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信貸扶貧越來越重要,然而其中的政府貼息貸款卻一直實施效果不佳。本文以泗洪縣為例,分析了江蘇省扶貧小額貸款的實施效果。結果顯示,扶貧小額貸款的確有助于緩解貧困農戶貸款難問題,但對貧困農戶總收入影響卻沒有人們想的那么明顯,對農業收入則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同時扶貧小額貸款目標偏離問題仍然存在。
關鍵詞: 扶貧小額貸款;效果
扶貧貼息貸款自1986年實施至今,普遍面臨運行效率低的局面。張偉,胡霞(2011)從扶貧貼息貸款目標瞄準和回收率兩方面總結了我國20年扶貧貼息貸款的運行效率,指出獲得扶貧貸款的農戶有相當一部分為非貧困戶,20多年來扶貧貼息貸款也始終沒有解決回收率低的問題。基于此,各地積極探討新運行機制以改善貼息貸款現狀。江蘇省自1998年起對扶貧貼息貸款的運行機制做了一系列的調整,其政策目標是解決貧困農戶貸款難問題,進而實現增收和改善其生活狀況。江蘇省扶貧貼息貸款稱扶貧小額貸款(以下稱扶貧貸款)運行效果怎樣?對農戶的收入有何影響?貧困農戶貸款難問題、目標偏離問題是否依然存在?這些將是本文探討的重點。
一、 扶貧小額貸款運行效果實證分析
(一)樣本地區扶貧小額貸款開展情況
泗洪縣是江蘇省扶貧貸款的首批試點之一,實施過程分幾個階段,具體見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