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趨勢:流媒體將被計入收視率統計中。
比如,尼爾森在2月份的一次行業會議What Nielsen Measures Committee上宣布了這一決定,將在今年推出一個針對寬帶、Xbox、iPad 等各種視頻獲取方式的收視率調查系統,同時表示希望能在2013年9月,也就是美國的下一個電視季前,為自己旗下23000多戶采樣家庭配備全新的軟硬件收視率統計工具,以支持新的調查系統的順利落地。
在這個新的收視率調查系統中,收視率的定義被擴大,75%的數據是來自傳統電視網絡,如有線電視、衛星電視、空中下載等服務,剩下的將用于統計來自iPad、Xbox 等設備上的視頻觀看數據,這些視頻內容大多來自Youtube、Netflix、Hulu、亞馬遜等流媒體服務商。
收視率一向是衡量電視節目和電視臺地位的重要標準,也是廣告主投放廣告的主要依據。有消息稱,美國每年電視廣告的份額為700億美元,目前仍占據廣告市場頭把交椅。
另一方面,隨著數字時代的變革,網絡視頻快速崛起,越來越多的用戶離開電視,選擇通過互聯網觀看視頻,這對傳統電視收視率造成了一定沖擊。美國互聯網流量監測機構comScore近日發布的“2013年聚焦美國數字未來”報告中指出,2012年有超過1.82億獨立視頻用戶在線觀看了超過387億段視頻。其中,最受人們歡迎的在線視頻觀看平臺依然是谷歌旗下Youtube,而Hulu、Vevo、雅虎和AOL則緊隨其后。
相應的,傳統的收視率定義也受到了不少電視臺和廣告主的質疑。CBS的首席執行官Les Moonves就曾表示,目前很多通過非電視機觀看電視劇的觀眾都在收視率調查中遺漏了,比如在線點播、有線網絡點播等,這要求包括尼爾森在內的類似機構應該改革傳統的調查手段。
尼爾森洞察力、分析和政策高級副總裁帕特·麥克道夫在一封寫給媒體的電子郵件中表示:“為了更好的獲悉家庭中的電視收視率情況,我們做出的這一改變可以關注占據了相當可觀電視收視率的其他電視播出渠道,其中包括擁有電視的家庭通過外部設備接收的視頻流。而且,我們還將繼續同客戶一起持續改善電視收視率的統計方法。”
雖然,尼爾森這次推出的新的收視率調查系統還未在業內達成統一的協議,并不具備約束力,如Netflix通常并不對外公布收視率狀況,但是,作為行業內有資格重新定義收視率的機構,尼爾森這次的舉動基本上預示了收視率調查行業未來發展的方向。
可以看出,重新定義后的收視率調查能提供給電視臺和廣告商更為翔實可靠的數據,影響電視臺、視頻內容提供商、網絡視頻服務商等的業務內容和生存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消減了電視和視頻網站之間的壁壘,并重新定義電視的未來。
對于智能電視廠商來說,尼爾森收視率統計辦法既敲響了一記警鐘,也帶來了思考的機遇。隨著未來“電視”用戶的需求或習慣的變化,這個行業也會發生變化。對于有創新能力的企業來說,有環境的變化,就是機會。對于想成為創新品牌的企業來說,就是一種推動力,雖然挑戰更大。
目前,智能電視廠商雖然也在積極推出智能電視等產品,但是顯然還需以更大力度研究未來。未來是什么樣子呢?似乎只有踏實下來研究人,才會有答案,抑或定有答案,雖然都是階段性的。階段性,就是歷史。未來,就是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