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6日,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網站的一則報道,讓外界再次將目光投向俄羅斯海軍以及膠著的敘利亞局勢。
當天,該媒體刊文稱,載有數百名海軍陸戰隊員和軍用車輛的五艘俄羅斯登陸艦正在地中海東部集結。一名俄羅斯外交官說,此舉旨在威懾西方,讓它們不要干涉敘利亞內戰。這些登陸艦目前正聚集在敘利亞的塔爾圖斯港。除這些艦船外,俄羅斯還從黑海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派遣了戰斗艦船。
而就在數天前的1月2日,俄羅斯國防部發布消息稱,俄海軍的四大艦隊——北方艦隊、波羅的海艦隊、黑海艦隊和太平洋艦隊將抽調船艦于本月底在黑海和地中海海域進行演習,旨在檢驗和提高俄海軍在控制、確保和操練艦隊之間在遙遠海域的協同作戰能力。據俄軍方稱,這場演習規模之大將是幾十年來之最。
觀察家普遍認為,俄羅斯在年初就在黑海和地中海首先敲響了海軍演習的大戲,并準備在黑海海域建造深水基地,這連串動作與俄羅斯近來一直強調海軍崛起的戰略一脈相承,同時,地域的選定或許與持續了一年多、如今越發緊張的敘利亞局勢密切相關。
四大艦隊“展示肌肉”
關于俄羅斯海軍這場近幾十年來規模最大的演習,當地媒體及官方早在本月初就放出了“風聲”。
據俄羅斯國防部官方網站披露,演習將在地中海和黑海水域進行,俄羅斯四大艦隊都將參與此次演習。而演習的籌備工作早在去年12月就開始了,其中包括勘察演習區域,進行首長司令部實戰指揮演練,制定反恐和反海盜措施等。目前,參演艦艇已經啟程前往演習水域。
據透露,俄羅斯海軍的四大艦隊是俄羅斯軍事力量“新面貌”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中,北方艦隊一直被認為是俄實力最強的艦隊,這支艦隊主要承擔了戰略核打擊的任務。北方艦隊裝備以“庫茲涅佐夫”號、“彼得大帝”號、“北德文斯克”級核動力多用途潛艇和“蘇聯海軍元帥戈爾什科夫”級新一代護衛艦為代表。
波羅的海艦隊則被稱為俄羅斯海軍的鼻祖,它是由沙俄彼得大帝在開拓疆土時一手建立,并一直延續至今的。盡管這支艦隊在裝備配置和人員數量上并不是最優,但歷史厚重感極強,作戰傳統最為頑強。
太平洋艦隊目前占俄海軍兵力的27%。隨著亞太方向越來越轉向成為世界發展的重心,以及美國戰略東移,俄日島嶼爭端等諸多問題,俄謀求以太平洋艦隊為支撐向太平洋積極滲透。
黑海艦隊所處海域為內海,活動區域較為狹小,但其地緣位置卻極為重要,直接關系著俄羅斯整個西南戰略。2008年俄格沖突之后,俄羅斯重點發展黑海艦隊。俄政府計劃在2020年前為黑海艦隊購置18艘新艦船,其中包括9艘護衛艦和6艘柴電動力潛艇。
在俄羅斯某些軍事網站上,多數網民認為,這次演習是企圖“展示肌肉”,顯示俄海軍的力量。
而此次軍演也并非是俄羅斯海軍首次在地中海“亮肌肉”。據路透社報道,俄羅斯定期舉行涉及不同艦隊的海軍演習,并在去年8月派遣了艦船前往地中海進行聯合訓練演習。俄羅斯新聞社說,那次軍演涉及3艘大型兩棲突擊艦、2艘護衛艦、1艘驅逐艦和2艘支援艦。
在敘利亞僵局的關鍵期出現
俄羅斯軍演地點選擇在黑海和地中海海域,這似乎遠比軍演本身更加引人遐思。盡管俄方對軍演與敘利亞局勢的關系決口不提,但外界認為,俄羅斯軍演具有雙重意義,一方面要通過演習實打實地提高俄海軍應對危機的實戰能力,另一方面是以軍演再次展示俄對敘利亞局勢的關切。
自敘利亞爆發危機以來,為了維護自身戰略利益,俄羅斯一直是敘利亞總統巴沙爾的支持者,除了政治外交上的支援外,俄羅斯還連續多次通過軍事姿態予以支援。早在2011年11月,西方對敘利亞軍事干預的風聲初現苗頭之時,俄羅斯就在第一時間把3艘軍艦駛入敘利亞塔爾圖斯海域,同時把最新型的T90坦克運到敘利亞,甚至將唯一的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號也派往敘利亞海域,展示捍衛巴沙爾政權的戰略意志。
2012年7月,俄羅斯北方艦隊、波羅的海艦隊與黑海艦隊艦船組成的海軍編隊在大西洋、地中海與黑海執行戰斗訓練任務。而北約海上第二打擊群則針鋒相對,停靠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在敘利亞海岸附近舉行軍事演習。一時間,圍繞敘利亞局勢,地中海沿岸火藥味陡增。
從目前來看,敘利亞的僵局依然會維持一段時間。而現在極可能是敘利亞僵局的臨界期,所以俄羅斯海軍在這個時刻再次出現并不奇怪。作為俄羅斯的傳統盟友,敘利亞牽扯著俄羅斯在中東巨大的戰略利益。
一方面,敘利亞自冷戰以來一直是蘇俄的鐵桿戰略盟友,塔爾圖斯港也是俄在中東唯一的軍事存在。如果任由西方國家顛覆敘利亞,俄羅斯不僅軍事基地不保,而且也會背負背棄盟友的巨大道義壓力,這甚至可能加劇獨聯體國家的更多不信任和離心傾向;另一方面,與利比亞不同,敘利亞處于中東的核心區域,如果敘利亞不保,其連鎖反應可能波及同獨聯體南部里海、中亞國家有邊界接壤的中東北部國家,進而使俄羅斯南部邊界的高加索地區安全環境惡化。
正如普京曾經說過的:“敘利亞離俄羅斯很近。”
● 摘編自1月14日《國際先驅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