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工業“十二五”加快轉型升級
醫藥工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是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領域。近日,工信部發布《醫藥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了該領域到2015年的發展目標和任務。
“十一五”期間我國醫藥工業實現了快速發展。在國家加大醫療保障和醫藥創新投入的背景下,醫藥工業克服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保持了良好發展態勢。2010年,醫藥工業完成總產值12427億元,年均增長23%。完成工業增加值4688億元,年均增長15.4%,快于GDP增速和全國工業平均增速。
山東藍色半島:產業升級創造經濟發展新動力
產業升級是當前經濟增長的新動力,也是海洋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建設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應始終堅持創新引領,實現產業結構轉型調整。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和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都迫切需要科研支撐和創新引領。這是2012年11月3日在山東青島召開的“經濟轉型之藍色動力”全球實業論壇達成的一致共識。
本次論壇在“實業的使命”這一主體框架內,結合全球金融危機的時代背景,眾學者、企業家等因地制宜的提出了“藍色經濟”的規劃思路,逐一解答在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如何調整產業結構、實現產業結構升級并借力新興經濟增長極等問題。
紡織業出口微增 外貿前景不容樂觀
2012年1~9月份,我國紡織業出口小幅增長,但出口形勢仍不容樂觀。
今年上半年我國紡織業出口雖小幅增長,但增速卻大幅放緩,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歐債危機使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歐盟需求持續疲軟,新興市場也難獨善其身,二是貿易保護升溫,紡織業出口門檻抬高,制約我國紡織業出口增長空間,三是紡織企業集中度較低,綜合生產經營成本上漲,我國傳統競爭優勢削弱,訂單向周邊國家轉移。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紡織企業應積極應對,持續優化出口產業結構,參照國際標準,完善產業鏈,培育自主品牌,提高產品附加值,開拓新興市場,降低出口市場集中度,實現從數量規模增長向質量效益增長轉變。
海洋產業將成為青島經濟發展新增長極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青島牢牢抓住這一重大歷史機遇,以世界眼光謀劃未來,以國際標準提升工作,以本土優勢彰顯特色,努力發揮核心龍頭作用,藍色經濟發展不斷加快。預計今年海洋產業增加值達1100億元,同比增長19.5%左右,成為全市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拔鍌€帶動”夯實藍色經濟發展基礎。
在藍色經濟區建設過程中,我們堅持規劃、項目、產業、政策、創新“五個帶動”,形成推動青島藍色經濟發展的合力。
我國成全球第一大專利申請國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近日在日內瓦發布報告顯示,盡管全球經濟表現欠佳,但2011年全球專利申請量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就本國專利部門受理的專利申請數而言,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專利申請國。
報告指出,2011年,中國受理了超過52萬件專利申請,美國為50萬件,日本34萬件。中國繼2010年超過日本后,2011年又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專利申請國。
輕工業明年將常態增長 山東優勢明顯
“2013年我國輕工業將從高速增長期轉入常態增長期,預計可保持17%的增速?!痹诮沼跐吓e行的2012中國輕工名品暨出口產品博覽會上,中國輕工業信息中心主任才大穎表示,今年我國輕工產業企穩已成定局,增速將達到17%。
才大穎對山東輕工業2012年以來的一騎絕塵大為贊賞。他認為,山東輕工業的優勢愈加明顯,預計2013年上半年將超過廣東,位居全國第一?!皬膰鴥葏^域產業競爭的格局來看,山東輕工業2012年以來增勢迅猛。1-10月輕工產業產值比位居第一位的廣東少440億元,但增速高于廣東5.4個百分點;輕工產業利潤達到1100億元,全國占比超過廣東4.29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