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力支持村鎮銀行的發展是我國在支持三農發展過程中的一項重要舉措,但是村鎮銀行近年來的發展表明其發展并不如設想中的順利,同時對三農的支持作用也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筆者走訪了位于吉首的由長沙銀行發起的村鎮銀行——湘西長行村鎮銀行,對其進行了實地考察。筆者認為村鎮銀行目前發展存在著硬件水平跟不上發展需要,業務地域覆蓋面低,品牌效應不夠,營運資金來源不足,市場定位不明確,主要貸款對象為中小企業,人員素質跟不上現代銀行發展的需要,獨立性造成的缺點,業務缺失,本土經濟金融環境限制了銀行發展,信用貸款范圍狹小、覆蓋面窄等幾大問題,同時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村鎮銀行;發展問題;解決對策
引言
村鎮銀行是指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依據有關法律、法規批準,由境內外金融機構、境內非金融機構企業法人、境內自然人出資,在農村地區設立的主要為當地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的銀行業金融機構。
從2006年開始,村鎮銀行在我國興起并逐漸發展,村鎮銀行的涉農本質和屬性使其發展與三農的發展息息相關,三農的發展對于我們這個農業大國的影響不言而喻,所以村鎮銀行的發展對于我國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經過了將近6年的發展,由于種種原因,村鎮銀行對三農的促進作用并沒有達到預期。
為了進一步了解村鎮銀行,找出村鎮銀行存在的問題,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筆者走訪了湘西長行村鎮銀行。湘西長行村鎮銀行是湘西州首家和唯一一家法人銀行,其業務范圍與一般商業銀行相同,包括吸收公眾存款,發放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辦理國內結算,辦理票據承兌與貼現,從事同業拆借,從事銀行卡業務,代理發行、代理兌付、承銷政府債券,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以及經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準的其他業務,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代理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的業務等。幾天的調查, 我們分別走訪了該行的營業部、財務部、風險控制部和辦公室,總的來說,我們發現村鎮銀行在發展的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
一、硬件水平落后,業務地域覆蓋面低
根據長行村鎮銀行營業部負責人處了解到的信息,服務網絡不健全是該行營業部在實際運營中遇到的主要問題。由于硬件水平跟不上發展需要,大部分柜臺存儲業務只能局限在以營業部為中心的部分市區范圍內,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該行的柜臺存儲業務的發展,同時也加劇了該行與其他商業銀行的競爭。由于品牌效應較其他商業銀行略顯不足,這種以短搏長的經營現狀直接導致了長行村鎮銀行在柜臺吸儲業務上長期處于高能低效的狀態。同時由于該行ATM機數量過少,該行借記卡發行數量處于較低水平,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柜臺吸儲業務的發展。
根據《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規定》,村鎮銀行是在農村地區設立的主要為當地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但是在長行村鎮銀行目前的運營過程中,由于針對農民、農業的業務風險控制難度過高和業務人員短缺,其主要業務對象仍然限于吉首市及其周邊的地區的中小企業。較低的業務覆蓋面則導致了長行村鎮銀行在發展過程中利潤偏低等一系列問題,如何實現業務面的拓展不僅關系到長行村鎮銀行的發展是否符合政策預期同時也關系到能否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實現其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二、品牌效應不夠,營運資金來源不足
村鎮銀行之所以會面臨營運資金不足的問題,主要源自于其吸收存款的難度,筆者認為,村鎮銀行吸儲難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首先,從村鎮銀行自身來說,村鎮銀行成立不久,規模并不是很大,而且其設立最初只在全國幾個城鎮,在全國范圍內的影響力也不大,農村居民對其缺乏了解,所以,相對來說村鎮銀行的社會認可度并不高。其次,從外部競爭來說,設立村鎮銀行的地區也有各種其他銀行的分支機構,國有商業銀行有著強大的國家背景,郵政儲蓄銀行和農村信用合作社則一直植根于農村之中,有著很強的群眾基礎和社會基礎,國有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和農村信用合作社的這些得天獨厚的優勢使得村鎮銀行這個品牌只能在壓力中生存,在夾縫中成長。總的來說,村鎮銀行作為一個新起之秀相對于國有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來說,在吸儲方面是沒有很大競爭力的。
三、市場定位不明確
村鎮銀行是指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依據有關法律、法規批準,由境內外金融機構、境內非金融機構企業法人、境內自然人出資,在農村地區設立的主要為當地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從村鎮銀行的設立意圖來說,其設立應該主要是為服務三農的,主要服務的對象應該是一些涉農的項目,但是事實上,從筆者們的調查中我們了解到,村鎮銀行目前的貸款對象主要是中小型企業,對于農民、農業方面反而很少有涉及。我們認為村鎮銀行的這種貸款方向是市場定位不明確的結果,這種主要針對于中小企業的貸款使得村鎮銀行的此項資產業務和其他存款類金融機構的資產業務從對象上趨向同質化,這樣的操作不僅使村鎮銀行的發展缺少了競爭力,也使村鎮銀行并沒有對涉農經濟的發展起到政策所期許的目的。
四、人員素質落后
村鎮銀行發展的又一瓶頸就在于人員自身素養。首先,村鎮銀行員工的業務水平有所欠缺。湖南高水平高等院校的學生大部分畢業后都傾向去省城長沙等大城市發展,即使是吉首本地人也少有回家鄉工作的,因而大部分村鎮銀行的員工是吉首當地學校的學生,而這些學生中有又相當一部分并不是與銀行對口相關專業的科班生,這一方面造成了銀行員工在業務處理中由于水平上的限制而造成效率低下,并且使相關客戶的服務滿意度降低,造成客戶與潛在客戶流失,另一方面銀行必須對非科班出生的銀行員工進行大量業務培訓,從而增加了銀行的營運成本。其次,村鎮銀行員工的文化背景差異。吉首大部分居民都是少數民族,而由于大部分村鎮銀行的員工都是來自外地在吉首讀書的學生,很多人不能使用當地方言來處理業務,并且都難以真正融入當地的文化背景中去,這樣就造成員工在業務處理中由于語言和文化上的差異難以與客戶實現真正的零距離溝通,從而造成客戶滿意度降低。
五、獨立性造成的缺點
村鎮銀行獨立于其發起銀行對于其自身的發展也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首先,村鎮銀行作為一個獨立經營、自負盈虧的法人企業組織,沒有發起銀行對其無限資金支持,因而其抵御外界風險沖擊的能力較低。其次,村鎮銀行是一個新成立的一樣金融組織,并不容易被當地居民接受認可,有發起銀行作為其支撐容易使其被當地居民接受認可,有利于村鎮銀行的成立、發展與壯大,而失去了發起銀行的品牌效應作為發展依托,村鎮銀行很有可能在成立初期就陷入發展瓶頸難以突破,最終走向失敗。再次,村鎮銀行設立的選址一般都是經濟發展較為緩慢的縣域,這樣的經濟金融環境很難吸引高素質的業務人才,這樣就需要發起銀行對其進行支持,一方面輸送高素質管理人才作為村鎮銀行的高層人員,另一方面幫助村鎮銀行對其銀行員工進行培訓,提高其整體員工業務水平。
六、業務缺失
村鎮銀行在金融服務這一領域的業務相對有所欠缺,還有較大的提升盈利空間,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村鎮銀行缺乏合適的理財服務。由于村鎮銀行所處的縣域與一般的商業銀行有較大區別,縣域經濟正處于發展階段,并且發展速度較為緩慢,縣域居民投資意識不強并且投資金融理財產品的閑置資金有限,因此傳統的金融衍生理財產品并不適合村鎮銀行的具體情況,造成村鎮銀行在這一塊所提供的服務單一,村鎮銀行在此還有較大的盈利空間。其次,村鎮銀行的中間業務較少。村鎮銀行成立時間較短、技術設備有限、業務人員業務水平欠缺,這些固有缺陷造成其客戶對其信任度不夠、了解程度較淺,因而中間業務的市場占有率不高,村鎮銀行在其發展過程中在這一業務領域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七、本土經濟金融環境限制
受吉首市2006年非法集資事件的影響,吉首當地居民的平均信用等級偏低,因此造成了長行村鎮銀行無法利用現有的信用記錄進行信貸業務。針對這種情況,長行村鎮銀行執行了以質押、抵押貸款為第一順序,保證貸款為第二順序,信用貸款為第三順序并在原則上要求貸款人先辦理第一、第二順序貸款的信貸執行程序。雖然這樣的信貸執行程序可以避免由于非法集資事件造成的平均信用等級降低的影響并重新建立當地居民的信用記錄,但是由于該程序必須先經第一、第二兩道程序,因此會導致一部分潛在信用貸款客戶喪失。雖然該行擁有直接執行信貸授信的審查程序,但是該程序在一定程度上僅針對醫生、教師及公務員等少數擁有穩定職業的群體,在規避信用風險的同時也喪失了大量的普通群體客戶。
針對普通貸款業務,在已擁有數家大型商業銀行的吉首市,長行村鎮銀行由于受到地域經濟發展程度的限制和巨大的行業間競爭壓力的影響,其貸款市場需求量相對較小,并間接導致長行村鎮銀行的資金成本相對其他商業銀行偏高。因此如何在貸款市場上樹立自身特點對于處于夾縫生存中的長行村鎮銀行來說至關重要,而這將涉及到如何實現最佳的貸款定價及貸款程序等問題,同時這也是長行村鎮銀行是否能成功樹立自身品牌優勢并在激烈競爭的貸款市場能否擁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因素。
根據村鎮銀行存在的這些問題,筆者針對性的提出了一些解決辦法:
一、廣泛宣傳,增強自身的競爭力,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樹立村鎮銀行的品牌形象需要做兩方面的努力。首先,應該加大村鎮銀行的宣傳力度,提高村鎮銀行在當地的知名度,從而彌補村鎮銀行設立時間不長,規模不大的劣勢。筆者認為,由于村鎮銀行所處環境的獨特性和復雜性,路演推介將是村鎮銀行宣傳的最佳方式。其次,應該從村鎮銀行自身出發,找準其核心競爭力,揚長避短,挖掘其對于國有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和農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機構的比較優勢,開發有利于當地民眾的產品,進而樹立其在當地居民心中良好的品牌形象。
二、發展回歸本源,完善其業務功能,擴大業務范圍
村鎮銀行要達到其應有的政策效果,真正服務于涉農項目,使其自身尋找到一條獨立于國有商業銀行等競爭性金融性機構的發展模式,就必須使其業務方向回歸到政策的本源,即為當地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讓村鎮銀行真正服務于三農,必須從兩個方面入手:首先,應該充分完善其業務功能。現有的村鎮銀行雖然也可以說存款、貸款、中間業務等業務齊全,但是村鎮銀行目前網店數量和質量都不夠,所以必須增設網點、ATM機才能充分滿足廣大農戶、農業正常資金流通的需要。其次,應該擴大村鎮銀行的業務范圍。村鎮銀行的業務不應該僅僅面向于中小企業,而應該面向于所有的涉農項目,村鎮銀行只有這樣,才能使其良性發展,符合政策意圖。
三、定向聯合培養
對于村鎮銀行人員素質的問題,可以通過依托吉首當地高等院校進行聯合培養計劃來解決。村鎮銀行可以與吉首大學等高等院校簽訂聯合培養計劃書,選拔一批高素質學生,制定培養計劃,進行定向聯合培養,實行理論課程與實踐學習相結合,畢業后直接為村鎮銀行輸送符合要求的高素質人才。這樣既節省了銀行培訓員工的時間成本,也節省了銀行培訓員工的資金成本,并且定向聯合培養的學生通常都與村鎮銀行簽訂長期合約,村鎮銀行人員構成將會相對穩定,從而提高營運效率。
四、合理界定村鎮銀行與發起銀行的關系
村鎮銀行的營運要與其發起銀行保持一定的獨立性,村鎮銀行的營運對其發起銀行是相對的。首先,村鎮銀行的營運要對其發起銀行保持一定的獨立性,如果處處受制依賴于村鎮銀行的發起銀行,那么其營運和資金使用的效率以及靈活性就會降低,這將不利于村鎮銀行發展。其次,村鎮銀行的營運對其發起銀行的獨立性是相對的,一方面村鎮銀行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尤其是發展初期需要發起銀行對其提供資金支持以抵御外界金融風險的沖擊,另一方面村鎮銀行需要發起銀行對其進行技術支持和硬件設施支持,此外,村鎮銀行需要發起銀行對其輸送高素質管理人才作為村鎮銀行的高層人員,幫助村鎮銀行對其銀行員工進行培訓,提高其整體員工業務水平。
五、設計本土化的金融產品
由于縣域經濟中村鎮銀行的發展面臨著居民的投資意識不強、風險抵御能力較弱以及限制投資資金較少等問題,村鎮銀行應該設計出適應于當地經濟與民情的風險較低,收益相對較高,資金需求量較少的金融衍生產品,為當地居民提供金融服務,從而提高村鎮銀行的社會認可度,吸引客戶與潛在客戶對金融衍生產品進行投資,提高村鎮銀行在這一領域的盈利。
六、優化現有信用授信方式
長行村鎮銀行實行三級循環授信的模式雖然可以為其重新建立客戶信用記錄評級并降低貸款信用風險,但是由于繁瑣的程序導致大量直接授信范圍外的潛在優質客戶流失。因此,在可控風險范圍內有效擴大其現有直接授信客戶群體范圍,將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潛在優質客戶流失的問題并增加自身競爭優勢。在對新老授信群體金融特征的研究下對原有的用于確定直接授信人員信貸額度的個人信用評分標準表進行優化,適當增加較為明顯的主觀判斷依據,減少客觀條目項與項之間的重復度,增加對可控范圍內新增授信群體的審查條目,以期達到簡潔、高效且適用范圍擴大的效果。
七、優化最佳貸款定價模型,提高信貸投放效率,增強品牌建設
在現有的貸款業務記錄的參照下結合吉首市本土金融環境特征和吉首市其他商業銀行貸款定價模型,在政策允許的條件下,創建符合吉首市金融環境特征且具有自身優勢特色的靈活可行的貸款定價模型。同時在風險控制允許的條件下適當精簡貸款審批程序,加強貸款審批效率,并在當地樹立以貸款業務靈活、高效為特點的新型品牌形象。
參考文獻:
[1]李曉春我國村鎮銀行建設進展緩慢的原因及對策[J]經濟縱橫,2010,(3)
[2]李曉健促進廣西村鎮銀行可持續發展的對策研究[J]生產力研究,2011,(5)
[3]尚瑋村鎮銀行發展與新型農村金融體系構建研究[J]內蒙古統戰理論研究,2011,(2)
[4]慕麗杰村鎮銀行的發展與城鄉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破解[J]農業經濟,2011,(4)
[5]李愛英村鎮銀行發展模式分析[J]商周刊,2011,(10)
[6]張效梅村鎮銀行發展問題淺析[J]調研世界,2010,(3)
[7]李佳勛村鎮銀行發展現狀及其存在問題探析[J]經濟問題探索,2011,(3)
[8]辛本勝村鎮銀行發展現狀及展望[J]新金融,2011,(5)
[9]蔣玉敏村鎮銀行風險管理現狀、問題與對策——以浙江長興聯合村鎮銀行為例[J]浙江金融,2011,(5)
[10]朱興勤村鎮銀行內在制度缺陷與制度創新分析[J]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24(2)
[11]張航村鎮銀行市場的發展空間[J]大眾商務,2011,(5)
[12]王威當前村鎮銀行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以北京轄區為例[J]中國農村金融,2011,(7)
[13]景浩當前我國村鎮銀行經營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J]農村金融研究,2011,(4)
[14]田國麗對現有信貸產品運行情況進行梳理及改進的探討[J]北方經濟,2011,(7)
[15]石磊關于構建村鎮銀行的一些思考[J]現代營銷,2011,(5)
[16]馮麗娜孟加拉鄉村銀行風險防范經驗與啟示[J]經濟論壇,2011,(2)
[17]李海艷,周孟亮,歐文靜我國村鎮銀行可持續發展研究[J]浙江金融,2009,(9)
[18]張楠楠我國村鎮銀行可持續發展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35)
[19]高曉燕,孫曉靚我國村鎮銀行可持續發展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11,(6)
[20]周露我國村鎮銀行可持續發展研究[J]市場論壇,2011,(3)
[21]中國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會計財務處課題組浙江省村鎮銀行發展研究——基于會計視角[J]浙江金融,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