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個周五的晚上6點半,加州卡爾弗城索尼電影工作室的一間會議室里,這6位業界最有名的投資者匯聚在此,他們分別是房地產大亨和柯克倫集團創始人Barbara Corcoran,身價超過10億的商人、達拉斯小牛隊老板Mark Cuban,“QVC購物頻道女王”、100多項專利產品的所有權者Lori Greiner,價值1.25億的科技公司Herjavec集團創始人Robert Herjavec,全球時尚品牌FUBU創始人兼CEO Daymond John,以及常在幾檔商業電視節目中露臉的O’Leary基金董事長Kevin O’Leary。他們身著T恤,智能手機統統關著,剛剛結束了一整天的錄影。
在《創智贏家》這檔ABC推出的真人秀中,上述6個人物的身份是投資人,你可以將他們稱之為“大鯊魚”(意即“強勢的、腰纏萬貫的投資家”)。《創智贏家》獲得了2012年美國艾美獎的提名,它講述了一群缺錢的企業主以及需要融資的創業者(wantrepreneurs)懷揣夢想,試圖說服這些投資家給他們資金、專業指導以及人脈資源。
當創業者的項目被否時,會議室布景地的地板上會出現流血、流汗、夢想破滅等凄慘景象的鏡頭。不過對于6位投資家來說,他們也處于成敗關頭。截至第3季播出結束,他們承諾投資的項目總投資額超過了1500萬美元,這些都得他們自掏腰包。盡管一些項目夭折于播出之前,但成功案例還是很多的。上一季中Greiner投資了一家名為ReadeRest的老花鏡磁鐵托架制造公司。她鼓勵創始人走出車庫大干一場。結果不出半年,這款產品發展為從《創智贏家》節目中獲得創業資金的最成功的公司,通過沃爾瑪、QVC以及其他零售商的分銷,銷售額超過350萬美元。
美國人永遠不知足。ABC現在將《創智贏家》的播出時間調整到周五晚上9點,節目集數從第一季的13集上升到第四季的24集。9月14日,第四季首映式創下單集觀眾人數最多記錄,共有640萬觀眾觀看了此集節目。而且,據Nielsen報道,該集還是晚間最受矚目的節目。
而這些投資家本身也成為節目制勝法寶。O’Leary 宣稱,《創智贏家》的性質本身就是一家風投,相比其他風投,它給觀眾留下的印象更為深刻。“大部分風投里充斥著MBA畢業的分析師,他們分析各種項目,卻沒開過公司。而我們擁有大量現金,來自不同行業,都有創辦公司的經歷。”
我們請這些投資家與我們一起分享他們的經歷,以及他們對未來創業精神的愿景和看法。與往常一樣,這次討論的氣氛很熱烈。
Q:自稱創業者的人中,有的很不錯,有的很差勁,有的很瘋狂。你們怎么區分這魚龍混雜的群體?
O’Leary:我眼中的創業者是“為了追求自由而甘愿承擔風險的人”。
Herjavec:創業者應充滿激情地創造偉大的產品,同時掙得缽滿盆滿。
John:創業者始終激勵或驅動自己去追求他們認為能成功的東西。他們不會輕易放棄,而會不斷嘗試,直到柳暗花明。
Greiner:我也覺得創業精神就是驅動力。現在創業者更愿意每周工作80小時,而不是40小時。
Corcoran:我認為他們將自由看得高于一切。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生意忙碌。你能想象為別人工作是什么概念嗎?
Herjavec:我不知道。我做生意的唯一原因是有個家伙炒了我的魷魚,而我又無法及時地找到一份工作以支付房貸。我不想讓人們覺得我們是因為冠冕堂皇的理由才想去創業。我想人們有時做這件事是因為別無選擇。
Cuban:你可以用多種方式解釋,但我認為歸根結底這不過是發現了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然后努力把它做到極致。你可能對很多事情都有激情,但并不意味著你的力氣使對了地方。當然通常情況下你會發現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收獲越多樂趣越多。而樂趣越多,你在工作中越渾然不覺。在不知不覺中,你便“更上一層樓”了。
Q:你們如何判斷節目中選手所展示的項目就是真正值得投資的呢?
Herjavec:我們6個很少會取得一致意見,但我們都能很快發現爛點子或是不良商人。如果你賣的東西中存在問題或未告以實情,我們會發現。
Corcoran:我想大家都見過某人回來找你的場景。如果我們拼命損他、叫他離開,他卻一次又一次再來找我們,那么他就贏得了我們的尊敬。這樣,這個項目的投資差不多就算成功了。
O’Leary:我認為人們過于強調個人的重要性了,其實理念和所面對的市場才是他們真正應當重點考慮的。
Herjavec:凱文,這真是荒謬!任何情況下都是人為因素更有決定意義。在目前的經濟社會中,更得強調人的重要性。
O’Leary:在目前的經濟社會中,如果你發現市場在不斷發展、產品又很棒,你可以隨時將能力弱的管理層換成能力強的管理層。而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你可以創建一只積極主動、表現不賴的團隊,可是他們卻沒有為公司帶來成長與收入。
John:即便如此,還是人為因素更重要,因為找到合適團隊的任務落在創始人身上。
O’Leary:聽著,即使你不贊成這一點,但它仍然是真理。超過半數的生意成敗取決于產品和市場。最近已經有很多優秀的公司高管都把自己的公司搞砸了。
Corcoran:還記得Tiffany和她的大象藥物分配機嗎?她對業務一無所知,但在業務頹靡的時候她做了什么事情?她發明了一種新產品。
Cuban:很多人能從絕望中振作起來。
Corcoran:我想說的是她對自己也進行了“重新改造”。這個產品本身并沒有我們期待中的那么好,不過她徹底顛覆了自己原先的認知世界,之后又發明了其它產品。
O’Leary:這個例子說明產品害苦了她。
Corcoran:不,這個例子說明創業者通過產品克服了問題。
O’Leary:如果以前知道這種大象灌腸劑市場是如此慘淡,你應該不會對它進行投資。
Corcoran:這不重要,我是對她這個人進行投資。當然,是因為她高調而強有力的宣傳。
Q:現在來談談那些不斷成長的市場和優秀的產品吧,你們認為目前出現了哪些趨勢?
Corcoran:眾包業務。我投資的初創企業中,有兩家正在做眾包業務。其中一個項目是由我和Mark(自行車制造商Villy Customs老板)合伙來做的。
Cuban:還有眾籌。今天在節目中有位女士在為錢流淚!我問她有沒有上過Kickstarter網站?她讀了MBA,卻對Kickstarter一無所知,這真是令人驚訝。現在很多方面都發生了巨變,其中之一就是技術服務型公司的啟動成本已經降到10年前的1%了。
O’Leary:不過這也意味著市場競爭程度提高了。
Cuban:嗯,但也不盡然,如果你具有創新精神的話。以前如果要啟動任何與技術有關的業務,你必須配置服務器、招募程序員。但現在有了云技術,只要一部電話、一臺筆記本,開通了寬帶連接并且向某個服務提供商訂購相關服務,你就擁有了一家企業。因此,任何人都可以憑借想出來的一個點子進行創新,花費不到1000美元,便可以創辦一家新奇獨特的企業。
Greiner:我覺得最有趣的趨勢是人們買東西的方式正在發生改變。以前人們需要在零售店里對物品進行觸摸、感覺或仔細檢查。但是根據QVC的網上銷售情況顯示,在過去10年里,網上交易金額與業務總收入由從前的5%~10%上升到現在的40%。我預測在未來一年內,這個比率將超過50%。
Corcoran:由于社交媒體的作用,出現了個性驅動的品牌效應。如果你的品牌展現了鮮明的個性,社交媒體便會對你的品牌進行推動。面包品牌Daisy Cakes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Greiner:隨著社交媒體的出現,廣告傳播方式也正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如果你頭腦精明,有優秀的團隊,有重點關注的業務領域,接下來你很快就能向公眾推廣你的品牌和產品。如果這些信息能達到病毒式傳播的效果,你就獲得了比你夢寐以求在電視上登的一則廣告還要多得多的知名度,而且是零成本。
Herjavec:另一個趨勢是富于個性色彩的大批量定制服務出現。你可以買到刻上你的名字的跑鞋,幾乎所有大批量生產的產品都可以進行個性化設計。
Cuban:還有一個趨勢,軟件在全球的地位日益重要。無論你身在何處,如果可以使用軟件、智能系統或輸入數據,便可減少用工成本。最好的例子是蘋果專賣店,如果有人走上來問你需要什么,接著使用Square系統刷你的信用卡,然后你就可以離開,不需要其他機構的服務。
Corcoran:這可能是一個很小的變化。但我看到了很多交換服務。我的一名律師就正在用他的法律服務來獲取對其進行免費宣傳的服務。
Herjavec:政府對此是如何收稅的?
Corcoran:我認為政府對此并沒有起太大的作用。我不是在要求什么。我所知道的是這項工作快完成了,而且成本很低。(注:IRS(美國國稅局)強制性規定,通過交換方式接收的商品或勞務的一般市場價值也應當申報收入。)
在節目上的風格
John:我的風格是這樣的,“嘿,你在做什么?你想讓我為你工作嗎?”而Cuban的做法是,“我真的真的真的需要你一周內把400個小時集中在這事上。”
Cuban:可不止一周!
John:(扮作競爭者狀)“但我有一個孩子。”(扮作Cuban)“好了,把這個小混蛋賣了吧,因為你每天都要工作。”
Cuban:你想說什么?
John:(扮作Cuban)“因為你沒有做出承諾。”然后克羅地亞人的靈魂領袖Herjavec會說,“就算我和一些急于離開的‘鼠輩’在一起的時候,也沒有向他們借過錢。我從來沒向任何人借過錢,因為還得還錢(太麻煩)。”
O’Leary:(扮作Herjavec)“我把‘鼠輩’吃了。”
John:而且這個家伙(指向O’Leary),只要他卯足了勁兒決定大干一場,會跟你要4000%的版稅,而且算作意外開支。不管他是否打算做你這筆生意,都會對著你罵各種難聽的話,讓你下不了臺。如果你最后和他做這筆生意,他便會說,“現在就開始干吧。”至于Greiner,當然是這樣的,“我要馬上給你寫張支票……這是我的電子郵件,這是我的支票。你是英雄還是狗熊?在大多數時間里,你只是一個狗熊。”
O’Leary:看看此時如果你碰到了我們會怎樣?
那些瘋狂的點子
Q:那些最讓人記憶猶新的項目現狀如何?你覺得好還是不好?
John:讓我生氣的是一個靠畫貓來維持生計的男人。我拒絕在電視上與一個畫貓的男人爭執,不過我挺想念他,并且仍然想和他一起做些事情。(注:在2012年1月播放的一集節目中,Cuban是對Steve Gadline的在線貓咪系列漫畫公司進行投資的唯一大佬。)
Corcoran:我可以一股腦說出一連串奇聞趣事來。有減肥功效的唇膏、能改善睡眠質量的牙膏,還有一位性格古怪的工程師,他向我們發誓說他一直在做的工作是把海水變成純金,問我們是否能給他投資100萬美元建造一座塔樓。
Cuban:得100萬美元以上。
Herjavec:還記得那個頭戴手機的家伙嗎?未來你就不用購買手機了,你只用在自己身上安裝一部就行了。
Corcoran:如果手機發生故障,你必須對整個設備做外科手術,拿出身體然后更換電池。你們還記得吧,當時我們沒有人想去外面上廁所。我們都怕他。
John:是的,因為他看起來就像期待給人做手術的樣子。
O’Leary:平心而論,那個聲稱把海水轉換為金子的家伙后來在零食間外面說,要是這檔節目早播出100年,他將制成一種液體,內含糖蜜以及用咖啡因制成的氣泡,那么我們都會給他的項目亮“綠燈”。他說的正是可口可樂。實際上最有趣的想法總是那些最古怪的人整出來的。
Herjavec:是的。今天看來不可思議的東西,幾年之后或許就是一種輝煌的產品或服務。
Cuban: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我們一直在網絡視頻門戶網站Broadcast.com做流媒體業務,每個人都告訴我們,“你們是一群大笨蛋,因為有無線電。”最佳項目或許就是從那些人們覺得過于瘋狂的項目演變而來的。
Corcoran:也許在技術領域確實如此。但對于其他那些我們一直能看到的產品呢?得了吧。那些瘋狂創意真的就是“瘋子干的工作”。
O’Leary: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創智贏家》這個平臺對于我們所看的東西保持一種局外人的態度,因此我們能看到很多東西。
Q:為什么這會成為《創智贏家》的態度?
Herjavec:它向你顯示了現有經濟的能量。人們不斷推出各種奇思妙想。我認為我們正在向觀眾展示一點——不管來自何方,你們都有能力做到這些。很多人認為成立公司必須接受過正確的教育、擁有正確的背景,但現實的情況并非如此。
O’Leary:沒人有權利獨占好點子。
Corcoran:一些最差的演講,是由那些大談奇幻、上過商學院的創業者所發表的。
John:這并不意味著你不該接受教育,只是別把教育當成你最大的挑戰。你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學習。
Q:哪些內容你們想多看些?
O’Leary:我喜歡那些已有現金流的普通項目,比如茶葉銷售公司。
現在美國的現實是銀行不再為中小型企業提供援助資金了。我不在乎別人說什么。現在做傳統的資產負債表相關的保理業務機會很多,而且能帶來很高的盈利。
Cuban:哎呀,把它記錄下來,人力資產(“血汗股份”)是最好的資產。當你從別人那里拿錢時,你得受限于人。當你從銀行借錢,如果你無法還錢,他們就會“收拾”你。他們不會說,“嗯,我喜歡Kevin,我要放他一馬。”當談到啟動或運行公司時,人們想到的總是關系與資金,但事實上大多數公司的失敗原因不是缺乏資金,而且缺少人才。
Corcoran:在這個節目上,哪些是我想多看的呢?十足的怪人,這種角色多多益善。當你在現場一坐幾個小時,你需要節目的娛樂性。你們至少想每天多看一集這樣的內容,對不對?
O’Leary:是的,我們就是那么做的。
譯|李桂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