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7日,新浪發布U幣停止服務公告稱,新浪U幣于2013年1月21日23:00--2013年1月22日6:00進行系統升級,升級期間將停止支付服務。升級后U幣系統將和微幣系統合并,用戶帳戶中的U幣余額將全部等額轉換到微幣帳戶中。
微幣是由新浪微博平臺發行的虛擬貨幣,可用于購買新浪平臺和微博平臺上的虛擬產品和增值服務,微幣和人民幣的比例是1:1。
這是繼去年12月份,新浪支付系統新付通升級為“微博錢包”后,新浪支付系統的進一步整合。
而不久前,新浪宣布對組織架構和業務線進行調整,涉及包括技術、產品、微博、門戶等多個部門,新浪董事長兼CEO曹國偉在內部郵件中稱,自己會“花更多精力管理微博板塊”,這預示著2013年新浪微博將加快商業化進程。
整合支付體系
此次支付體系整合,是將原來的U幣合并到新的微幣系統當中,新浪U幣是在新浪網流通的虛擬貨幣,可用于購買新浪讀書、財經、星座、游戲等產品提供的增值服務。用戶可以通過銀行卡、固定電話、手機、神州行充值卡等方式購買到U幣,官方兌價1U幣=1元人民幣。
當微博成為新浪業務的重中之重后,新浪微幣于2011年第三季度推出,意在新浪微博的商業化考慮。
新浪微博用戶4億多用戶,但其盈利模式一直是困擾新浪的問題。
去年12月28日,新浪CEO曹國偉在2012年終致員工信中宣布了新浪2013年的戰略思考及相關業務和組織架構調整。
“公司決定將目前主要的業務劃分為門戶和微博兩大板塊。”曹國偉在該郵件中稱,“門戶板塊由公司COO杜紅全面負責,向我匯報。我本人會花更多精力管理微博板塊。通過這一調整,我們希望使我們核心業務的定位和架構更加清晰,并在兩大業務板塊之間產生更強的協同效應。”
曹國偉解釋道,2013年,新浪戰略的核心將是“移動為先”,同時需要聚焦核心業務,提升公司整體效率。他稱,“移動為先”需要新浪上下在意識上擁抱移動,在能力上提升對移動的理解,在資源上向移動傾斜;需要打破新浪多年來形成的以終端和職能劃分的網狀的業務和組織架構。
有分析認為,杜紅原本就負責新浪門戶業務,這次只是加強了她的領導力。并且,杜紅在原有新浪營銷責任基礎之上,被賦予門戶業務的技術和運營職責,傳達了銷售職能在新浪門戶業務當中的權重上升;與此同時,作為新浪移動端的核心產品,微博逐漸帶動新浪移動互聯網戰略布局清晰化。
此舉意味著新浪將舉全公司之力豪賭微博產品;新浪將更看好移動業務前景,也實際上把原有移動事業部一分為二融入門戶和微博部門;此外,確定杜紅為門戶業務負責人,總編輯陳彤向杜紅匯報,讓新浪運營主導還是銷售主導之爭有了結論。
對于新浪來說,一直以來最大的問題不是在資本和銷售層面, 而是在產品和運營層面,需要的是產品創新。
微博板塊,原無線事業部移動微博產品和技術團隊,原微博商業化產品和技術團隊并入微博事業部,由公司副總裁王高飛擔任總經理。王高飛將負責微博用戶產品和相應的技術和運營,同時也會負責微博的商業化產品和技術。王高飛向曹國偉匯報。新浪游戲事業部總經理劉運利繼續負責游戲、彩票、讀書等跨平臺、跨終端的個人增值業務,劉運利向曹國偉匯報。
有業內人士認為,曹國偉親自掛帥新浪微博,預示著新浪調整并未結束,新浪微博或有大動作。架構調整后,兩套支付系統的重疊,顯然在效率上大打折扣,重整支付體系、優化虛擬支付環節成為新浪微博商業化的必修課。
加碼微博移動端
新浪今年繼續在微博商業化方面大膽嘗試,包括推出互動精準廣告、企業版微博、社交游戲增值服務,并開發微博錢包以支撐微博電商的發展。目前微博的主要商業化方式依然是廣告,但微博本身的特性決定了展示廣告的空間十分有限,微博貨幣化路徑仍然沒有大的突破。
然而,微博產品的價值,尤其是在移動端的價值,決定了新浪必須堅定不移地繼續投入,去年二季度的財報電話會議上,曹國偉透露新浪微博當年的投入預計將達1.6億美元。那么,“銷售”在門戶業務中的重要性提升,意味著要加大對門戶業務商業化的力度,從而有能力更好地為微博業務投入提供資金上的支撐。
新浪無線部門傳統上包括了sp、wap業務,但這些并非真正意義上的移動互聯網產品,真正打開新浪移動互聯網大門的是微博,而主導微博產品移動端開發運營的一直是新浪無線部門。
此前,王高飛負責的無線事業部某種程度和彭少彬負責的微博業務相重疊,微博網頁版由彭少彬負責,微博手機端則在無線事業部。此次調整將微博產品技術及運營職責交由無線業務副總裁王高飛負責,體現了移動端發展是新浪微博2013年的策略重點。調整后,彭少彬被調至產品創新部門,而將微博產品技術及運營職責統一交由王高飛負責,在分工上更加清晰。
而新浪微博在用戶數的增長上已經看到了天花板,因此商業化會成為新浪微博接下來最核心的工作。新浪微博目前有大量的流量來自移動設備,因此移動端微博的商業化也應該成為重中之重。
據i美股分析稱,新浪之所以如此看重微博移動端的發展,在于新浪微博用戶從PC端向移動端轉移的趨勢明顯,目前約有72%的用戶從移動端登錄微博,而且這種趨勢仍在延續,微博已經是一款成功的移動互聯網入口級產品,當用戶所花費的時間逐漸轉向移動終端,移動端微博的潛在價值很可能將遠遠大于PC端,那么,將原無線事業部移動微博產品技術團隊并入微博事業部的調整,再自然不過。
目前,微信是微博在移動終端社交產品的重要競爭對手,雖然二者的產品邏輯并不相同,但微信在社交產品上逐步添加本地服務、公眾賬號等功能,贏得了更多用戶時間,用戶在微信花費的時間越長,必然影響到其花費在微博上的時間。新浪此次調整明確了微博移動端的重要性,微博未來的開發重點也將向移動端轉移,以更好的產品和服務抗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