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資金是企業經營發展的首要基礎,上市公司對融資渠道的選擇,反映出企業的融資需求和偏好,影響著企業的融資成本和融資效率。我國上市公司由于受到公司治理結構、資本市場完善程度、股權分置等因素的影響,在融資渠道的選擇上會呈現出各種情況,有不少上市公司在融資渠道的選擇上還有待優化。本文通過對我國上市公司主要融資渠道的介紹,為其選擇恰當的融資渠道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上市公司;融資渠道;建議
一、引言
上市公司融資渠道的選擇是財務管理學領域當中熱門的研究課題,也是國際金融界中很有爭議的話題。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深化和資本市場的不斷健全,我國的上市公司的融資渠道呈現更加多元化的特點,上市公司開始有了更多的融資選擇,融資結構也變得更加多元化。然而,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和國際競爭的日趨白熱化,我國上市公司的融資渠道也受到一些制約和擠壓,控制融資成本的壓力逐漸增大。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我國的上市公司更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理性、科學地分析各種融資因素,在此基礎上選擇適合自己的融資渠道。目前,有大量的數據表明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融資比例較重,顯現出較為強烈的股權融資偏好。然而,從客觀上來看,面對多元化的融資渠道,我國上市公司在選擇融資渠道上的事前因素分析并不全面、成熟,這一情況直接導致我國上市公司的融資效率不高,資金使用情況不理想。目前來看,我國上市公司的融資渠道主要有銀行貸款、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發行公司債券、增發配股等等。在這些融資方式中,銀行貸款、發行公司債券屬于債務融資的范圍,增發新股和配股屬于權益融資的范圍,而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則是體現了債務融資和權益融資的雙重特點,發行時屬于債務融資的范圍,體現了可轉換公司債券與持有人之間的債務關系;轉換時屬于權益融資的范圍,債券持有人成為了上市公司的股東。這些融資渠道都各自有著鮮明的特點,其融資效果各不相同,上市公司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應該在綜合考慮各項因素之后,應該選擇不同的融資方式或者融資組合。本文首先將對我國上市公司目前選擇較多的幾種融資渠道的特點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探討上市公司不同階段的融資渠道選擇問題。
二、上市公司主要融資渠道分析
(一)銀行借款融資
我國上市公司最普遍的融資渠道是來自銀行的借款融資。上市公司從銀行按照約定的借款利率和還款期限,以還本付息為前提條件取得相應的貨幣資金。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國上市公司大多數都傾向選擇這樣的債務融資行為,但是從客觀上來說,我國上市公司對銀行借款融得的資金的效率卻并不高。由于我國銀行和企業之間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同源代理問題,銀行難以對借款的上市公司形成債權的硬性約束,上市公司也往往利用這一信貸關系軟約束的特點,不斷提高自身的資產負債率。從銀行的角度來看,由于銀行借款沒有對利潤的要求權,需要以風險控制作為借款的前提,因此,銀行并不愿意承擔過多的風險。對于一些風險高的企業,哪怕有著誘人的利潤前景,銀行也往往不愿意借款。資金實力雄厚,收益穩定的企業,往往才是銀行傾向借款的對象。由此可見,銀行借款跟其他融資渠道相比,其條件較為苛刻,手續也比較繁雜,而且額度和期限都有著嚴格的限制,對于一些資金需求量大、投資時間長的項目,銀行一般基于規避風險的原則而不選擇發放貸款。這些不便隨著我國上市公司的不斷發展而日益突出,一些新的融資渠道也應運而生。
(二)增發、配股融資
上市公司的增發和配股是資金募集的有效渠道之一。上市公司向原有股東按比例所配售的新股稱之為配股,向社會公眾出售的新股則為增發。配股和增發都屬于直接融資的范疇,會直接擴大上市公司的流通盤。增發會使得上市公司的所有者權益增加,原有股東所持有的股權比例下降,相應的其作為股東的控制權也會下降,起到稀釋股份的效果。客觀來說,上市公司利用增發和配股進行再融資,引入的新資金對老股東是有利的,但是一些上市公司過度擴大流通盤,在一些關鍵財務數據上作假以獲得增發的資格,這對我國資本市場的長期健康穩定發展是有嚴重危害的。鑒于此,在我國的資本市場中,相關部門為了規范我國上市公司的權益融資,對上市公司的配股和增發都有著嚴格的要求和一系列的審批制度,并且隨著時代的發展,要求越來越苛刻。尤其是對相關企業的融資期限、融資規模、凈資產收益率等都有著明確的要求。從實際來看,在機會允許的情況下我國不少上市公司都傾向于選擇權益融資。
(三)可轉換公司債券融資
可轉換公司債券,是由企業發行的一種投資者既可以按照債券取得利息,也可以在特定的時間和條件下,轉換為企業的普通股股票的一種特殊企業債券??赊D換公司債券是一種混合型的金融衍生產品,其性質和特點介于普通的債券和股票之間。債券發行時屬于債務融資的范圍,體現了可轉換公司債券與持有人之間的債務關系;轉換時屬于權益融資的范圍,債券持有人成為了上市公司的股東。由于可轉換公司債券擁有選擇權,所以其利率一般低于公司債券的利率。企業發行可轉債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吸引債券投資者的投資目光,然后以較低的成本快速募集到大量的資金。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不斷完善,在股市較為低迷,投資者信心缺失的時候,發行普通股票的籌資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這時,一些信息對稱程度較低、風險較高的上市公司往往傾向于選擇可轉換公司債券融資。這是因為可轉換公司債券融資的未來股價波動率較大,使得相應的股票期權具有較高的價值,可以給上市公司帶來較為豐厚的期權買入收入。
(四)內源融資渠道
所謂的上市公司內源融資是指,公司通過自己本身的經營運作所積累下的資金進行融資的方式。內源資金主要涵蓋企業資本金、留存收益以及相關折舊。優序融資理論提出,企業應該首先考慮使用內部資金作為企業融資的渠道。一方面,內源資金是企業本身所積累,自主性強,成本較低,抵抗風險的能力也較強。另一方面,采用內源融資的方式,也能夠在客觀上促進企業平時對于自身資源的合理利用,重視資金的管理和積累,更加科學地控制成本,有助于提高企業的內部管理水平。
三、上市公司選擇融資渠道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融資成本
上市公司采用不同的融資渠道會產生不同的融資成本。融資成本是上市公司進行融資渠道選擇時所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其高低直接影響企業能否成功取得資金,對企業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從實踐經驗來看,上市公司采用內源融資的成本要小于采用債權融資和股權融資。這是由于內源融資采取的是企業經營過程中逐漸積累下來的閑置資金。而權益融資與債券融資相比,由于債券融資帶來的利息可以在稅前抵扣,客觀上起到了降低企業所得稅的作用,而權益融資的股息需要在稅后支出,從這一點來看,債券融資的成本要小于權益融資。
(二)籌資規模
上市公司的籌資規模應該由企業的資金實際需求量決定。資金量是上市公司得以持續發展的基礎。如果上市公司的資金籌集金額遠遠大于其實際需求量,那么就很容易造成多余資金的浪費,企業資金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甚至還會引發一系列的財務風險,也容易誘發舞弊。如果上市公司不能籌集到足夠的資金,那么就會直接影響企業相關業務的開展,使企業的長期戰略規劃無法施展,影響企業的長期健康發展。
(三)籌資速度
不同的籌資渠道籌集資金所需的時間長度不一,上市公司應該根據自身的需要判斷應該選取哪種籌資渠道。一般情況下,由于債券籌資和股權籌資都需要較為繁復的審批程序,因此,所需的籌資時間較長。在急需資金的情況下,由于銀行借款的手續比發行債券簡單,一般可選取能夠快速到賬的銀行借款方式籌措資金。如果企業對于資金的需求不緊急,那么就可以更加系統地考慮各類籌資方式的時間成本,最終選擇最為恰當的籌資方式。
(四)上市公司所處的發展階段
上市公司選取融資渠道,還必須要考慮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如果企業正處于穩定發展階段,可以重點關注債權融資渠道。因為在這個發展階段,企業需要獲得穩定、足量的現金流,有一定的能力進行還本付息,通過對財務杠桿的科學運用,還可以使融資成本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如果企業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那么可以重點考慮股權融資。因為這個階段的企業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用以開拓市場,增強自身的競爭力。股權融資可以獲得較為穩定的資金來源,并且可以獲得長期回報。
四、結語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不斷推進和資本市場的逐步完善,我國上市公司可選擇的融資渠道也越來越豐富。面對逐漸開放的資本融資市場,上市公司更加需要理性地選擇和判斷。上市公司在選擇籌資渠道時,一定要將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放在首位,綜合考慮籌資數量、籌資時間、籌資結構和自身發展階段等因素,客觀評估相應的融資成本和風險,選擇最為恰當的融資渠道。
參考文獻:
[1]陸先界 上市公司融資渠道:比較與選擇[J] 農村金融研究 2004(1)
[2]劉俊驊 我國企業現行籌資方式的比較與選擇[J] 中國林業經濟 2009(7)
[3]張廣新資本市場功能和效率問題及制度缺陷[J]中國證券期貨 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