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談月色舊藏畫尼文信《山水冊》

2013-01-01 00:00:00陳志云
收藏·拍賣 2013年2期

文信是清道光年間廣州檀度庵尼,她擅長詩文繪畫,一時為文人所重,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她的畫名逐漸湮沒于歷史長河中而鮮為人知。她的作品存世極少,廣州藝術博物院藏有她的《山水冊》。該冊原為文信再傳弟子談月色舊藏。它不單是一件極為難得的文信繪畫精品,冊上還有趙藩、高燮、楊天驥、簡經綸、黃賓虹、何藻翔等多位文化名人的題跋和印章。它見證了蔡守談月色伉儷與諸家的友誼,對于梳理近現代文化名人的藝術活動亦具有相當的文獻價值。

文信生平

文信是清道光年間廣州檀度庵尼。檀度庵位于廣州越秀山下清泉街(今在應元路一帶),為廣州四大尼姑庵之一(另外三間為無著、藥師、三明)。該庵是清初三藩之一的平南王尚可喜為女兒出家而建的,歷來香火鼎盛。《檀度庵志》、清代學者金武祥(粟香)(1841~1924)的《海珠邊璅》和汪兆鏞(1861~1939)的《嶺南畫征略》都有文信的相關記載。來自江陰的金武祥可能是第一位撰文介紹這位偉大嶺南女畫家的學者。金武祥于光緒五年(1879)赴粵,其時離文信辭世年份不遠,他極有可能是從文信的弟子中了解到第一手資料,其可信度極高。成書于1927年的《嶺南畫征略》關于文信的記載較為簡單,資料來源也是金武祥的《海珠邊璅》。

惜筆者暫未能找到《檀度庵志》和《海珠邊璅》這兩份重要的歷史文獻,可幸的是廣州藝術博物院(以下簡稱“藝博院”)藏文信《山水冊》上有近代著名學者趙藩(1851~1927)抄錄的《檀度庵志》和《海珠邊璅》關于文信的相關資料,為我們留下了重要的信息。

趙藩題跋分兩部分,第一部分寫于壬戌年大雪節(1922年12月8日),內容如下:

比丘尼文信名芳,俗姓劉,為某方伯歌姬所生。姬固姑蘇名妓,聲色雙絕,故芳生而麗質,亦工度曲。年才十三,方伯逝世,母女輒被嫡室逐出,備極寒苦,相依為活。亡何姬亦愁病而歿,芳益孤零,遂祝發于檀度庵。佛事之余仍攻書史,稍長,略解詩詞,書法亦工穩;畫學荊洪谷,筆頗明秀。禪房雅潔,文玩多俊物,喜作文殊眉,與文人談藝,人儗以夢窗之于藕花洲尼。有名士某為法曲獻仙音十闋贈之,芳雖愛其才而守身如玉。三十后即閉關,不復為文字,猶時以畫自遣,更學石濤,極蒼莽之致,顧秘不示人,是以流傳絕妙云。

右錄金粟香《海珠邊璅》一則。

石禪老人趙藩壬戊大雪節書于昆明九龍池上圖書館之樸學齋。

印章:“趙砎堪”(朱文長方印)、“趙石禪”(朱文方印)、“如來弟子”(朱文方印)。

趙藩于壬成年十一月廿八日(1923年1月14日)再書,內容如下:

按庵志,芳生于道光乙酉十一月十三日,圓寂于同治癸酉六月九日。有手寫唐詩類鈔四卷、曲譜一卷、雜記一卷,多識書畫文玩之屬,今皆在古溶篋衍。溶為芳后進,亦早歸檀度庵,亦能詩畫,以遭時難感知己,遂還初服,歸寒瓊居士,此則與芳同而不同者。古溶寄芳觀瀑長幅為蚤歲作,此小冊六葉為晚歲作,乞我加墨,為分題而還之。古溶復撿得芳所寫檀度盒后山之景小口,郵以餉我,巒樹屋廬,荒寒寥閱,如睹芳之生世,尤令人嘆想不置也。壬戌十一月廿有八日,石禪老人再書。

印章:“趙藩”(朱文長方印)、“介盒”(朱文方印)。上還有談月色藏印:“舊時月色堪藏”(朱文長方印)和“頤園”(白文長方印)。

據趙藩抄錄的《檀度庵志》和《海珠邊璅》所載:文信生于道光乙酉十一月十三日(1825年12月22日),圓寂于同治癸酉六月九日(1873年7月3日),俗姓劉,名芳。其父是廣州某方伯(布政使),其母是方伯歌姬,聲色雙絕,故劉芳亦天生麗質,善度曲。但在劉芳十三歲時,父親就去世了,母女倆隨即被嫡室逐出家門,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不久,劉芳母因愁病而逝,從此劉芳孤苦無依,遂入檀度庵為尼,法號“文信”。文信早年曾受過良好的啟蒙教育,佛事之余攻書史,詩詞、書法、繪畫。有手書《唐詩類鈔》四卷、《曲譜》一卷、《雜記》一卷。文信常與當時文人談藝,人們比擬為宋代吳文英(夢窗)與藕花洲尼。當時,有一名士傾慕文信,為法曲獻仙音十闋贈之,文信雖愛其才而守身如玉。文信三十歲后即閉關,不復為文字,只以繪畫自遣。畫學荊浩(洪谷),筆頗明秀;后學石濤,極蒼莽之致,但作品秘不示人,所以流傳絕少,知者亦不多。文信傳世的書畫文玩多歸再傳弟子談月色。

文信《山水冊》考釋

廣州藝術博物院藏文信《山水冊》(編號B2:4523)(圖1-14),為蝴蝶裝,凡16開,其中畫頁6開(紙本設色,尺寸:縱15厘米,橫23,3厘米)。原為文信再傳弟子談月色舊藏,后輾轉到了著名收藏家容庚手中,再由容氏捐贈給廣州美術館(現為廣州藝術博物院)該冊從未公開發表,鮮為人知。引首有簡經綸題署,畫后有趙藩的題跋,其后還有高燮、何惺常、黃賓虹、朱蘭英等人的題詠,另外,在冊上題署鈐印的還有楊天驥、高隱岑、何藻翔、林桂馨等人。各人題字鈐印的時間并不在同時,而是蔡守談月色伉儷在不同時期分別請好友鑒賞和題詠,時間集中在1917~1929年間。

該冊畫頁上沒有落款,每頁均有文信印鑒:“芳文信”(白文方印)。畫上的題字均為趙藩所題,內容如下:

畫頁一(圖2):“如遇虬髯紅拂英雄兒女惟具眼人識之。石禪。”印章:“趙石禪”(朱文方印)。

畫頁二(圖3):“李廣以為虎也,老子其猶龍乎。石禪題識。”印章:“趙石禪”(朱文方印)。

畫頁三(圖4):“楊柳千條盡向西。唐人詩意。石禪。”印章:“趙石禪”(朱文方印)。

畫頁四(圖5):“生氣勃勃,頑耶?靈耶!石禪。”印章:“趙石禪”(朱文方印)。

畫頁五(圖6):“漁洋老人謂江行看晚霞最是妙景,吾曾于蒜山瓜步間親領略之,惜無定子宮筵歌吾小令也。石禪書于頻雅室。”印章:“趙石禪”(朱文方印)。

畫頁六(圖7):“冒雪行大峨山中時見此景,劇可念也。石禪。古溶藏檀度先德劉芳小畫六紙,意境筆墨彌契石濤,每紙綴言與寒瓊證之。石禪老人識。”印章:“趙石禪”(朱文方印)、“如來弟子”(朱文方印)、“趙藩”(朱文長方印)。

據趙藩在題跋中所述該冊是文信晚年所作,此時她的技藝已達到隨心所欲的境界。每頁畫取景構圖簡潔隨意,技法卻隨著景致和季節的不同而呈現豐富的變化:江景水墨溶溶,酣暢淋漓i雪景枯筆淡墨,意境荒寒;繪山石時又盡得清湘筆墨意趣。全冊六幅小景用筆生拙,水暈墨章,清幽淡雅,表現了出家人靜穆的心境,雖是小品,但氣魄大,韻味十足,全無脂粉氣。

該冊所體現的藝術風格印證了《海珠邊璅》的說法,即“畫學荊洪谷,筆頗明秀”,“更學石濤,極蒼莽之致”。文信早年師承何人由于文獻匱乏現已難以考證。從現存畫作判斷她主要還是私淑石濤(圖15)。

在乾嘉時期,石濤的畫風曾對嶺南著名山水畫家黎簡(1747~1799)和謝蘭生(1760~1831)產生過深刻的影響。黎、謝二人對嶺南山水畫壇可謂舉足輕重,在他們的帶動下,石濤的畫風漸為嶺南畫人所熟悉。文信的足跡不限于嶺南,她經常云游四方,見聞廣博,所以較一般閨秀有更廣闊的視野和胸襟。江南應是她經常云游之處,因為這里本是她母親的故鄉,熟悉的鄉音和風土人情會使文信倍感親切。江浙一帶亦是石濤畫風最盛行的地區,文信在云游江南時應不乏機會觀摩到石濤的真跡。

在“四王”畫風盛行的時代,文信獨尊石濤畫風的藝術取向無疑是非常另類的。文信的藝術選擇其實與她的個人際遇有極大的關系。她身世飄零,際遇坎坷,思想深具悲劇意識。她對石濤藝術的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為她對石濤悲慘身世和孤獨心境的感同身受。礙于女性身份,她與主流文化圈比較疏離,所以她也不太受當時主流審美標準的束縛,“四王”畫風對其影響甚少。她天賦極高,幾乎是無師自通,從其生拙的用筆看來,她似乎沒有受過很系統的技巧訓練,不過這反而使她不像男性畫家那樣被當時程式化的筆墨技巧拘牽。她自由暢快、不拘成法,甚至帶有兒童般稚拙的筆墨能表現出更主觀的情緒。這套《山水冊》,乍一看像初學畫者的作品,構圖漫不經心,用筆生拙,水墨又似過分淋漓,但細細品味又覺意境空靈,韻味雋永,猶如一曲天籟,自然平淡,純厚古樸,出塵脫俗,能蕩盡觀者心中一切塵俗。這正是畫家一意追求大巧若拙、返璞歸真的藝術境界,亦是一種通過對自然的直觀把握從而達到對生命體悟的“禪”的境界。這也正是著名畫家黃賓虹對她贊賞有加的原因。(有關黃氏對文信的評價在下文詳述)

可能是緣于孤傲的性格,或是因為其他的原因,文信的作品一直秘不示人,故而知者不多。文信離世后,其作品主要集中在弟子手中,上世紀初時已有一些作品流散出庵,文信的畫藝也逐漸為人所識。如黃般若(1901~1968)編的《名書畫集》將文信歸入歷代名畫家之列,當中收錄了文信的《江亭春樹圖》。著名歷史學家、收藏家簡又文(1896~1978)也藏有文信《山水軸》(現藏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上有收藏家葉次周(1875~1952)的題跋,他評該作品“滌然意遠,無一點塵犯其筆端,至可寶也”。后來,在文信的再傳弟子談月色的大力推介下,她的藝術得到了趙藩、黃賓虹、高燮等文化名人的高度評價。

談月色(1891~1976),是現代嶺南著名女書畫篆刻家。原名古溶,又名溶溶,字月色,后以字行,廣東順德龍山鄉人。幼年在廣州清泉街檀度庵寄養,15歲削發為尼,法號“悟定”。她稟性穎慧,對藝術頗有天分,深得師父的喜愛。月色本以為自己會在佛門度過一生,但在26歲時(1917)卻遇到了改變一生的人——南社名士蔡守。1922年(壬戌)二月十二日,在蔡守好友高天梅(1877~1925)、程大璋(1873~1925)等人的撮合下,蔡守納月色為妾。從此,月色一直陪伴在蔡守身邊,夫妻鶼鰈情深。

談月色歸蔡守后,夫婦常將珍藏的文信畫作與同好欣賞,藉此文信聲名便在夫婦的社交圈中廣泛傳播開去。該冊上就有蔡守夫婦多位好友的題詠,時間大致在1917-1929年間。通過這個冊子,我們可以了解到上世紀初文藝界對文信藝術的相關評價,以及蔡守夫婦與當時文化人交往的情況。

諸家對文信的評價及蔡守談月色與諸家的交誼

(一)簡經綸

該冊引首是著名書法篆刻家簡經綸(1888~1950)的篆書題署:“比丘尼文信山水冊。”印章:“多福”(白文長方印)、“千石樓”(白文方印)。(圖1)

簡經綸在該冊上題署的時間大致在1917~1920年間,其時,簡經綸與蔡守均參加了護法運動,簡經綸當時是大元帥府參議。談月色曾問學于他。

(二)趙藩

趙藩除了給冊子題跋和在畫上題款(見上文)外,他還題詩一首,表達了對文信命運的感慨和人品才藝的贊賞(圖10):

冰檗光陰苦不搘,一庵檀度托棲遲。朱門警夢銜親恨,白業皈心仗佛慈。明瀞曉奩洪谷子,蒼涼老筆石濤師,韻香卞賽猶難擬,此是含貞玉雪姿。再題一詩乞寒瓊古溶同正。石禪又墨。

印章:“小鷗波館詞草”(朱文長方印)、“雙堪觀音”(朱文方印)。

趙藩的詩中對文信的身世寄予了無限的同情,又點出了她的藝術淵源,并將她與經歷相似的明末清初江南歌伎卞賽相比較,在趙藩看來即便像卞賽這樣才貌雙全的絕世佳人,也比不上文信的“含貞玉雪姿”。

趙藩的題跋“書于昆明九龍池上圖書館之樸學齋”。那么文信的《山水冊》是如何到了趙藩的手中?蔡守談月色與趙藩又是訂交于何時?

據談月色回憶:“1917年,李根源到廣東為督辦,邀請蔡守為秘書長。趙藩為廣東交通部長,又請蔡守為秘書長。楊永泰為財政部長,又請蔡守為顧問。”(談月色:《我所知道的南社》,栽《江蘇文史資料選輯》,第8輯,203頁,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2)由于談月色是蔡守的夫人,所以一些學者就采用了談氏的說法,但談氏的說法與史實是有出入的。首先,蔡守與趙藩訂交的時間不可能早于1918年。據《護法與護法軍政府史料》記載趙藩赴粵參加護法運動的確切時間是1918年。又據《趙藩年譜》記載民國六年(1917)趙藩赴四川幫助唐繼堯疏解困局。由此可見,趙藩不可能在1917年赴粵。而另一位關鍵人物李根源(趙藩的學生)赴粵參加護法運動的時間也在1918年。據《李根源年譜》載:民國七年(1918)“一月,受岑春煊之邀,起程南下。”談月色文中提到蔡守所擔任的職務筆者在軍政府任職名單中沒有找到,但李根源在《雪生年錄》中曾公布其幕僚名單,其中有鄧爾雅、蔡守、盧鑄等。證明蔡守所任職務屬于私人幕僚性質,入幕時間大約在1918~1920年間。蔡守與趙藩訂交應是通過了李根源的關系,時間應在1918年。

趙藩從民國七年(1918)九月赴粵,至民國九年(1920)十月十日因政見不合辭職回昆明,這一段時間雖然不算很長,卻與粵社中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據《趙藩年譜》1920年條目載:“廣州南社諸君壽蘇,和趙藩舊韻遠寄昆明,趙藩感和,詩見《壽蘇集》。”1921年條目又載:“春,南社諸君強趙藩和舊韻,時趙方悼亡又感時政勉和詩四首。見《壽蘇集》。”年譜提到的“南社”其實是指南社廣東分社,又稱“粵社”。當時主持粵社的是蔡守和鄧爾雅。趙藩回云南后仍與粵社中人保持通信聯系,蔡守談月色夫婦常郵寄畫作請趙藩鑒賞。這就解釋了為什么趙藩為文信《山水冊》題跋的地點是在昆明。這個冊子就成了他們友誼綿綿的見證。

(三)楊天驥

第十一頁(圖1 6)上有著名書法篆刻家楊天驥(1882—1958,字千里)題署:“吳江楊天驥千里觀。”印章“千里”(朱文方印)。

楊天驥在該冊上題署的時間大致在1918-1923年間。1917年夏秋之交楊天驥響應孫中山號召赴廣州擔任護法國會參議員,并于1919年參加中國國民黨。同一時間,赴粵參加非常國會的南社社友還有陳巢南、高天梅、沈鈞儒、俞劍華、秦錫圭、李根源、馬君武、邵元沖、林庚白、葉楚傖、唐群英等,其間作為南社廣東分社的主持,蔡守組織了六次禺樓觴詠。楊天驥與蔡守談月色很有可能訂交于此時。

(四)高燮

第十三頁(圖11)上有南社耆宿高燮(1878~1958)于癸亥年(1923)冬季題的一首詞:

是何意境,眼底煙云無定,莽平沙。曠野誰家笛,邊關何處笳。荒寒峨嶺雪,艷冶蒜山露。更作千條柳,受風斜。

皈依經卷,法曲仙音空獻,渺渺期。麗質虔參佛,孤情懶畫眉。蒼師洪谷意,妙擅石濤姿。如此丹青手,幾人知。

調寄女冠子兩闋。癸亥冬季閑閑山人高燮題。

印章:“吹萬填詞”(朱文方印)、“葩經室”(朱文長方印)。

高燮不愧為南社耆宿,詩詞高手,他在詞的上闋將文信畫中優美的意境巧妙安排于詞句中,而下闋又凸顯出文信的美麗孤清和高超的畫藝。如此優美的詩詞不單豐富了作品的內涵,亦拓展了鑒賞者的想象空間。從詞中可見,高燮對文信非常欣賞,更發出“如此丹青手,幾人知”的慨嘆。能得到南社耆宿如此贊譽,亦足以證明文信的藝術魅力。

高燮是在什么情況下得以觀賞到文信的作品,筆者暫時還沒能找到相關文獻,筆者推測很可能也是以郵寄的方式。蔡守與高燮兩人早在青年時代就已經結為知交(時間可能早在1905年,其時高與蔡都參加了鄧實、黃節主持的國學保存會)。后來二人都加入了南社。1912年,高燮發起成立國學商兌會,蔡守也是發起人之一。雖然,蔡守居粵多年,但二人仍以郵寄的方式經常詩畫唱酬。(見談月色編《寒瓊遺稿》,17頁)

(五)何惺常

第十四頁(圖12)上有南社湘集社員何惺常于乙丑年(1925)冬季題的一首詩:

夢斷慈鳥欲化煙,佳人末路競逃禪。身經劫后方知命,畫到狂時便是仙。一卷石濤堪共賞,滿胸邱壑為誰填,也曾勘破色空界,笑指莪山蒜嶺巔。乙丑冬初題應寒瓊屬。何惺常。

印章:“惕若”(朱文方印)、“何惺常”(白文方印)。

有關何惺常的生平資料不多,據《南社湘集姓氏錄》載:“何惺常,字惕若,廣東順德人。”何惺常與蔡守、談月色均為南社湘集(南社長沙分社)社員。(欒梅健:《民間的文人雅集——南社研究》,217~218頁,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

(六)何藻翔

畫頁五左上角有何藻翔(1865~1930)的印章:“何藻翔”(朱文長方印)。

何藻翔(1865~1930),初名國炎,一字梅夏,號溥廷,晚號鄒崖逋者,廣東順德人。早年肄業應元書院,光緒十八年(1892)進士,授兵部主事,為官剛正。與康有為交往密切,加入強學會,研究新學。辛亥革命后歸廣州,歷任廣東通志館總纂,學海堂學長等。1920年移居香港。晚年校理東塾遺稿。生平情況見吳天任編著:《何藻翔年譜》,載何藻翔:《鄒崖詩集》,香港:香港大利文具圖書印刷公司,1958。

蔡守一家于1923~1927年客居香港,并參與了香港北山詩社的活動,亦由此與德高望重的何藻翔訂交。北山詩社成立于1924年,聚會地點多在香港富商利希慎1879~1928)的利園北山堂。社友主要有崔伯越、鄧爾雅、潘蘭泉、鄒靜泉、楊輝山、劉伯端、陳菊衣、何冰甫、潘惠疇、何藻翔、蔡哲夫、莫鶴鳴、楊鐵夫等。詩社每周均有雅集,詩文亦有載于民國十五、十六年的南社詩文集。(見《何藻翔年譜》)筆者推斷何藻翔觀賞文信《山水冊》的時間在1924~1927年間。民國十六年(1927)年底何藻翔還為談月色作潤格小引。由此可見蔡守伉儷與何藻翔交情不淺。

(七)高隱岑

畫頁二右下角有一印章“隱岑欣賞”(朱文方印),該印屬于高隱岑(筆者暫未找到蔡守與高隱岑相交的文獻,只能憑借其他的資料作合理推測)。

高隱岑,名學廉,字衍圣,號隱岑,又號韞言、韞岑,祖籍廣東澄海。他是民國香港富商高滿華的第八子。高氏一門雖非書香門第,但喜與文人往還。高學廉喜收藏書畫、古籍。

在蔡守客居香港期間,香港文化界有一件大事,當時富商高隱岑購得東塾遺稿600余冊,并延請多位文化名人參與校書工作。這件文化盛事在不少文獻中都有記載,如《何藻翔年譜》和陳之邁的《陳東塾先生遺著輯印記》。校書經費由莫鶴鳴出資,具體校書工作由何藻翔、崔伯越、鄧爾雅負責,校書地點在利園北山堂。由于參與校書工作的都是蔡守的好友,而校書的地點同時亦是北山詩社雅集聚會的場所,高隱岑又與蔡守好友鄧爾雅、莫鶴鳴、崔伯越等非常熟稔,所以筆者大膽推測蔡守伉儷與高隱岑極有可能在1924~1928年間締交,而文信《山水冊》便成了三人締交的實證。

(八)朱蘭英

第八頁上有印章“蕭山朱蘭英字紉秋連縣林桂馨字月裳二婦人印”(朱文長方印),該印屬于朱蘭英和林桂馨,其治印風格與第十頁上談月色的藏印“舊時月色堪藏”十分相近,極有可能是談月色所制。另外,第十一頁上有印章“朱紉秋”(朱文方印),該印亦屬于朱蘭英。該冊最后一頁上還有朱蘭英手書詞一首(圖14):

莽蒼石樹,虎嘯龍吟何處,最相宜。好句堪呈佛,名圖欲過師。霞光看畹晚,雪片舞參差。正是西風起,柳垂垂。調寄女冠子。高嚴平遺繡紅倚聲,李朱蘭英紉秋手錄。

印章:“朱蘭英”(白文長方印)。

朱蘭英是南社社員。關于朱蘭英的生平資料不多。據《南社社友姓氏錄》載:“朱蘭英,字紉秋,廣東番禺人。”除此之外,還有《南社湘集》第二集《附錄二》“甲子冬香港雅集北山堂坐雨詞十首”一欄,作者中有蕭山朱蘭英(紉秋),可見朱蘭英在1924年至1925年間有參加香港北山詩社的活動。蔡守談月色伉儷都是北山詩社成員,所以很有可能在此時與朱蘭英訂交。朱蘭英在該冊上題詠的時間在1924至1927年間。林桂馨生平待考。

(九)黃賓虹

第十五頁(圖13)上有著名畫家黃賓虹(1865~1955)的題詩:

不愛清湘不可憐(用石濤句),斯人參得畫中禪,無妨摹擬隨庸史,獨有靈襟楮素傳。寒瓊月色同粲。賓虹。

印章:“樸存”(白文方印)。

在冊上題詠的友人中,黃賓虹是與蔡守談月色伉儷交誼最深厚的一位。蔡黃二人從1909年訂交(談月色編《寒瓊遺稿》,民國三十二年),“自此開始,直至1941年蔡守謝世,其間悠悠三十二年,黃賓虹和蔡守的交誼不絕如縷。”(王中秀《黃賓虹年譜》)1911年后蔡守基本在粵活動,但一直與黃賓虹保持書信往來。蔡守是黃氏藝術上的知音,他多次來函索畫,黃氏均慷慨寄贈。蔡守每次途經上海,也必定拜訪黃賓虹。后來,談月色歸蔡守,得夫君力薦拜黃賓虹為師,學習書畫篆刻。(王中秀《黃賓虹年譜》)

1928年9月,黃賓虹赴廣西講學,道出廣州,拜訪蔡守于寓所牟軒。這次兩位老朋友難得相聚一堂,談藝切磋,是何等美事。也正是此次拜訪,黃賓虹得以欣賞到談月色藏的文信作品。雖然黃賓虹的題詩沒有署年份,但筆者比對1928年10月黃賓虹寫的一副篆書七言對聯(現藏廣州藝術博物院),款署的書風與冊上的如出一轍,而且在該年冬月后黃賓虹的款署就發生了變化——“寳”字的“少”部開始簡化。(王中秀《黃賓虹年譜》)鑒于上述材料筆者確信黃賓虹在冊上題詠的時間就是1928年。

作為內行,黃賓虹對文信的評價沒有隨波逐流,他看到文信雖學石濤,但亦已擺脫了石濤的影子,參悟了藝術的真諦,其藝術已進入禪的意境。他對這位女性的胸懷和氣魄深感敬佩,堅信像文信這樣獨標一格的畫家必然經得起歲月的考驗而流傳后世。黃賓虹從這位女畫家身上,敏銳地覺察到了中國畫發展到道成年間正有一股力量要突破清代柔靡甜俗的樊籬,開始朝著更注重表現內在心性的筆墨發展方向。后來黃賓虹在《國畫之民學——八月十五日在上海美術茶會講詞》中又提到“君學美術”和“民學美術”的概念:“君學重在外表,在于迎合人。民學重在精神,在于發揮自己。所以君學的美術,只講外表整齊好看,民學則在骨子里求精神的美,涵而不露,才有深長的意味。”或許,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文信的畫就屬于黃氏所贊賞的“民學美術”的范疇,其內在精神之美正與賓虹老人一直孜孜追求的藝術趣味不謀而合。

文信雖一時為文人所重,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她的畫名逐漸湮沒于歷史長河中。她的作品存世極少,廣州藝術博物院藏的這個《山水冊》其珍貴-性就不言而喻了。它不單是一件極為難得的文信繪畫精品,也見證了蔡守談月色伉儷與諸家的友誼,對于梳理近現代文化名人的文化藝術活動亦具有相當的歷史文獻價值。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尤物| 国产视频 第一页| 欧美a级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视频二区| 九色综合视频网|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综合在线二区| 婷婷色婷婷|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日韩| 全部免费毛片免费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无码视频|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 高清不卡毛片| 国禁国产you女视频网站| 精品国产网站| 精品视频第一页|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播放|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热精品免费| 91精品国产一区自在线拍| 国产性生大片免费观看性欧美| 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高清国产三级囯产AV| jizz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日韩少妇激情一区二区|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欧美国产日产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不卡| 九色综合伊人久久富二代|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免费| 人妻精品全国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亚洲中文无码h在线观看| 成人一区专区在线观看| 免费毛片网站在线观看| 999精品免费视频|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视频一| 亚洲人成网站色7777| 亚洲天堂久久久| 国产精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频这里精品99香蕉久网址|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视频播| 午夜啪啪福利| 欧美色伊人| 国产成人91精品免费网址在线| 欧美天堂在线| 国产一级二级三级毛片| 2020国产在线视精品在| 国产JIZzJIzz视频全部免费| 日韩高清欧美| 久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国产男女免费完整版视频| 2019国产在线| 狠狠做深爱婷婷综合一区| 色综合热无码热国产| 欧美成人h精品网站| 依依成人精品无v国产| 国产a在视频线精品视频下载|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网站| 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网站| 2021国产精品自拍| 国产精品美人久久久久久AV| 国产香蕉97碰碰视频VA碰碰看| 国产乱人激情H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资源在线观看| 91精品情国产情侣高潮对白蜜|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免费|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 91色综合综合热五月激情|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产无码AV| 国产靠逼视频|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三级| 欧洲av毛片| www.91在线播放| 啊嗯不日本网站|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色综合久久无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