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中央電視臺前主播羅某被英國警方發現手提電腦和硬盤里藏有800多部黃片,隨后他便被警方逮捕,而且還可能面臨最高刑罰為三年的監禁。
消息傳到國內,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而網民關注的熱點除了羅某央視前主播的身份外,就多集中于為何在影視分級制度成熟的英國,羅某電腦中儲存A片卻是違法的?
先厘清羅某攜A片于英國被捕的事實
疑問一:在英國,攜帶A片是違法的嗎?
英國有成熟的影視分級制度,多數情況下成人攜帶普通A片或者出版物并不違法。但同時英國法律也有明文規定,并不允許持有“極端色情”的物品。這項早在2005年就通過的法律這樣規定到:“極端色情物品是指影片或圖片描述的行為危及個人生命、令性器官嚴重受創、人獸交或亂倫等,而擁有此類物品最高可判囚3年。”
此次被捕的央視前主播羅某電腦和硬盤中儲存的“以虐待東方女子和動物為主要內容的”視頻,根據負責案件警官的證詞和陪審團的認定,就涉嫌是“極端色情物品”。
疑問二:英國警方怎樣發現羅某擁有這些視頻的?他們有權檢查私人電腦嗎?
對于這一點,來自BBC和《太陽報》的源報道已經很清楚的說明了,英國警方在調查其他案件時獲得了法院授權的搜查令對羅某的電腦進行檢查,而后無意中在他的筆記本電腦和硬盤中發現了這些非法視頻。所以英國警方并不是非法搜查其電腦,而是合法查案的“意外收獲”。
需要補充的是,根據英國法律,如果有證據證明嫌疑人可能擁有“極端色情的視頻或圖片”(比如嫌疑人注冊了或者IP地址經常訪問具有這些非法內容的網站),警方也可以藉這些證據向法院申請授權,檢查嫌疑人的電腦。
疑問三:羅某有華裔的身份,他有無可能不知曉這些法律?
羅某雖然是華裔,但卻是實實在在的英國籍。而且羅某的父母是早年香港赴英國移民,他其實是在英國土生土長的第二代移民。所以這一事件就是“英國警方逮捕了一名違反英國法律的英國人”,而不是“一個中國人因為攜帶A片于英國被捕。”,壓根和中國人沒什么關系。
此外,相關法律規定的是不能持有和觀看這些視頻,所以,作為英國人的羅某,即便他不知曉這些法律,他的行為仍然是違法的。根據羅某的證詞他觀看這些視頻“是為了寫一部類似《欲望都市》的書”,而且800多部的數量顯然是經過長期搜集并收藏才能累積下來的,這兩點都可以證明羅某主觀上是清楚自己擁有這些視頻的。
那么,到底能不能攜帶A片赴英訪美?
攜帶“普通A片”不會有風險
在中國,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瀏覽”、“查閱”淫穢物品是不構成違法的。“下載”色情作品,是否違法比較模糊,但除了個別地方的警察會就此進行很有爭議的罰款外,基本沒有人管。再加上對“盜版”的管理也是一紙空文,所以在中國人的電腦和硬盤里,擁有色情作品是相當普遍的現象。帶著這種電腦出國是否有風險呢?
如前所述,在歐美成人攜帶普通A片或者出版物通常并不違法。那么成年中國人攜帶“普通”的A片光盤或者在電腦、硬盤里擁有“普通”的色情物品也并不違法,在過海關時電腦、硬盤也不會被檢查,但有包裝的光盤會被查出“盜版”的風險。所以,只要你攜帶的色情物品是“普通”的,去歐美國家一般不會有風險。
但是擁有極端色情物品在美歐各國都不合法,而擁有兒童色情物品則是重罪
不只在英國,在歐美各國,甚至包括日本,持有極端色情物品都不合法。雖然各國對極端色情物品的定義有差別,但有一點卻是各國通行的高壓線,即擁有兒童色情物品,這一條在歐美各國都是重罪。在美國,即使只收藏了幾張兒童色情圖片,被發現后也會被獲刑3—7年。
擁有兒童色情圖片就是重罪,制作更不用說。2007年,美國俄亥俄州的一名律師甚至僅因為PS了兩張兒童色情圖像,就被法庭判罰30萬美元。在本·拉登被美軍擊斃后,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十大通緝犯榜首位置的取代者不是其它惡名昭彰的恐怖分子,而是一位兒童色情片攝影師,FBI還懸賞10萬美元獎勵民眾提供與他有關的信息,可見其罪之大。
前文雖然提到了,羅某電腦和硬盤中的“極端色情視頻”是被警方意外發現的,但搜集到一定證據后警方是有權對懷疑擁有這些違禁物品的電腦進行檢查的。而對擁有極端色情,特別是兒童色情物品的嫌疑人,警方有時甚至會使用“非常規”的“釣魚執法”來獲得證據。
英美國家對色情業的態度為何如此糾結?
在英國,多數正常的色情產業(包括賣淫)都是合法但受限的
在英國,有固定注冊地址的妓院卻是合法的。在這些地方從事賣淫活動的女子是合法的,當然嫖客也是合法的。但是,英國的法律也是限制賣淫嫖娼的。在街頭站街攬客的女子就是違反英國法律的。
賣淫如此,其它方面更甚,成人電視臺、成人雜志和成人電影在英國司空見慣。英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之一《太陽報》的三版女郎甚至成為了該報的傳統(三版女郎是指出現在《太陽報》第三版的大幅美女寫真圖片,這些圖片中的女主角多數衣著暴露,但不會露點)。歐洲絕大多數國家,以及美國和日本的情況也與英國類似。
容忍色情產業卻禁止“極端色情”,這種糾結正是英美“自由觀”的體現
其實在英國和美國,讓人糾結的遠不止色情產業的合法和禁止“極端色情”這一點。更讓人費解的例子也存在,比如在美國的伊利諾伊州,法律允許的可以結婚或者進行性行為的最低年齡是17歲,但是,拍照記錄和17歲少年的性愛過程卻是非法的。
再比如英國電影分級委員會(BBFC),這個委員會作為一個電影審查分級部門只能拒絕給予電影審查通過認證,并要求其通過刪減最終得到認證——但BBFC本身卻不能禁止電影上映。而根據BBFC主席大衛·庫克的說法:“不管這些內容看上去好壞與否,我們真的是在盡力讓這些電影都能夠上映。”,“比如,我們一直在研究公眾對臟話的容忍度是不是越來越大了,我們會通過對8000到10000人的公眾調查不斷更新我們標準,并把新標準應用到審查的過程中,減少我們對電影的干預。”
一個審查電影的委員會的目的卻是盡最大努力使得電影能夠上映;可以合法結婚但卻不能拍照性愛過程;允許色情產業但卻禁止“極端色情”。這些規定看上去都很“擰巴”。但正是這些“擰巴”體現出了英美“自由觀”的核心,即在“最大限度的尊重人自由選擇的權力”和“盡力減少可能造成危害”中權衡。
自由不能沒有限度,但這并不意味著為了防止少部分人的過錯而去限制多數人的自由。當那些人從事不法行為,自有法律制裁,限其行為。容忍色情產業就是這一原則的體現,他滿足了多數人渴望的自由,而禁止“極端色情”雖然限制了那些“重口味”人的自由,但卻保護了兒童,還減少了虐待行為可能的效仿。
● 摘編自騰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