以說,是否應用企業財務預算管理關系到企業是否能成功地進行可持續性發展和綜合能力的提高。因而我們必須要對此給予足夠的重視。
1、 企業財務預算管理的內涵
企業財務預算是通過對企業內外經營環境的全面分析,在科學的生產經營預測與決策基礎上,用價值和實物等多種形態反映企企業未來一定時期內的投資、生產經營及財務成果等的一系列計劃與規劃。預算管理則是利用預算這一主線對企業內部各部門、各種財務及非財務資源進行配置、控制、反映與考評等的一系列管理活動,并借此來提高中小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
2、企業財務預算管理的特征
(1) 企業財務預算管理中的約束性
在企業財務預算過程中,每個環節、每部分程序都有一定的約束性,容不得任何人、任何部門,甚至是領導的隨意更改。在具體實施中,也要嚴格按照企業財務預算指標進行核算與控制,加強監督措施,全面控制財務預算工作的具體實施。
(2)企業財務預算管理的綜合性
企業預算管理的綜合性主要體現在內容上。在企業預算管理實施過程中,只要涉及到目標實現的業務、事項,都要以貨幣形式,在預算過程中反映并對此進行管理。想要實現全面的預算,就必須要將預算依據、目的、編制與方法、組織與控制,以及最終的考評等內容貫穿到各個部門中,并落實每個員工所負責的事務與業務上。利用預算,達到企業內部預算制度全面實施的效果。
二、我國企業財務預算管理中的問題
1、預算管理的思想觀念有偏差
預算是在財務收支預算基礎上的延伸和發展,以至于很多人都認為預算是財務行為,應由財務部門負責預算的制定和控制,甚至把預算理解為是財務部門控制資金支出的計劃和措施。隨著管理計劃性加強,預算逐漸受到管理層的重視。盡管各種預算最終可以表現為財務預算,但預算的基礎是各種業務、投資、資金、人力資源、科研開發以及管理,這些內容并非財務部門所能確定和左右。
2、預算依據不充分
(1)預算往往經不起市場的檢驗
由于預算管理中存在封閉心態,預算管理過程往往忽視對市場的調研與預測,使很多預算指標與中小企業的外部環境不相容,整個預算指標體系難以被市場接受,經不起市場檢驗的預算制度很難有效地在中小企業中實施。而且,預算指標缺乏彈性,缺乏對市場的應變能力,這也使中小企業的預算工作難以推行。
(2)預算缺乏中小企業發展戰略的明確指導
沒有發展戰略環境下的預算管理,往往出現短期活動,忽視長期目標,使短期的預算指標與長期的中小企業發展戰略不相適應,各期編制的預算銜接性差,預算管理常常處于本末倒置的狀態,各年度、季度和月份預算的推行無助于中小企業長期發展目標的實現,并且企業預算編制出發點也不盡相同,這樣的預算管理難以取得預期的效果。
(3)執行預算缺乏有效的考核與激勵措施
考核和獎懲措施落實不到位己經成了影響中小企業預算目標無法很好實現的重要原因。在預算管理過程中,以預算標準考核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并以考核結果對他們執行獎懲時,被考核方過多地強調客觀因素對活動績效的影響,故意回避主觀方面的原因,考核方則常常參雜太重的個人情感去評價被考核方,使考核過程在“有色眼鏡”下進行;或者考核后沒有配套的獎懲措施,缺乏應有的激勵機制,使考核工作流于形式。預算指標約束作用的喪失,可能使整個預算工作名存實亡。
3、企業財務預算管理缺乏戰略導向性
目前,由于預算管理沒有考慮到企業長遠發展戰略,難免會重視短期利益,忽視長期目標,導致短期的預算指標難以適應企業長期的發展戰略,各期預算銜接性較差,無助于推動企業長期目標的實現。長期以來,企業的預算目標同企業經營者的任期考核目標掛鉤,導致經營者在任期內突擊利潤現象,比如在經營期間雖然業務較差,但通過出售優質資產或股份獲得較好的收益而完成目標,顯然,其經營結果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
例如,由于近些年,企業為了爭取盡快上市,企業所制定的預算指標幾乎全部都是財務方面的指標,而且指標僅僅表達了企業在未來一年所期望達到的財務目標,不能反映為達到這個財務目標企業必須在內部流程和員工與系統方面的努力。另外,企業的預算和其他非財務指標的設計也僅僅停留在部門的層面,沒有形成一個上下貫通的財務預算指標體系。
4、財務預算管理缺乏組織體系保障
財務預算管理一般應建立專門預算管理機構,在企業法定代表人或董事會的領導下工作,而目前在企業,預算的編制和執行一般都財務部門負責,影響了預算的執行力和獨立性。而在預算管理機構的組成上,企業只有財務部門和生產部門的人員,還應加入銷售部門的人員,這樣才能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由此可見,企業預算管理機構僅在預算編制中發揮作用,在執行過程中作用不大,不利于預算的有力執行及后期預算的科學制定。
三、完善我國企業財務預算管理的對策
1、以企業戰略目標為導向實施戰略預算管理
預算管理是對規劃目標的數字化反映,是落實企業發展戰略的有效手段。因此確立“以企業戰略為基礎”的理念,使日常的預算管理成為實現長期發展戰略的基石。
在企業推行財務預算管理之前,應認真分析企業資源及市場現狀,明確企業的中長期發展目標,并以此作為編制預算的基礎,使各期的預算能夠順利銜接起來。在企業戰略目標確定下來后,企業年度預算編制就應依據年度戰略目標,同時要考慮到下年度企業資源及市場變化等因素的影響,及時調整下年度的預算指標,這樣,既能減少預算指標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又能避免上級決策,下級被動執行的局面,從而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
2、建立全員參與制度
預算工作應該以人為本,樹立全員參與意識,離開了對人的關注,預算工作無法搞好。在整個預算管理過程中,人作為預算工作的主體,是預算工作效果好壞的決定性因素。所以在預算工作過程中,企業應充分尊重人性,發揮員工主管能動性,動員全員參與到預算編制和控制中來,為實施預算管理獻計獻策,并能減少企業管理層和企業其他員工之間由于信息不對稱而帶來的負面影響,尤其對于那些本應參與到預算管理的人來說,他們很有可能會有消極地抵觸,不能通力合作。而參與到預算管理工作中則會使處于較低層面的員工有機會站在較高層面看待企業的命運和前途,感受到自己的工作對企業的作用和影響。這樣能增強責任感,激勵他們承擔更重的任務,為企業整體的目標貢獻自己的力量。
3、優化企業管理制度
企業管理制度應根據企業發展現狀,經營需要,行業性質,企業人員素質,外部環境等相關因素而保持相對的穩定和動態的優化??梢哉f,規范和優化的管理制度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保證,也是企業深化財務預算管理的前提。推行財務預算管理,捉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是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一項長期工作。
財務預算管理涉及企業管理的各個層面,在實施過程中,肯定存在一些不盡相符的管理辦法或業務流程,為了使財務預算管理能夠順利的得以實施,就要正確處理好財務預算管理與現行管理流程的關系,使二者在不斷磨合中,逐漸優化企業管理制度,最終實現企業的有效管理、高效運行。
4、規范基礎工作提高預算信息質量
一個科學、合理的財務預算,應建立在信息充分,預算指標符合實際的基礎上,并經過科學的編制程序,在企業的各級部門經歷一個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反復編制過程。將不斷產生大量的數據。因此企業將財務預算進行電算化、網絡
化管理是很有必要的。借助先進的信息及網絡技術將企業的全部數據處理都利用計算機進行,預算的編制調整到控制、考核都可通過網絡完成。不僅大大節約了企業的運行成本,而且數據能夠即時更新也便于管理層實施實時控制,最大限度地發揮預算管理的作用。
5、健全財務會計制度
企業財務管理應以財務資金管理為中心,以現金流量監控為切入點,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防范財務風險。因此,一方面企業管理要從資金集中管理著手,建立并完善資金審批支付制度,加強資金集中統一管理,逐步實現分戶管理、專款專用;另一方面,要明確現金流量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把資金的收支納入嚴格的預算管理之中,以現金流量監控為切入點,加強現金流量的分析預測,對大額資金要跟蹤監控,嚴格限制無預算的資金支出。
6、建立適應自身特點的預算管理控制系統
①健全預算反饋機制。預算控制系統要發揮其應有的職能,必須依賴于靈活有效的預算反饋機制。預算反饋機制應該與中小企業的具體組織結構和預算執行方式相適應。②建立分級預算控制體制,中小企業除了必須建立和完善一級預算以外,對于一些重要的單位和部門的預算和項目預算,應該將預算項目進行進一步的細化,建立二級預算。
7、建立全面的業績評價機制
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績效與考評激勵是管理控制財務預算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建立有競爭力的、行之有效的考評和激勵體系是企業管理者必須要重視的。嚴格考核不僅是為了將預算指標值與預算的實際執行結果進行比較,肯定成績,找出問題,分析原因,改進以后的工作。
四、結論
企業財務預算管理作為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在我國得到大力推廣和發展。它不單是一種管理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種機制,具有其他管理手段無法替代的作用和功能,不僅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還能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目前我國正處在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階段,要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就必須建立科學化的預算管理體系。
參考文獻:
[1]潘建光.安徽省企業RD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中國集體經濟. 2010(01) ,18-19.
[2]趙湘蓮.對高新技術企業RD財務管理柔性的思考[J]. 科技進步與對策. 2009(11),22-23.
[3]梁萊歆,關勇軍.動態多維研發預算管理模式探索[J]. 中國科技論壇. 2010(05),12-13.
[4]祁鈞業,郭蘭英.高新技術企業RD財務集成管理機理與運行[J]. 企業經濟. 2011(02),11-12.
[5]譚慧芳.高新技術企業 研發費用的預算管理[J]. 江蘇科技信息. 2012(01) ,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