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把臉當馬路一樣反復清潔,或者從早到晚涂防曬霜不停歇,甚至沒到夏天就成了“控油專業戶”……其實,護膚不必如此較勁。當你專注于不正確的護膚方法時,結果只會傷害肌膚。
較勁癥狀一:貪圖清潔
翟文:我習慣使用泡沫豐富的洗面奶,用沒有泡沫的洗面奶總覺得臉洗不干凈。我鼻子上有黑頭,為此總想選擇有顆粒的洗面奶,把顆粒放在鼻子上輕揉感覺很爽。在電視上看到潔面儀后,我就買來使用,我很喜歡潔面儀那種“清掃”的感覺。
專家觀點:泡沫型洗面奶清潔力度強,但不利于皮脂膜的修復,長期使用易導致皮膚酸堿度不平衡而出現過干現象。用泡沫型潔面乳時一定要將泡沫徹底洗干凈,然后使用弱酸性爽膚水,使皮膚能形成弱酸性保護膜。顆粒型洗面奶適合毛孔粗大、有黑頭、角質較厚而且晦暗的肌膚,有幫助清潔和代謝角質的作用,但皮膚薄和敏感膚質慎用。使用潔面儀是沒問題的。如果使用頻率高,且沒有特殊情況,最好選慢頻,因為“掃馬路”般清潔皮膚易破壞皮膚油脂。適量的油脂是皮膚的保護膜,可起到阻止外界刺激物質滲入以及緩和傷害的作用。
小貼士:對于愛較勁的清潔狂來說,溫和而清爽的清潔產品最合適不過。可以選擇泡沫型的。但對于那些不介意泡沫使用感的人來說,更推薦使用無泡沫的啫喱狀潔膚產品。這種產品可降低因頻繁洗臉導致的過敏現象。面部正確的清潔步驟是額頭——鼻子——口周——面頰——眼部,重點在T區。很多人往往只注重面頰部位的清潔,這樣很容易導致皮膚越來越薄、越來越干燥。
較勁癥狀二:刻意防曬
安思思:我一年四季都涂防曬霜,常用SPF30的或SPF50的。既然夏天用都可以,冬天用防曬效果也不會差。
專家觀點:要根據所處環境和皮膚的特性選擇防曬產品。不一定防曬時間越長、防曬強度越高就越好,如選擇不對只會加重皮膚的負擔。一般來說,化學防曬品薄透,適合長時間外出、游泳時或氣溫高時使用。有些敏感性肌膚可能對防曬劑有過敏現象,可以選擇物理防曬。美國公益組織環境工作組最新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指出,防曬產品原料中不應含有二苯甲酮和維生素A棕櫚酸酯,這兩種成分在陽光照射作用下可能致癌。大家買防曬產品時需要多關注包裝上標注的成分。
小貼士:防曬產品的選擇必須建立在具有良好的舒適感,能夠保濕、清爽、透氣、不泛白的基礎上,這樣才能實現全面防護零負擔的完美防曬效果。若平時服用減肥藥,應使用防曬系數較高的防曬品,因為服用此類藥物容易對光過敏,故要提高防曬系數。如果不是在高原地區,用SPF15的防曬產品即可。主要是成分安全,偏向植物原料。但某些植物性的防曬產品用多了也容易造成過敏,最好不要過度防曬。
較勁癥狀三:變態控油
Smila:我是油性皮膚,一年四季臉上油光光的。除了勤洗臉,我只好求助于控油護膚品和吸油紙。平時,每隔一兩個小時我就用吸油紙吸臉上的油。潔面乳用的也都是控油補水的。我的護膚宗旨是:沒有控油功效的都靠邊站。
專家觀點:控油護膚品能瞬間去油,肯定會含有硫酸鋅、氯化鋁、酒精、薄荷等成分。前兩者成分的作用是暫時凝固角質蛋白,使毛孔瞬間變細致,貌似堵塞了出油源頭,但并不是真正控油,長期使用不僅不會控油,還可能令膚質變差;后兩者的成分則是溶解表皮油脂,讓肌膚有冰涼感,不屬于有效的控油方式,會讓敏感性肌膚更加敏感。真正減少油脂是調理油脂的分泌,絕非表面的護養功課可達成。而且,長期控油過度會導致皮膚抵抗力下降。頻繁使用吸油紙,同樣會讓皮膚收到“缺油”的信號,刺激肌膚出油。所以,建議別做執著的控油達人。
小貼士:控油產品需根據皮膚的性質來選擇。如果是混合性皮膚,建議要和保濕產品搭配使用,不要造成皮膚過度控油后出現局部干燥現象。控油產品的成分是否安全,除了要你細心留意包裝成分標注之外,還要選擇信得過的大品牌或溫和的藥妝品牌。此外,要注意少吃煎、炸的高油和高糖分食物,多食青菜、水果,讓血液更清爽,減少毒素形成;還要注意良好的作息和生活習慣,事實證明,熬夜和長時間面對電腦會出現皮膚油脂分泌旺盛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