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創維情中國心”、“不閃的才是健康的”到“愛就K出來”再到“改變的不只是看法”,創維國內營銷一把手的接力棒也從楊東文、劉棠枝傳到了劉耀平的手上。
2012年3-9月,創維在劉耀平手上,交出上市12年來最漂亮的一份半年財報——銷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長25.4%至163.89億港元,凈利潤也同比增長27.4%至6.18億港元,全年彩電國內銷售800萬臺。有別于以產品價值為導向的傳統營銷模式,針對互聯網商業文明的特征,劉耀平提出了“雙價值營銷模式”,從產品、用戶體驗、大數據、電商等多方面,進行著數字時代營銷模式全新探索和實踐。
800 萬臺的營銷變革
回頭來看,2012年,創維逆市上揚,交出了半年最好的財報,原因何在?
理性分析,從外部大環境來看,首先得益于國家節能補貼政策的實施。大眾購買力的持續提升,也是因素之一。“尤其是農民,他們真正富裕起來了。“劉耀平進一步解釋說,“2012年我們的增量有不少來源于三四級市場,也印證了這一點。另一方面,釣魚島事件后,日資品牌的退潮以及部分弱勢國產品牌的萎縮也給我們創造了良好的機會。”
而從創維內部來看,產品結構的調整是主要原因,創維的云電視把握了市場的節奏,迎合了消費者的需求。再者,智能概念在電視上普及開來,而創維對新產品、新技術預見性的持續投入,也成為了自己競爭的主要發力點。此外,2012年,創維的電子商務銷售突破10億元,對新興商業渠道的探索也成了促成業績上揚的主要因素之一。
縱觀各種因素,“主要得益于我們一直以來堅持并貫徹的‘以市場為導向,以消費者為導向’的營銷思路,”劉耀平向我們闡述了他的觀點,“傳統的交易理念是將產品做得最優,然后提高交易效率。而在互聯網商業文明的生態中,企業如何活?我認為,在品牌經營上,將用戶體驗做到最好才能贏得市場。通過挖掘產品價值和用戶價值,創維將開拓“雙價值營銷模式”。我們將會把“用戶價值的經營”提升到戰略層面來推動,從終端溝通、使用
體驗和服務等維度開發和運營用戶價值。”
互聯網時代,放大云技術體驗
分析創維業績大幅上揚的原因,以客戶為導向,迎合客戶需求是一個主要因素。而創維的云電視,選擇了健康作為切入點,對于這一定位,劉耀平認為,大數據時代,“創維健康電視”的理念將會得以更好的體現。
“一直以來,我們都致力于給用戶提供‘健康科技’的生活。在我們做CRT電視的時候,創維就是健康電視;在我們做云電視的時候,創維就是健康云電視。云時代,我們的健康電視理念可以更好的實現。”劉耀平舉例解釋創維對云技術的應用,“比如,我們可以通過云技術對小孩觀看時間進行管理,對觀看內容進行推薦和限制等等。此外還有健康跑步、冠軍乒乓等云功能應用。總之,在云電視上,消費者可以上傳自己的健康數據,云端后臺可以進行分析管理,然后給予一定的建議,這種定制式人機互動,用戶的體驗會更愉悅。”
除了技術、產品、用戶體驗之外,電商也是劉耀平關注點之一。但對于電商行業的理解,劉耀平有他自己的看法。“電商的發展,我認為有兩個方面。第一,它是商務,這是渠道的本質。電商就是利用電子的工具和手段來解決商業的問題。電商要想發展好,所有優秀的商業要素都要具備,把這些開發好、管理好是基礎。其次才是電子,我們要重視技術發展對電子商務的影響。對于企業來說,我們要把握線上線下的共性,也要發揮差異性。”
作為國內電視行業的領軍企業之一,創維從第三營銷模式到系統營銷、到加速度營銷、再到雙價值營銷,劉耀平跟歷任領導者們一樣,在堅持品牌基因傳承的基礎上,針對不同的市場環境,對全新的營銷模式進行著積極的探索。“我們會把全心全意為人類提供美妙的健康科技生活當成自己的使命,這些都是品牌基因的繼承和延續。同時針對互聯網商業時代的特征,我們會堅持產品價值、用戶價值的‘雙價值營銷模式’實踐。”
【相關鏈接】
雙價值營銷模式
雙價值營銷模式是指,在追求產品價值經營的同時,保持對用戶價值經營的重視。其中“用戶價值”是指用戶不只是購買者,還是裁判、媒體、渠道、規則、觀念和行為數據庫……這些數據對產品價值的提升、交易效率的提高有重要影響。
QA
Q:創維今年在線下營銷渠道將有哪些新的策略和變化?
A:今年,我們會與家電連鎖渠道做到更為緊密的戰略合作,從產品的定制、業務流程對接、高層互訪緊密等方面入手推動規模提升。在縣鄉渠道方面,我們會繼續深化TOP會員俱樂部建設和專賣店建設,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新的深度合作模式,強化品牌商與渠道商的關系。同時,我們還會大力發展巷戰店,做到量質并重。
Q:創維在電商的渠道、定價、供銷方面今年會有哪些新的舉措?
A:今年,我們會全力拓展B2C的業務,建設c端物流,建設B2C運營團隊。從產品端來說,我們會加大力度,開發更多更貼近線上消費者需求的產品。進一步開拓探索C2B的定制,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從用戶端來說,我們會著重完善用戶體驗。現在,我們所說的評價營銷、社區營銷、教育營銷、口碑營銷等等,這些營銷方式都是建立在消費者成為自媒體的基礎上,所以,我們一定要探索與線上用戶打交道的方式,深度挖掘用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