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業上的夢想寄托著每個家庭的中國夢,當這個家庭的孩子在學習上出現問題時,一定會牽掛太多人的心。
學習成績差,上課不專心,注意力不集中,對學習沒興趣,沒信心,作業粗心大意,經常出錯。老師認為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的問題。家長認為是孩子貪玩,甚至是多動癥的問題。現代科學研究表明:其實,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為學習障礙所至。所謂學習障礙,簡單說就是不能學習,其顯著特征就是智力正常,但由于聽、說、讀、寫、算等學習能力落后,而導致的成績低下等現象,本質上說是學習成績與智力不匹配。
兒童學習障礙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可能是由于中樞神經機能不良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由于心理或環境等因素造成兒童基本學習技能的失調,具體說就是聽、說、讀、寫、算等技能失調。隨著現代科學研究的發展,大家逐步認識到這些基本技能的形成一方面與個體知覺的發展有直接關系,另一方面也是可以通過特殊教育和特殊訓練方法加以改善的。
南通市博遠少兒智力潛能教育培訓中心負責人——殷偉老師經過十多年的潛心研究和實踐,并結合中外理論及專家的精華,摸索出一套完整的青少年測試訓練方案。這種教育方案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的,具有極強的針對性、獨特性和科學性。
兒童學習障礙的表現是多方面的,不加以區分就無從治療,無法訓練。按學習能力劃分,可以把學習障礙分為視知覺——動作統合障礙,聽知覺學習障礙,閱讀障礙,數學能力障礙及注意力障礙。一般來說判斷兒童學習障礙,需要多學科協作,由專業人士通過教育測試進行診斷。所以學生在進入博遠教育培訓中心課程前,會進行一項系統的能力測試——殷氏推力測試,準確了解其各方面的綜合能力及不足。然后根據青少年能力水平的差異,制定出適合青少年全面發展的學習方案。整個過程就如同中醫會診,中醫在對病人進行“望、聞、問、切”之后,診斷出病因,然后對癥下藥;在5~7天的基礎治療之后,進行復診,醫生再根據這一階段的治療和病人的具體情況,對藥方進行調整;在又一個5~7天的治療后再進行復診,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與治療情況重新開方。循而往復,直至病愈。
殷氏開智教育的教程亦是如此。在經過對學生系統的測試分析之后,針對青少年能力水平的差異和學生具體情況,制定出適合的訓練方案,如同中醫開藥方,首先制定出5~7天的學習訓練方案,在經過一周左右的訓練后,及時地進行“復診”,依據學生適應及訓練情況,對訓練方案進行調整。周而復始,經過六個月的訓練之后,會看到學生入訓前存在的問題逐漸得到糾正與提高。這種教育訓練課程與中醫更為相近的一點便是——對癥下藥,針對的是具體的癥狀,找到癥結之所在,在根本上對學生進行糾正和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正如美國福曼學校的羅普爾所說:學習障礙兒童只是在大腦結構和功能上與其他人稍有不同而已,只要教育者找到了鑰匙,就能把他們帶到任何地方。
曾經在中心培訓過的王聰,入訓時是三年級的學生,玩什么東西都特別靈,家中的電腦、電器都會擺弄。可是一到學習時就像換了個人,寫作業拖拉,寫字經常多一筆少一劃,算數不是忘記寫得數,就是抄錯數字,上課老是搞小動作,東張西望,不注意聽講。媽媽著急,給他請家教也無濟于事。
經過博遠培訓中心的老師測試后發現王聰的智商為100分,屬于優秀。但是其視知覺——動作統合能力只相當于7歲,屬于兒童學習障礙。這樣一個學習能力發展不平衡的兒童要學習三年級的課程,就會遇到視知覺記憶和書寫的困難。這一障礙會妨礙他上課專心聽講,妨礙他對數學豎式題的計算,導致他粗心大意,最終出現了所謂貪玩、懶惰。
對于這種學習障礙的孩子,家長應及時了解學習能力上的弱項,并采取補救措施。經過博遠少兒培訓中心的教師6個月字詞記憶訓練和視知覺——動作統合能力訓練,王聰的這兩項能力達到了現有課程要求,學習大有進步。
王聰的變化足以說明,教育的有效性首先取決于教育內容的針對性。每個學生的素質、才能、知識、個性和興趣等都是有差異的。因人施教、有的放矢,才能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在培訓課程的6個月中,中心不僅安排基礎的訓練課程,還安排了F1賽車、外出游學等多項實踐性訓練,在活動中鍛煉孩子的膽量、視動統合協調能力、思維反應的靈敏度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此外,中心課程還安排了外教課程,外教并不是教授語法、時態等知識,而在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的積極性。教學地點也選在公園、茶館或戶外,讓學生在輕松自在的學習氛圍中獲取知識。同時,在寒暑假期間,還將有針對性的安排夏令營和冬令營活動,讓孩子在游樂中糾正不足,真正做到寓教于樂,提高能力。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享受快樂。
殷氏開智教育——殷氏學習訓練法源自南通市博遠少兒智力潛能教育培訓中心的創辦人殷偉老師。在江蘇省第二屆民間發明創新獎評選中,殷偉老師以其獨創的“開智教育法”喜獲二等獎,并被授予“江蘇省民間優秀發明人”稱號。獨創出的一整套青少年測試及一對一訓練方案,包括極富獨特性的“殷氏推理”、“殷氏學習訓練法”、“殷氏思維訓練法”。
殷偉本是一個擁有10多項發明專利的發明家,源于自身的成長經歷以及培養兒子的深切體會,開始關注并探索興趣教育這一全新領域。在培養兒子殷超的過程中,殷偉更是充分發揮興趣導向,使孩子通過獲得成功體驗來不斷激發興趣,挖掘學習的動力。小學四年級時殷超就獲得第九屆中國專利新技術新產品博覽會金獎。15歲那年,獨立意識和自主性很強的殷超赴英國牛津留學。對兒子教育的成功,引得不少朋友把自家的孩子托付給殷偉,請他幫助拓展思維,殷偉的培訓方式很特別:在卡丁車玩耍的潛移默化中鍛煉了注意力、膽量和協調能力;外語課選在公園、茶館或戶外上,不知不覺中“啞巴英語”開口了;生活豐富多彩了,寫起作文來也自然流流下水。如今,6個孩子全都獲得江蘇省創造發明一等獎,其中一人獲全國金獎,并相繼考取清華、北大、南大等重點院校。
在博遠少兒培訓中心,1000多平方米的整潔空間內,有8名富有經驗的南師大畢業專業老師每天帶著孩子們探索未知的世界,開發自身潛能。他們不會急于求成,培訓內容與語數外無關;他們“功夫在詩外”,學生成績能在短時期內顯著提高;他們更加著眼長遠,學生的道德品格、為人處事、行為習慣都逐步改善。原因何在?“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老師幫助學生挖掘出理解、聯想、創新等諸多潛能,在對發散性思維、逆向思維等手段靈活運用中,達到舉一反三之效果,實現從學習成績到思想狀態的全方位優化。
目前,興趣教育已經為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南通市教育界的知名人士——原南通師院院長易國杰教授在親身體驗了殷氏學習訓練法后認為,殷氏學習法從興趣入手的理念和做法最值得肯定,也是其價值所在。從理論與實踐結合上進行探究,形成系統的教育方式,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開拓智力,取得很好的效果。
市政協原副主席陳振興歸納了殷氏學習法的三點優勢:一是因人施教,二是培育興趣,三是全面發展。在活潑輕松的教學活動中,寓教于樂、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發散性思維能力以及勇敢進取的精神。
正是專家們的肯定,更加堅定了殷偉“做公益、為后代”的理想。隨著到中心來交流的從事基礎教育的老師和學生家長越來越多,殷偉覺得他有必要向社會呼吁,應從理念上改變以往“千人一面”的傳統教學模式,否則孩子將難以適應素質教育的真正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