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學習借鑒EU—ETS經驗與建設中國碳排放交易體系

2013-01-01 00:00:00
開放導報 2013年3期

2013年4月16日,對于歐洲碳排放市場來說是一個“黑色星期二”。這一天,歐洲議會以334票對315票,否決了被稱為歐洲碳排放市場“救命稻草”的折量拍賣(Backloading)措施。投票結果傳出后,歐盟的碳排放配額價格暴跌超過40%,每噸價格跌至2.63歐元的歷史低位。

歐洲碳排放交易相關專業人士,以及《金融時報》、《經濟學家》等媒體紛紛發表評論,表示:歐委會制定的折量拍賣措施,可以從供應過剩的碳交易市場中臨時撤出9億噸碳氧化物的排放配額;措施的被否,可能將使歐盟碳排放額度的價格在今后7年內停留在每噸3歐元左右;價格低廉的碳排放權,使污染嚴重的煤炭更具吸引力,將使通過保持較高碳排放權價格促進減排的政策理念受到重挫。

國際能源署(IEA)首席經濟學家Fatih Birol對折量拍賣被否做出如下判斷:“歐洲是開啟這一努力(通過對碳排放定價來抗擊氣候變化的全球努力)的地區,世界(也許會進行一些修改)不得不效仿此舉。如果歐盟表示這項努力行不通,那不僅將是歐洲的損失,也將是大家的損失。”歐洲議會的這一投票結果,勢必會對全球碳交易市場產生巨大的沖擊。

隨著業界對歐洲議會投票結果爭議之聲的不斷增大,我們的思緒回到了歐洲議會投票前的一個星期。那時,深圳碳交易考察團正在歐洲考察交流學習EU-ETS的做法與經驗。此次考察走訪了位于比利時、德國和法國三個國家的10個機構,參加了德國環境部組織的“全球ETS高級別會議”,與30多位專家學者及ETSI作人員進行了廣泛深入的交流,對EU-ETS的減排成效、組織架構、推進措施和面臨困難有了新的認識,獲得了大量第一手資料。

一、EU-ETS取得了顯著成效

自2005年以來,EU-ETS已運行了兩個階段。運行的情況和效果如何,成為深圳碳交易考察團(以下簡稱sz)最關心的問題,也成為向歐洲專家學者及ETSI作人員(以下簡稱EU)提問最多的一個問題。

SZ:如何評價前兩階段EU-ETS的成效?

EU:碳交易對于全球來說是一個新生事物。經過7年的探索與實踐,EU-ETS形成了較完整的法律體系和碳市場框架,建立了分國別、部門及政府與企業相互協調的機制,對歐盟碳減排發揮了重要作用。

關于EU-ETS的運行成效,可從以下幾組數字得到印證:

從覆蓋范圍看,EU-ETS是世界上首個多國參與的排放交易體系,覆蓋了歐盟27個成員國和3個與歐盟有密切聯系的歐洲國家,包括了約11000個主要能源消費和排放行業的設施。

從減排效果看,EU-ETS涵蓋了歐盟溫室氣體排放量的40%;第一階段共分配配額63.2億噸,第二階段共分配配額約100億噸;第二階段結束后,加A-EU-ETS體系設施的實際排放量,從2005年的20.1億噸下降至2012年的17.9億噸,下降幅度為11.3%,超額完成碳減排目標4.8個百分點。

從國家層面來看,德國碳排放占歐盟碳排放的20%以上。德國第一階段共分配配額14.9億噸,第二階段共分配配額約20.1億噸;全國在2011年的實際溫室氣體排放就已超額完成碳減排目標1.4個百分點。

從交易量來看,自2005年以來,EU-ETS市場交易量和交易額不斷上升,第一階段交易量從最初的3.2億噸上升至第三年的20.6億噸;三年交易量總額占全球碳交易量的64.1%。第二階段交易量從30.9億噸上升至2011年的80.8億噸,4年交易量總額占全球交易量的75.7%,2011年當年交易量占全球交易量達到78.6%。2011年,EU-ETS現貨交易額達12億美元,期貨交易額達1300億美元,期權交易額達142億美元。

由此可見,盡管EU-ETS還有許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取得的成效還是顯著的。

EU-ETs能夠建立并取得如此成效,需要EU-ETS參與國的共同努力。深圳考察團就歐盟如何取得共識,形成合力,與歐盟專家進行了深入討論。

SZ:EU-ETS是一種減排責任的體現,能取得如此的成效需要歐盟與各國、各國與企業達成共識,請問EU-ETS是如何形成這種共識的?

參與EU-ETs全程談判的德國生態研究所專家——Hans-Joaehim Ziesing博士,概要回顧了EU-ETS的建立過程,他認為其中兩個因素至關重要:

一個是明確歐洲的責任及長期發展利益。過去10多年,全球氣候變化已經從全球科學界關注的學術問題,迅速成為政界、商界及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重要問題之一。溫室氣體的減排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手段。從1850~2005年的歷史累計排放看,歐盟27國排放量占全球總排放的比例約為26.9%。歐盟及各國在廣泛討論研究的基礎上,形成了對過去排放和未來排放承擔相應責任的共識。更進一步說,歐盟已認識到,全球系統無節制地發展,最終將向其極限增長,并不可避免地陷于惡性循環之中。

另一個是選擇一個簡捷、清晰、易于為多方參與者廣泛接受的方法。在EU-ETS體系建立初期我們曾經進行多種方法的選擇,但最終選擇了基于歷史排放的“祖父制”分配法。它劃定行業或企業的歷史排放基準,根據排放基準分配許可。這一方法的主要特點是保證了企業的既得利益,并且便于考核、易于監管,故有利于快速推廣。同時,這種方法有利于保持代際分配的一致性,使企業的持續性生產不會受到影響,從而使其得到絕大多數行業、企業及國家的支持,使二氧化碳減排實施的可行性大大增強。

由此看來,歐盟各國對碳減排的態度,尤其是易于被廣泛接受的“祖父制”分配法,為EU-ETS的快速建立提供了先決條件,也為其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嚴密的交易規程與監管

EU-ETS作為全球最大的交易市場,其交易量和交易額均為全球第一。面對如此大規模的交易,EU-ETS是如何管理從而保證交易順利進行的?帶著疑問,我們走訪了歐洲能源交易所(EEX)。EEX位于德國萊比錫市,“萊比錫”在當地古語中的意思是“種有菩提樹的地方”。這個名字,讓我們在綠色而浪漫的臆想中開始了座談。

SZ:EEX的交易規則和流程如何?是否和EU-ETS其他交易所相同?

EEX:目前,歐盟有荷蘭Climex交易所、歐洲氣候交易所(ECX)、歐洲能源交易所(EEX)、奧地利能源交易所(EXAA)、北歐電力交易所(Nordpool)、法國BlueNext交易所等8個碳交易中心。各交易所在交易規則上各有特色,主要表現在交易物的性質、交割期等方面(見表1)。

但各個交易所的交易流程基本相似,以EEX為例:

首先交易實行會員制,交易雙方必須都是EEX的會員。然后買方和賣方分別在交易所系統的客戶端提交買賣的申請,稱為掛單,申請內容包括數量和價格。交易系統收到買賣雙方的掛單后,在系統里進行連續性的價格和數量匹配,匹配成功的實現成交,由交易系統通知買賣雙方成交數量和價格。

成交后,EEX下屬的歐洲商品清算公司為買賣雙方進行清算。買賣雙方成為交易所會員時,已經在清算公司里指定了清算會員,開立了相關資金賬戶。買方方面,清算會員通過歐洲商品清算公司提供的清算系統,將買方資金從買方在清算公司的賬戶劃拔到賣方在清算公司的賬戶,完成資金的支付。賣方方面,交易所的交易系統在交易當日結束后對每日交易進行交付,由德國的國家注冊登記簿將賣方賬戶中的配額劃拔到買方賬戶中,完成配額的交付。

SZ:針對碳交易,你們的監管體制和監管流程是如何設計的?

EU:在內部,EEX設立專門的監察部門對公司業務進行的監督。在外部,EEX與眾多官方機構保持監督合作,其中比較重要的包括薩克森州(EEX所在的州)專門負責交易所監管的機構——薩克森州經濟事務、勞務和運輸部。此外,EEX與德國以外的其他歐盟國家和美國的金融監管當局也保持密切聯系。

薩克森州經濟事務、勞務和運輸部在EEX內部設立專門的監察部門,派駐監察人員,工資由EEX支付,但人事不受EEX的領導。監察人員除擔負監察工作以外,不承擔其他工作;他們擁有很大的權力,有權獲取EEX本身、EEX會員和交易獲益方的數據;但是他們沒有制裁權力,必須將監察結果報送給專門的制裁委員會、德國聯邦金融局、德國聯邦交易所委員會等機構。

監察人員主要對交易價格和交易量上發生的大的異常波動進行監察,在發現價格和量上的異常波動時,首先和EEX內部的業務部門進行溝通,了解相關情況,如果不能取得合理解釋,監察人員將通過電話聯系異常交易的參與方,如果還是無法得取滿意回復,監察人員將通過書面方式要求異常交易的參與方提供相關資料和信息。監察人員將監察的結果向相關政府監管機構進行報告,如有必要,還將向制裁委員會提交報告或向刑事檢控部門提交報告。

隨后,在EEX培訓部高級專家Ekkehard Will的帶領下,我們進入了交易操作間參觀。幾個交易員正在電腦前,敲打鍵盤,進行著交易操作。考察團的成員開玩笑地問:我們是否也可以成為EEX的交易員?

Mr.Ekkehard Will微笑著搖了搖頭,說: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直接進行交易的。EEX對交易員是有資格要求的,交易員必須參加交易所的培訓才能取得在EEX交易的資格。這些培訓是收費的,標準在400歐元至2500歐元之間。這種交易員資格也不是歐洲統一的。是EEX自行設定并認可的。

EEX為碳交易提供了一個擁有大量交易參與者和集中流動性的平臺,自動化程度極高的電子交易與結算程序,使碳交易擁有了簡便、快捷和跨區域的操作屬性,接受過專業培訓的交易員和多層次的監管體系降低了交易的風險。

通過座談,我們發現交易所的職責核心是防止出現市場操控,對交易者進行核實,保證交易的持續性和準確性。此外,我們還得知EEX的交易產品其實是以電力交易為主,碳交易只是其業務的很小一部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碳交易是EEX能源交易平臺的功能擴展。利用現有交易平臺,通過功能擴展,實現碳交易平臺建立的做法值得借鑒。

三、全過程的MRV

EEX站在交易所的層面介紹了交易的監管,這只是ETs中的一個環節。為進一步了解ETS整個體系的管理過程和方法,我們走訪了德國環保部和德國排放貿易局。

SZ:德國碳交易管理架構是如何設置的?

EU:德國按照環境部、聯邦環保署和排放貿易管理局的三級體制對ETS進行管理。德國環保部主要負責宏觀層面的政策制定、法規起草與其他部委的協調以及與歐盟內部和國際方面的合作,并對聯邦環保署和排放貿易局進行專業監管。聯邦環保署負責技術數據和標準的制定與分析;其下設的排放貿易局主要負責碳交易的技術實施,即在各州確定各設備碳排放歸屬的基礎上,負責配額的分配、登記、監控和處罰,具體涵蓋溫室氣體排放權限實施法案的實施、企業年度排放報告的指導和審核等工作。除此之外,為了讓與碳交易相關的所有社會團體參與進來,德國還成立了“碳交易工作組”。工作組由企業、協會、環境領域的非政府組織、工會、黨團、聯邦州和聯邦機關的約70名代表組成,負責對碳交易的管理和監督提出合理化建議。

SZ:據了解,德國有400多家企業的2000多個裝置被納入碳交易范圍。你們是如何確保管理的有效性和可查性的?

EU:為進行有效的管理,國家立法要求擁有裝置的企業每年要編制“監測計劃”和“年度排放報告”。

監測計劃是企業編制的年度減排計劃。內容包括:納入減排計劃的設施名稱和數量、排放的氣體種類和排放量、檢測采取的措施和方法以及企業內部檢測機構組織框架。年度減排計劃編制完之后,提交給排放貿易局審查;符合要求的,由排放貿易局批準,并由企業進行落實;不符合要求的,排放貿易局可以要求企業進行調整和修改。

年度排放報告是對監測計劃落實情況的反映。企業根據監測計劃,對裝置的減排量進行檢測,并起草年度排放報告。報告提交給排放貿易局后,貿易局再將報告轉送給由專家組成的獨立第三方進行審核。對于年度報告中存在的疑點,排放貿易局可以要求企業進行解釋,解釋不合理,將請企業對裝置進行重新檢測,并重新提交報告。報告審核通過后,企業進行碳配額履約。排放貿易局會對企業出售的配額證書進行檢查,對錯誤的或者不完整的出售行為以及超額排放的行為進行處罰。整個過程類似一個封閉的圓環,不停重復和循環(見圖2)。

德國對ETS的監管,從年度的計劃開始,到年度的排放報告結束,貫穿于配額的分配、交易和履約全過程。全面實現了可監測(Monitoring)、可報告(Keporting)、可核查(Verification)的管理原則(見圖3)。

目前,排放貿易局共有140多員工,平均每個員工要對3家企業。每年12月底之前,企業將會提交下一年的監測計劃;每年3月底,企業將會提交上一年的年度排放報告。這是排放貿易局最忙碌的兩個時間段。但是,忙碌并不能喪失嚴謹。每份監測計劃和年度報告都要由至少5個負責人全部同意,才能通過審核。

SZ:這種貫穿全程的MRV如何保證上報數據的準確性和可信性?

EU:為增強企業上報數據的準確性和可信性,現行的MRV經歷了三個階段和兩次改進。第一階段是企業上報數據,排放貿易局工作人員進行核查。第二階段是由“排放貿易局工作人員進行核查”,改進為“個人專家或專業機構進行核查”;第三階段是由“個人專家核查或專業機構進行核查”,改進為“由被認可的第三方機構進行核查,碳交易主管部門核實檢查的做法”。經過兩次改進,MRV管理更加規范化和標準化。

目前,歐盟采用國際通行的認可手段對核查機構的能力進行確認并認可。每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認可中心,負責本國核查機構的核查資格的認可工作,規范核查機構的管理標準,并對核查機構進行監管。國家認可機構之間進行同行評審,相互承認認可結果。

對于認可機構和核查機構,歐盟采用規范統一的標準進行管理和認可。具體來說,就是采用《合格評定認可機構的一般要求》對認可機構進行管理;采用《溫室氣體審定和核證機構要求》對核查機構進行認可管理。

在考察團出訪歐洲之前,我們一直認為MRV是事后的。德國環保部和德國排放貿易局相關專家的介紹,改變了我們的認識。EU-ETs這種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MRV的監管模式,對于我國構建碳交易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可核查”將是我國碳交易體系順利運行的關鍵要素之一。

四、注冊登記簿是EU-ETS之心

在介紹德國對碳排放的監管模式和流程后,德國排放貿易局中央注冊處的Dr.Thomas Schutz開始了他的介紹內容。PPT第一頁的正中一顆紅心躍然而出,在紅心的正上方寫著一句話“The registry is theHEART of the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

EU:為了履行《京都議定書》的減排目標,并追蹤記錄每筆碳排放指標EUA的交易情況,在EU-ETS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歐盟要求所有成員國都設立一個全國性的注冊平臺,同時在歐盟的層面上也設立了一個獨立的注冊平臺。

這些注冊平臺需要確保所有在《京都議定書》下的減排指標,和歐盟EU-ETS指標交易的準確記錄。公司和個人都可以在歐盟任何一個成員國的注冊平臺上開設賬戶。如果一家比利時的公司從一家德國的公司購買了一定數量的EUA,那么德國的國家注冊平臺,就需要從歐盟決議最初分配給德國的年排放總量中,劃出相應的數量轉移給比利時的國家注冊平臺。

成員國每年2月底會遵照最終確認的分配決定來簽發排放許可,管理國家的登記冊,收集經過核查的排放資料等。每個國家還必須向歐盟委員會遞交這方面的年度報告。有減排任務的企業則需要監測和記錄其自身的溫室氣體排放。每年,公司必須出具年度排放報告,并由第三方機構核查;在每年的4月30目前應當把他們上一年被允許排放的二氧化碳總量對應的EUA數量上繳給本國的注冊平臺。如果企業無法上交足夠數量的EUA,他們就要接受處罰。

現在的內容又回到剛才國家對EU-ETS監管的內容了,所以剛才那個國家監管的環狀流程圖(見圖2)的中間應該加上注冊登記這顆“紅心”,以保證同一筆碳配額不被多次交易,并防止碳配額交易后交易行為不被落實的情況發生。

說到這里,Dr.Thomas Sch u tz的介紹被考察團的提問打斷了。

SZ:EU-ETS進行了這么多年有沒有交易行為不被落實的情況發生?

Dr.Thomas Sch ti tz聽后,笑著說:再嚴密的體系也會有其薄弱的地方,EU-ETS交易體系也不例外。我先給大家講一個關于騙稅的現象:近年來,EU-ETS中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一家本地公司將進口的碳配額賣給其他國內公司并收取增值稅費,但隨后這家出售碳配額的本地公司便消失不見,該交予稅務部門的稅費也不知下落。僅2009年初到2010年8月間,欺詐貿易商就給這些歐洲納稅企業造成了50億歐元的損失。如果仔細盤查2005—2012年中的騙稅事件,估計損失巨大的金額將會令人吃驚。針對這些交易行為不落實的情況,EU-ETS也在采取相應措施積極應對。

隨后,Dr.Thomas sch u tz介紹了EU-ETS注冊登記簿與國際碳配額登記處的關系。他說:2008年,歐盟委員會及其成員國和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委員會,已經成功完成了所有聯合國國際碳配額登記處的連接測試,實現了CITL和聯合國國際交易日志ITL的對接。企業在EU-ETS內外的配額數量、交易都可以在聯合國國際碳配額登記處得到反映(見圖4)。

為了迎接EU-ETS第三階段的到來,從2012年1月開始,歐盟的注冊登記架構發生了變化,歐盟各成員國的注冊平臺將統一組建形成一個新的聯合注冊平臺,原有的全球碳交易注冊平臺架構也會發生相應調整(見圖5)。聯合注冊平臺設置于布魯塞爾,這就是為何歐盟各國注冊平臺管理機構每個月都要在布魯塞爾開會的原因了。

注冊登記薄反映了EU-ETS參與者擁有的配額量、用于交易的配額量、履約的配額量的基本情況,是配額分配、交易和削減的基礎,也是碳交易體系運行和監管的根本。與此同時,一個國家注冊登記簿與國際注冊平臺的互通,是這個國家碳交易市場能否參與國際碳交易的前提。因此,在設立碳交易體系過程中應給予其足夠的重視。

五、BAU模式下的配額分配

注冊登記薄是配額認證的核心,交易所是配額流轉的平臺,國家或機構的監管是針對配額交易、配額履約等情況進行的全程監管,因此EU-ETS運轉的基礎在于配額的分配。雖然,前面的訪談已經指出了EU-ETS是按照“祖父制”的方法進行配額分配的,但對其具體的操作方法我們仍感到好奇。

SZ:EU-ETS的碳配額分配是如何操作的?

EU:EU-ETS第一、二階段主要是免費分配。分配過程簡單地說,可分為“由下至上”和“由上至下”兩個過程。

“由下至上”的過程是:擁有裝置的企業,按照國家碳排放管理機構的要求,填報裝置的歷史排放情況表。國家碳排放管理機構根據具體的數據進行匯總、統計與分析,形成本國的減排計劃(NAP),提交歐盟委員會。各國排放總量的限制和國內受排放體系管轄的設施得到的EUA的數量,是由各國自己決定的,NAP必須對相關的信息進行詳細說明。歐盟委員會對這些NAP做出評價后,以決定其是否符合EU-ETS規定的標準。不符合標準的NAP,需重新制定。

“由上至下”的過程是:針對各國的NAP,歐盟委員會會對其配額進行調整,比如:第一階段歐盟削減了國家NAP報上來的2.2億噸排放量;第二階段歐盟批準通過的分配方案,比各成員國提交的方案減少了10.4%的配額數量。各國碳排放管理機構根據經歐盟調整和審核通過后的NAP,再將配額分配至各個裝置,并發放配額證書。

SZ:企業報來的數據可以用“海量”形容,各國和歐盟是如何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呢?

EU:從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實踐來看,在對數據的核查方面,歐盟的確走過彎路,出現過很多企業報大數的現象。為了避免這種現象,我們的核查方法不斷改進。

第一種改進就是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即核定排放配額時,由第三方機構對每個裝置進行排放檢測并出具相關報告。報告包括對溫室氣體排放源的描述,并標出具體排放量,報告還要對具體監測方法和頻率進行說明標注,還需附帶裝置排放清單、活動數據、排放因素、轉換系數以及數據采集、處理、控制和說明活動的程序描述等內容。

第二種就是引入基準法。同類型、同規模裝置的碳排放是有一個大致標準的,同類型的裝置生產一定數量的產品所產生的碳排放大致是固定的。由此,我們請專業機構對裝置的歷史排放數據進行分析,得出了裝置的排放標準以及相關行業的排放標準。通過裝置的產量、裝置排放的標準,我們大致可以預估一個裝置的碳排放量。同樣,由裝置擴展到企業再擴展到行業最后擴展到國家,我們就大致可以確定一個國家碳排放的總量(CAP)。

說到這里,考察團的一位成員舉手,表示:歐洲的行業如此之多,確定行業排放基準的工作量豈不是很大?

EU:我們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EU-ETS并沒有涵蓋所有行業,而是將燃料消耗(電力、供暖和蒸汽生產)、石油提煉、鋼鐵、建筑材料(水泥、石灰和玻璃等)、紙漿和造紙等排放量大的行業納入了EU-ETS。當然,行業的范圍也在調整,比如在第二階段就把航空業排放量納入了減排體系。

SZ: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表明,在城市化后期,建筑能耗占城市能耗的60%以上。EU-ETS對能耗較多的建筑、汽車的碳排如何考慮?

EU:在歐洲這個接近完整的市場體系下,開創一個新的市場,建立EU-ETS,使其運行有效,并與其它政府管制的市場不沖突,難度是很大的。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已經對建筑和汽車通過技術手段來限制他們的碳排放,因此歐盟未將其納入ETS。

未來,建筑行業將采取設定建筑的建設技術標準,提高能效的方式實現減排。交通行業將通過提高能源價格和車輛排放效率的方式實現減排。2013年1月,歐盟已實行汽車尾氣的歐6標準;并且,歐盟要求到2020年在歐盟出售的新汽車,平均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須由目前的130克減少到95克。對于生產二氧化碳排放量超標車的歐盟汽車廠商,必須同時生產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不足50克的超清潔汽車實現互相抵消;2025年以后,在歐盟出售的新汽車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需降低到68克至78克。

隨后,專家又回到了配額如何分配的問題:到了第三階段配額的分配將發生變化。原來“由下至上”的過程將被取消,即取消了成員國的國家分配計劃,改由歐盟委員會直接制定全歐盟及各國的配額總量。

同時,配額拍賣將取代免費分配成為最主要的配額分配方式。從2013年開始,歐盟至少每年拍賣配額的30%;這個比例將逐年擴大,到2020年達到70%,2027年達到100%。電力行業除東歐9個國家以外,從2013年開始全部采用拍賣進行分配,即不再進行無償分配。

對于免費分配部分,歐盟將采用基于產品碳排放量的基準法,基準為該行業最先進10%企業的平均單位產品碳排放量。

SZ:從各國分別制定NAP變化到由歐盟直接分配配額,歐盟如何平衡各國直接的配額量?

EU:首先,考慮到不同國家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歐盟在減排目標設計上是采取了差別化做法的。對于人均GDP在2萬歐元以上的發達國家,其202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相比1990年要下降20%,而人均GDP低于2萬歐元的國家,其202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相比1990年可以上升20%,最多的(拉脫維亞)可以上升50%。其次,經過前兩個階段的分配,各國CAP的基數我們已基本掌握。按照基數和減排目標,我想是可以形成一個各國可以接受的配額分配方案的。此外,我們對企業的碳減排成本和潛力進行過測算,歐洲企業減排的潛力還很大;雖然第三階段要求減排的目標很高,但應該是大家可以接受的。

EU-ETs的配額分配是有區別的分配,根據不同國家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在制定減排目標時給予不同的標準;并且減排目標并非一味地減少排放量,對于發展水平較低的國家,歐盟是允許其排放量有控制地增加的。在國別目標確定的前提下,歐盟采用了“祖父制”的方法進行配額分配,其本質是一種BAD(Business As Usual,可以翻譯成“情景照常”)情景下的基準分配法,即根據裝置歷史排放確定基準,然后假設“情景照常”,以歷史產值進行配額的分配。簡單來講,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在減排目標和基準確定的情況下,只要產量“照常”(較為穩定)進行,即可預測出碳配額。在此基礎上,歐盟將燃料消耗(電力、供暖和蒸汽生產)、石油提煉等排放量大的行業納入EU-ETS,從而實現讓絕對多數碳排放進入交易的想法。

從EU-ETs配額分配的架構來看,由于減排目標和基準確定,而產量也是符合BAU情景的,所以對于每個裝置而言,其每階段的配額固定;推而廣之,對于每個行業、每個國家,其每階段的配額都是固定的。

六、固定CAP帶來的困境

任何一個系統都不是完美的,EU-ETS也不例外。在出訪歐洲前,我們就看到了很多關于EU-ETS存在問題的報道和學術論文。對于EU-ETS目前面臨的困境,參與EU-ETs設計和運行的專家也許能給我們一個明確的答案。

SZ:國際上有很多文章在描述EU-ETS處于困境的局面,對此你們有何看法?

EU:EU-ETS的基本理念是“CAPTRADE”,即根據減排目標確定一個階段內的碳配額總量,然后按照一定的方法分配給各國、企業,碳配額的持有者在碳交易市場交易,逐漸形成一個高于減排成本的價格預期,從而促使企業通過技術手段加快減排。按照這個理念,確定CAP和價格是EU-ETS最為重要的環節。但從第一、二階段的實際情況看,配額過多,碳價偏低,都與EU-ETS的設計理念存在一定的偏差。

首先來看一下配額總量的情況:

在EU-ETS的第一階段,配額全部免費發放,歐盟各國基于盡快啟動碳交易市場的目的,在配額總量設定時對排放裝置的所有者做出了讓步,使得配額總量設定較高,超過了實際排放量。

在EU-ETS的第二階段,由于我們根據行業歷史數據和歐盟減排目標①測算出的CAP是固定的;而這一階段,又遇到了我們根據歷史數據無法預測到的國際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企業經濟活動的減少、能源消耗的降低,使得各裝置的實際排放量大大低于發放的配額總量。以2012年為例。納入EU-ETS的排放裝置實際碳排放總量為20億噸,但歐盟自身發放的配額累積下來可以出售的就有28億噸,再加上17億噸CDM項下的配額,市場上可供出售的配額總量達到45億噸,供需比超過200%。

從今年開始,EU-ETS進入第三階段。由于第二階段的配額可以跨期使用,配額供過于求的問題也將繼續延續。

我們再來看一下配額價格的情況:

EU-ETS堅持對市場價格不直接干預的政策,不設價格下限和上限,價格處于自由波動狀態(見圖6)。特別需要說明的是,在第一階段后期,由于配額不可以跨期使用,導致配額價格跌至0歐元;為避免重蹈第一階段的覆轍,第二階段允許配額跨期使用,但由于配額過多導致碳價長期在低位徘徊,目前僅為3~4歐元/噸,與高位時的20~30歐元/噸相差甚遠。

SZ:歐盟在設計EU-ETS時是否預期過會出現目前的狀況?

參與了EU-ETS全程談判的德國生態研究所專家Dr.Hans-Joaehim Ziesing給出的回答令人印象深刻。他說:

歐盟在EU-ETS的設計上曾有過多種方案。但是沒有所謂最優設計,可行方案的產生是多方博弈和“討價還價”的結果!首先,是政府與企業之間的博弈。其次,是政府部門之間的博弈,如主推的環境部與經濟部之間的妥協。

在歐盟提出碳減排想法的初期,德國企業對實行碳減排一片懷疑與反對,表示:已經是減無可減,再減只會降低德國企業競爭力,造成企業出走。EU-ETS目前采用歷史法確定配額的方案,就是在承認企業既得利益基礎上博弈產生的。歷史法是一個有缺陷的方法,但在改革初期是唯一能取得共識被多方接受的辦法。“There is not a goldenway and an single instrument of policy to result wholeproblems.”目前的狀況也許就是為盡快取得各方共識而付出的“代價”吧。

造成EU-ETS配額總量過多的根本原因在于,EU-ETS的CAP是在BAU情景下的預測得到的,一個階段的CAP一旦確定就不能改變。這種分配在經濟形勢較為穩定時是有效的,但當“Business AsUsual”一旦打破,這種方法可能將會失效。我們可以假設兩種“Unusual”的情景:

一種是經濟突然繁榮,產量和能耗加快上升,實際碳排放快速增加。由于一個階段的CAP是固定的,繁榮造成的實際碳排增加使配額供給不足。導致配額價格上漲,對于遠期配額的價格人們保持“看漲”態度,從而逐漸形成一個高于減排成本的價格預期,促使企業通過技術手段加快減排。在這種情形下,EU-ETS的分配方法是有效的。

另一種是經濟突然衰退,產量和能耗快速下降,實際碳排也大幅減少。衰退造成的實際碳排減少使配額供給不足,導致配額價格下跌,對于遠期配額的價格人們保持“看跌”態度,從而無法形成一個高于減排成本的價格預期。在這種情形下,EU-ETS的分配方法是無效的。

因此,在BAU'隋景下預測得到的固定CAP,一旦遇到經濟衰退或危機,就會將EU-ETS引入配額過剩的困境。

七、深圳“ReguIabIe CapSlrUCtureTrade”模式的提出

相比EU-ETS的做法,以碳強度下降為目標的深圳碳交易體系(以下簡稱SZ-ETS)的CAP卻是可以靈活調整的。因此,我們以深圳電力行業為例,向座談的專家學者簡單介紹了SZ-ETs的設計理念,希望聽到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SZ:單位產品或單位產值碳強度可以反映出一個企業生產技術水平的高低。深圳直接以碳強度指標的下降為任務目標,促使企業通過技術手段加快減排。

從此基本理念出發,深圳根據發電行業的現狀和未來規劃,及電力行業減排潛力和減排成本,制定出各發電廠未來三年的碳排放強度減排目標。然后根據全省電力形勢預測的發電量來計算預分配的配額:

年度預分配配額=年度預測發電量×目標碳排放強度

預分配配額并不等于實際獲得的配額,實際獲得的配額是根據年度實際發電量進行調整得到的。在完成碳排放強度目標的前提下,如果各發電廠最后實際發電量超出預測發電量將獲得增補配額:

增補配額=(年度實際發電量一年度預測發電量)×碳排放強度

如果實際發電量少于預測發電量將退還多余配額:

多余配額=(年度預測發電量一年度實際發電量)×碳排放強度。

這種配額的確定相當于碳強度下降目標固定,但CAP隨著產量的變化而靈活調整。

碳配額的價格則完全遵循市場規律,由配額的供求自行形成。

對于SZ-ETS的理念,德國應用生態研究所一位中文名叫“孟斐”的Dr.Felix Chr.Matthes說:

EU-ETS方案和SZ-ETS出發點不同,一個是控制總量,一個是控制強度。但是兩者都具有事后調整的特征!歐洲調總量(例如第一階段不能跨期,直接扣除)不調結構,深圳則是對結構調整(不同類型發電廠的實際發電和碳強度目標不同,配額的調整存在類型結構的區分)。

EU-ETS總的來說是一個成功的方法,關鍵是要開發預測經濟危機方法或是簡便的靈活調整配額的方法。未來有可能需要在歐洲方法與深圳方法之間尋找結合點,形成第三種方法!

就僅以電力行業的配額分配而言,深圳電力行業實際獲得的配額分配公式可表示為:

公式中I(碳強度)是由歷史統計數據得來,A為減排目標即碳強度要下降比例,Q為實際發電量;I和A是確定的;O則是根據電力行業實際發電情況得出的發電量,它是一個變化的值,會隨著經濟的繁榮或衰退而變化;從而深圳的CAP是一個根據實際情況而變化的Regulable Cap。僅從這一點來看,EU-ETS是BAU情景下的固定CAP分配,而深圳則是BAA(Business As Actual)情境下的可調整CAP分配。

EU-ETS已運行7年,而SZ-ETS剛剛上線。也許是對SZ-ETS的陌生,歐洲的專家學者并沒有對Sz—ETS做太多的評論。但與EU-ETS“CAPTRADE”不相同的理念,使歐盟的專家學者感到了新鮮.也給了他們些許啟發。經過上述的討論,我們把SZ-ETS的理念總結為“Regulable CapStructureTrade”。歐盟的學者專家聽后表示,希望sz-ETS運行一段時間后,到深圳考察“Regulable CanStructureTrade”這種新模式。

八、EU-ETS破解困境之路

出訪期間,考察團參加了德國環境部“全球ETS高級別會議”,這是德國環境部為促進形成全球碳排放權交易體系而舉辦的。會議邀請了全球已經和正在建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的國家、地區和城市高級別領導人,進行經驗交流和學習。會議上歐盟的相關專家就破解EU-ETS目前面臨的困境提出建議和想法。

EU:2008~2012年,EU-ETS累計分配配額約1()()億噸,到2012年底多余的配額約為8億噸。促使EU-ETS配額供給過多問題變得較為嚴重的是,企業通過CDM清潔能源機制購買的CER高達17億噸;雖然CER在EU-ETS內部不能像EUA那樣的買賣,但它可以抵扣碳排放15%的功能使其可以代替EUA的抵扣,進而使2012年EU-ETS的配額多出25億噸。CER目前的價格僅為0.3歐元左右,而目前配額價格為3歐元,這導致企業會繼續購買CER用來進行抵扣,從而使EU-ETS的配額繼續維持過剩狀態。根據上述分析,我們認為解決EU-ETS存在問題的措施主要有兩個:

一是推動全球碳交易市場互聯互通,形成以歐洲為中心的全球碳交易體系,使全球碳配額價格趨于一致,避免目前CER價格遠低于EUA價格現象的出現和延續。4月11日這次主題為“通向國際碳市場——國際碳交易的前景”的高級國際研討會就是為形成這一共識而召開的。

二是探索建立配額調整機制。目前我們已向歐盟提出了被稱為折量拍賣(backloading)的臨時性措施,希望將2{)13~2015三年中9億噸配額的拍賣推遲到2019~2020年。同時,我們也在做結構性調整措施的研究,比如提高歐盟2020年減排目標(從現在減排20%提高到減排30%)等。我們非常希望折量拍賣(backloading)能夠得到歐盟的認可,這樣便可為EU-ETS配額調整奠定一個基礎。

折量拍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和EU-ETS配額過剩的困局,但根據EU-ETS的實際狀況,這項措施仍存在需要謹慎考慮的方面:一方面是折量拍賣作用有限。EU-ETS前兩階段配額已成為私人財產,因此折量拍賣對這些配額起不到削減調整作用,9億噸的延緩拍賣只不過將配額過剩對市場的沖擊延遲,而不會真正糾正前兩階段政府在配額分配中犯下的“錯誤”。另一方面是EU-ETS中的期貨交易將受到巨大沖擊。折量拍賣是對EU-ETS交易市場上配額供給的控制對期貨交易價格直接產生影響。如果本次折量拍賣措施通過投票,那么碳配額期貨價格的決定因素中將憑空增加一個權重很大的人為因素,折量拍賣的時間、配額量都將使配額期貨市場變得“撲朔迷離”,這將有違EU-ETS建立無政府干預市場的初衷。由此判斷,折量拍賣這一措施將會引起歐洲議會內部劇烈的討論,其投票結果也更難以捉摸。

歐盟提出的全球統一碳價和折量拍賣,從本質上都是通過控制一定時期配額的供給,來解決配額過多的問題。而會議上,歐盟不斷強調的防止“碳泄漏”,也許是通過控制配額需求緩解配額過多問題的另一條途徑。

EU:在EU-ETS進行過程中,我們發現有部分企業通過轉移產能的形式實現其在歐盟內部的碳減排任務,這種“碳泄漏”問題需要引起我們的關注。因為,這種行為在區域角度來看雖然實現了減排,但從全球的角度來看卻并非如此。目前,歐盟為了防止企業通過轉移產能而形成碳泄漏,引入了碳貿易強度的概念,即對原在本國生產,現轉為進口的進口商品征碳稅。

“碳泄漏”可視為企業縮減自身在一定區域內碳配額需求的行為。企業通過轉移產能,減少在特定區域內的碳排放,從而減少對碳配額的需求。在固定CAP的條件下,碳泄漏多少,碳配額供給就會相對地多余出多少。因此,防止“碳泄漏”一方面有利于全球減排任務的完成,另一方面可以緩解EU-ETS碳配額供給過多的狀況。目前,歐盟沒有提供“碳泄露”的有關數據,因此“碳泄漏”對EU-ETS的影響大小無法判斷。

九、出訪啟示

為期9天的出訪,與30多位專家學者及ETS從業人員的交流學習,讓我們對EU-ETS的設計理念、配額分配、注冊監管、交易規程等方面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所見、所聞、所思的信息量巨大,受到的啟發良多,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十點:

(一)選擇符合自身發展情況和特點的ETS

EU-ETS是一個優點和缺點都很突出的碳排放交易體系。歐盟之所以選擇這個基于歷史基準分配法的碳交易體系,是和其自身發展情況和特點相符合的。首先,歐盟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基本完成工業化和城市化,其經濟增長平緩,產業結構相對穩定。在這種情況下,根據歷史數據外推準確性較高,BAU情境下的基準分配法的有效性較強。其次,一個政策的出臺通常是多方博弈的結果。基于歷史基準分配法有利于保持代際分配的一致性,使企業的持續性生產不會受到影響,容易得到絕大多數行業、企業及國家的支持,在多方博弈中達成共識。

將EU-ETS進行全球推廣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以深圳為例,深圳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經濟總量獲得了較大的提升,2012年GDP突破2000億美元;但與歐盟發達國家相比,深圳經濟結構和能源消耗卻呈現出城鎮化和工業化后期階段的典型特征,其碳排放亦存在快速上升態勢。在這種情況下,運用歷史基準分配法將會限制深圳的發展,這對于深圳、對于類似于深圳的發展中國家或地區都是不公平的。因此,深圳選擇以碳強度下降為目標,只要碳強度下降速度高于經濟增長速度,就可以控制碳排放總量(假設經濟增速為10%,只要碳強度下降目標高于9%,碳排放總量將會下降),實現減排。

(二)采取絕對量和相對量相結合的方式衡量減排成效

減排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條是通過技術進步,以更少的消耗、更低的排放換取更多的產出(通常用碳強度來衡量);一條是緊縮生產,生產少了,消耗自然變少,排放自然降低。在減排初期,企業通過技術進步很容易實現碳排放的減少;隨著減排任務的增加和技術進步的放緩,通過技術進步實現減排的難度將越來越大,當遇到無法逾越的技術瓶頸或達到技術進步的極限時,要實現減排就只能縮減產量。

德國碳交易工作組專家Dr.Lutz yon Meyerinck,專門對“企業減排潛力和成本”進行過研究。發現歐洲企業減排的空間還很大。因此,以技術進步實現減排是歐洲EU-ETS建立的初衷。但實踐證明,歐盟以排放總量下降來衡量減排成效存在失效的情形。2008年,歐盟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經濟放緩,產量縮減,碳排放順利完成減排目標任務。在經濟危機下,碳減排的成效有多少來自于技術進步、有多少來自于產量縮減?無法分辨清楚。

由此可見,以碳排放總量來衡量減排成效,雖然直觀,但有失效的可能。若引入相對指標——碳強度,將可實現對減排屬性(技術進步或產量縮減)的界定。因此,我國在衡量減排成效時,應采取絕對量和相對量相結合的方式。

(三)建立法律允許的配額調整機制

配額分配不僅是碳排放交易市場中最為敏感和最為關鍵的內容,也是碳交易市場運行的基礎和源動力。EU-ETS前兩次對于配額的調整,對整個交易體系都產生了巨大影響。第一階段宣布配額不能跨期,相當于直接削減配額,導致配額價格跌至0元;第二階段提出的折量拍賣,意圖推遲配額拍賣,減少配額的供給。歐盟的這些舉措,表明了配額調整機制的重要性。

深圳“Regulable CapStructureTrade”的模式,在配額分配過程中就引入了配額調整因素。考慮到任何市場都會有市場失靈的情況,為防止市場失靈對整個交易體系造成不良的應響,我們應吸取EU-ETS的教訓,提前建立法律允許的配額調整機制。

(四)建筑和交通亦可納入ETS

目前,發達城市的社會能源消耗比例為:工業能耗占30%,建筑能耗占40%,交通能耗占25%;而深圳社會能源消耗比例為:工業能耗占50%,建筑能耗占25%,交通能耗占20%。這一方面是深圳處于工業化后期階段的特征表現,另一方面也意味著深圳建筑、交通能耗未來擴張空間較大。2005~2010年,深圳工業碳排年均增長2.1%,而建筑和交通碳排年均增幅則分別達9%和14.4%,呈現出工業能耗增長趨勢減緩,建筑和交通能耗增長趨勢加快的局面。可以預見,未來建筑和交通碳排將成為深圳碳排的主體。

EU-ETS并未將建筑和交通納入,只是通過技術手段來限制他們的碳排放,這種做法的減排力度并不一定足夠。試想當企業或個人通過減少能耗降低的建筑碳排、通過減少開車出行獲得的配額可以通過碳交易市場獲得回報時,市場之手推動這兩方面的減排效果也許更佳。

(五)對“碳泄漏”問題予以重視

歐盟非常重視“碳泄漏”問題,已采取征收碳稅的措施進行阻止。歐洲有很多企業在中國進行投資,如果相關投資項目存在“碳泄漏”的現象,那么在我國生產的產品在銷往歐洲時將會面臨被征碳稅的局面。

從我國目前開展的碳交易試點工作來看,由于試點僅包括7個省市,并未涵蓋全國,故而可能出現試點省市向非試點地區“碳泄漏”的現象。因此,我國在試點運行開始之前應制定應對“碳泄漏”的方案和舉措。

(六)推進碳交易市場實現多元化

此次出訪讓我們看到,在歐盟成熟的金融市場的影響下,EU-ETS市場從現貨到期貨、期權,從場內交易到場外交易,實現了交易品種的多元化;再加上銀行、金融機構、交易機構、投資者的積極參與,增強了碳交易的流動性;同時,也幫助了企業更好地管理碳資產。

目前,深圳和國內的碳交易市場均處在新興階段,只能進行現貨交易。但我們應該看到碳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發展前景。因此深圳的交易平臺在思考未來的發展道路時,應提前著手碳金融衍生品開發和交易的相關研究工作,推動碳交易市場向多元化演變。

(七)大膽拓寬交易所業務

EU-ETS交易所為私營企業,除按照有關法律要求設置管理和監督部門以外,在交易產品、交易模式和交易規則方面基本沒有限制。例如,EEX可以為會員提供擔保和融資服務,EEX清算公司也屬于交易所所有,交易所開展收費的交易員培訓等。

與他們相比,我國碳交易所為特許經營,在交易產品方面目前只能做現貨,交易模式方面無法采用最有效率的集合競價,交易規則方面必須遵守T+6這種低風險但低流動性的要求,給交易所的市場拓展帶來很大限制。因此,我們可借鑒歐盟的做法,鼓勵交易所開展創新性的服務,增強交易所的功能和活力。

(八)增強碳交易市場的開放性

EU-ETS作為最開放、最具影響力的碳交易市場,不僅實現了與CDM和JI對接,而且還努力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碳排放交易體系進行連接。

鑒于歐盟的經驗,我國碳排放交易市場也要通過逐步與國際市場對接,實現國內、國際市場雙向流動,進而對國際碳交易及其定價擁有話語權。因此,深圳和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從頂層設計就應考慮與國際接軌問題;尤其是在注冊登記薄的設計方面,應采取國際通用的做法,為與國際注冊平臺的互通預留“接口”。

(九)加強監管體系的嚴密性和規范性

嚴密的監管體系是EU-ETS配額分配、交易、履約順利運行的重要保障。全過程的MRV模式,規范的認證標準與核查機構設置令我們印象深刻。

目前,我國國家發改委是全國碳排放的主管部門,各省、市的發改部門負責本地區的碳排放管理工作。隨著碳排放交易市場的建立和發展,碳交易監管的工作規模和管理范圍將不斷擴大,建立一套相對完善的監督管理體系,制定與國際標準相對接的認證標準,確定認可機構并開展核查機構認可,將有利于實現監管體系的嚴密與規范,有利于核查標準的統一與核查結果的互認,為建立全國統一的碳交易市場奠定基礎。

(十)增強企業的減排意識和碳資產管理能力

從EU-ETS配額分配以及對檢測計劃和年度排放報告的審核等方面來看,企業在EU-ETS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其對碳減排責任的認識,對碳交易體系、碳排放檢測和碳資產監管等方面的熟識,是EU-ETS順利運行和實施的前提保障。

深圳自開展碳交易試點工作以來,已對本市企業進行了多輪培訓,但企業在碳資產管理和碳交易體系方面的知識掌握仍顯薄弱。有必要繼續開展系統的、有組織的培訓,提高企業對于碳交易的認知度、接受度和參與度。

十、后記

4月15日晚,深圳考察團結束出訪。在近10個小時的旅程中,考察團的成員似乎意猶未盡,繼續交流著關于EU-ETS的學習心得,同時也都迫切地期待著歐洲議會對折量拍賣措施的投票結果。下飛機后,通過網絡知曉結果,我們沒有意外。這個結果似乎印證了我們對折量拍賣政策的顧慮。EU-ETS未來該如何面對這個局面,折量拍賣是否會再次被提上歐洲議會討論議程,成為一個需要歐盟乃至全球深入思考的問題。

赴歐洲三國考察EU-ETS的出訪收獲頗豐,30多位專家學者及ETS從業人員傳達出的信息量巨大,基本上每一個EU-ETS的設計或運行環節的相關內容都可獨立成文。此篇訪談錄僅是對出訪歐洲三國考察EU-ETS的大致描述,具體詳實的內容將隨后以專題的形式呈現給大家。

此外,考察團要感謝法國駐廣州領事館和德國國際合作公司(GIZ)的精心組織和陪同,如果沒有他們的幫助,我們將無法參觀如此多的機構,也無緣得見如此多的專家。最后,還要感謝接受考察團訪問的機構和參與座談的專家學者及ETs從業人員(名單附后),他們的不吝賜教和耐心答疑讓我們受益匪淺。

考察團成員(按姓氏筆畫排序):

劉洪濤 深圳市政府秘書

吳德林 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

陳志升 深圳排放權交易所董事長

周全紅 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碳交易工作辦公室主任

孟凱 深圳市賽西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

姚威 中廣核風電有限公司財務總監

高紅 深圳市城市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高攀 普天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投資部總經理

郭力軍 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認證認可處副處長

唐杰 深圳市政府副市長

葛興安 深圳排放權交易所副總裁

蔣璨 深圳排放權交易所研發部高級經理

蔡羽 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

訪問機構及專家名單:

(一)歐盟委員會氣候行動總司(EuropeanCommission Direetorale-General for Climate Action)

Ms.Eve Tamme(歐盟委員會氣候行動總司國際碳市場、航空與航海處專家)

Ms.Kelley Kizzier(歐盟委員會氣候行動總司統一注冊處官員)

Mr。Tom vail Lerland(歐盟委員會氣候行動總司戰略和經濟評估處政策分析師)

Ms,vickv Pollard(歐盟委員會氣候行動總司國際碳市場、航空與航海處政策官員)

Mr.DalWOll Kim(歐盟委員會氣候行動總司國際碳市場、航空與航海處韓國委派專家)

(二)歐洲能源交易所(European Energy Exchange,EEX)

Mr.Ekkehard Will(歐洲能源交易所培訓和培育部高級專家)

Dr,wolfgang von Rintelen(歐洲能源交易所法律事務與履約部主任)

Mr.steffen Lobner(歐洲能源交易所產品開發與項目部專家)

(三)德國環境、自然保護與核安全部(FederalMinistry for Environmenl,Nature C()nservation and NIlPlcarSafety,BMU)

Dr.Dirk weinreich(德國環境、自然保護與核安全部EⅡ3處[法律事務、排放交易、氣候保護處]處長)

Mr.Martin Weiss(德國環境、自然保護與核安全部EⅡ3處[法律事務、排放交易、氣候保護處]顧問)

Mrs。Angelika Smuda(德國環境、自然保護與核安全部EⅡ3處[法律事務、排放交易、氣候保護處]顧問)

Mr.Benedikt Gunter(德國環境、自然保護與核安全部EⅡ3處[法律事務、排放交易、氣候保護處]顧問)

Mr.Tobia Hausotter(國際碳行動合作組織[ICAP]項目經理)

(四)德國排放貿易局(Federal EnvironmentAgeney(UBA)German Emissions Trading AuIhority,DEHSt)

Mr.Christoph unden(德國排放貿易局客戶服務與交流處處長)

Mr.Alexander Handke(德國排放貿易局過程與質量控制及收費處研究員)

Mrs.Lisa Buchner(德國排放貿易局報告、國家分配方案和儲備管理處研究員)

Dr.Thomas Schutz(德國排放貿易局中央注冊處處長)

(五)德國應用生態研究所(Institute For AppliPdEcology,Oko-Institut)

Dr.Felix Chr.Matthes(德國應用生態研究所能源與氣候政策部研究員)

(六)德國碳交易工作組(ACE-German EmissionsTrading Group)

Dr.Lutz von Meyerinck(德國碳交易工作組秘書處秘書長)

(七)德國經濟研究所(German Instifute for EeonomitReseBYeh,DIW)

Dr.Karsten NeuhOSS(德國經濟研究所氣候政策部主任)

(八)德國生態研究所(Ecologie Institute)

Dr.Hans-Joachim Ziesing(德國生態研究所高級政策顧問)

(九)蘇伊士集團交易公司(GDF suEz)

Ms.ChristineJuchgan(蘇伊士集團碳交易部負責人)

(十)法國國家開發銀行(CDC climat)

Ms.Anais Debosc(法國國家開發銀行碳交易公司政府顧問部負責人)

(收稿日期:2013-05-20責任編輯:垠喜)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 亚洲手机在线| 尤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青青操国产| 亚洲一区二区无码视频| 中国一级特黄大片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免费看一| 国产精品无码一二三视频| 日韩在线网址| 色偷偷男人的天堂亚洲av|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 91麻豆国产视频|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下载| 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中文字幕1区2区|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另类欧美日韩| 国产麻豆91网在线看| 国产精品伦视频观看免费| 97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精品国产免费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 欧美 日韩综合一区| 亚洲天堂日韩在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 色成人综合| 黄色网页在线播放|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日韩免费视频播播| 欧美伦理一区| 嫩草影院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天堂| 国产91视频免费观看| 日韩无码白| 91青青草视频在线观看的| 日韩精品无码不卡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 麻豆AV网站免费进入| 亚洲精品自拍区在线观看| 97av视频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亚洲黄色高清| 亚洲日本韩在线观看| 2020国产在线视精品在|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线综合精品| 丝袜国产一区| 国产av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 亚洲第一av网站| 美女被操91视频| 91精品专区国产盗摄| 国产麻豆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亚洲成人在线网| 97久久人人超碰国产精品| 亚洲浓毛av| 亚洲a免费| 99视频只有精品| 亚洲精品日产精品乱码不卡|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剧情免费| 亚洲欧美成人影院|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网站|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洲亚洲一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日韩18| 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毛片一区二区在线看| 亚洲欧美人成电影在线观看| 伊人天堂网| 91色在线视频| 久久91精品牛牛|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播放| 毛片在线播放a| 亚洲无码在线午夜电影|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91精选国产大片|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日韩丝袜一二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