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在相對理想的學習語境下積極主動的學習,英語角恰好滿足了這樣的定義,自主學習與大學英語的自主學習相結合,其優越性就會明顯體現出來,進而從側面促進了高校英語教育改革的發展。
傳統的教學觀點認為教師具有“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而面對即將走向社會的大學生,這一觀點似乎不那么實用了,面對當今社會日新月異的發展格局,教師更應該意識到“與其受之魚,莫入受之漁”的道理,在掌握好課堂基礎知識的要求下,教會學生如何去自主自發的“學”習,尤其是針對外語這一必修科目,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顧名思義,所謂自主學習即是一種在相對理想的自主語言學習環境下積極主動的學習過程。學習者利用各種學習資源,或獨立或在教師指導下確定學習目標,選擇學習方法與內容,監控學習過程,評價學習結果。結合教學現狀,筆者發現即便是想要注重聽說的老師,在教學進度和教學大綱任務量的安排下,也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以支配。筆者通過自身以及和身邊同事同學在訪談中發現,目前的高校 教學普遍存在這樣的問題:
以教師為主體的一言堂模式,學生很少參與教學活動,加之近年來高考英語降低甚至取消了對聽力部分的要求(英語專業除外),大學生英語聽說水平很難有機會在課堂上提高。
為了完成任務量,在課時有限的情況下保證教學進度的一致性,大學英語教師只能壓縮聽說時間,趕進度完成教學計劃與安排。這樣急于完成工作量的教學忽視了學生的反應,造成課堂沉悶枯燥,無法提起學生學習的熱情。
學期結束時,由于教學效果不佳,學生對所學內容掌握不牢靠,考試前對教師的依賴性愈強造成自學能力愈差,這個學習怪圈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的主動和積極性,同時也弱化了自主學習能力。
以學校為主體的高校學習氛圍的營造不夠,一個良好的環境可以喚醒學生的學習積極和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彌補課堂時間不夠而造成知識的淤積和堵塞,在英語角這樣的環境中可以解決類似啞巴英語這樣的窘境。
針對課堂教學內容,設在大學校園內的英語角組織者可以把每次英語角分為若干討論組,讓有意愿參與的同學根據自己心目中想要討論的內容與哪些中心詞匯像關聯而有選擇性的挑選,例如:影評組、課堂作業討論、四六級專題、日常生活、時事政治等等。Brain-stoming小組式的討論讓學生學習的焦慮心理和壓力得到有效疏導,同時交流的過程讓學生在輕松的攀談中學到更多寶貴的學習經驗和心得體會,這些都進一步英語的學習輕松化。
想要了解英語角與大學英語自主學習的關系,首先我們必須懂得英語角和自主學習的特點,經筆者深入細致的對英語角和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分別調查研究,筆者發現:掌握一種語言,意味著不僅要學好一種語言,同時也需要了解相應的知識文化背景,了解相關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但是由于大學課堂的局限性,很多大學生沒有機會接觸更多的外國人或者是外語環境,以至于學的的英語部分程度上不適應生活化的口語交流,而英語角有如下特點。
1.生動鮮活性。首先作為課堂外的英語角,新鮮的面孔、新鮮的環境以及新鮮的語境都能刺激學生參與其中的熱情和獨立思考之后發言的積極性,英語角熱烈的討論則能夠激勵學生大膽開口說英語。因為自主式學習的枯燥,自主式學習需要新鮮刺激的元素繼續學生學習的熱情,英語角的這一特點剛好與彌補了自主學習的單一與枯燥。
2.團體協作精神。英語角有別于課堂上老師與學生提問式的制式化問答,尋找一個或者是一組搭檔討論或是對話都需要一問一答你來我往式的交流,這一點是在課堂上或是自主式的學習都很少出現的,而走向工作崗位后所有的學生都需要協同合作的團隊合作精神,英語角正好是鍛煉這一特點的良好場所。
3.激發創新性天賦。在近乎理想化的語境下,學生可以綜合利用自己所學的課本知識以及自己自主學習的內容,充分調動自己的積極主動性和創造天賦,在合適的語境下實踐證明能夠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針對現階段我國大學生的學習現狀,自主學習主要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確定學習目標和計劃,選擇學習方法和內容,自覺主動的學習。這種學習克服了完全脫離老師的信馬由韁式,也克服了在圖書館里枯燥學習的書山題海式。自主學習對學生而言,刺激了學生的自律意識,使得學生不再盲目地以依賴老師課堂講授為主,及格萬歲的觀點,為考試、學位而學習的現狀。自主學習提倡精講多練,教師簡明扼要的講授書本里的重難點,學生則利用課余時間在英語角舉一反三的實踐練習,語言作為一種技能,這樣反復的練習使得教學效果事倍功半。
自主學習的特點:1.獨立性。自主學習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獨立思考和學習過程中操作的主體地位,在教師有效引導下,學習過程可以得到進一步優化。2.能動性。學生在自發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作用下,能夠不斷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3.協作性。自主學習是個綜合學習的過程,這一點和英語角的作用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英語角也是充分發揮學生聽說讀寫譯五個方面綜合能力的過程,綜合能力的充分調動,把學生的各項能力都有長足的促進,這是兩者結合的完美表現。4.創新性。自主式學習可以綜合知識在相應對話當中的運用并發揮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質,讓學生在課余大量吸納相關的知識點,運用到情景對話當中。
英語角與大學英語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有效結合不僅符合大綱關于注重英語聽說部分的練習,有助于幫助學生連走向社會之前,找到一個離開學校后依舊可以通過自主學習練習第二外語的機會和途徑。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工具,如果學習者不能主動參與,積極實踐,不斷累積并持之以恒,是沒有辦法把已經學會的東西牢固掌握的,自主學習側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英語角則給學習者提供自主學習之余的綜合實踐能力,兩者相得益彰,相映成輝。同時,兩者的有效結合也是素質教育的突出體現:應試教育的弊端使得學生停滯于課堂學習以教師為主體,僅對分數負責的現狀,素質教育針對學生適應社會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一生中在學校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隨著21世紀日新月異的發展,國際交流也日益多元化,英語學習和應用的必要性日益凸顯,因此,現代社會要求學生要能夠不斷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僅僅依靠學校學來的知識遠遠跟不上以后工作的要求,走上工作崗位還要不斷的學習,提高新知識,更新新技能。因此培養自主學習的精神是高校改革成功的重要標志,也是學生終生受益的具體體現。唯有這樣,我們培養出的學生才能跟得上時代的發展,經得起市場經濟的考驗。
高校大學生因為沒有了高中學習英語升學壓力的原因,針對非英語專業的學生而言,設置的英語課程也比較有限,加上社會和學生個人對語言能力的需求各不相同,學生僅靠課堂、教科書上的語言輸入和操練不足以真正掌握一門語言,也不能滿足社會和個人的不同需求。因此學生必須學會在課后去接受更多的語言學習,尋找更多的使用語言的機會。高科技特別是電腦技術和信息網絡的迅猛發展和廣泛使用為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提供了一分有利的條件。
作為教學機構的學校,全面發展和培養學生自主語言學習的能力顯得極為迫切,學校應提供一個適應時代發展和學生個人需求的新型語言學習環境,改變傳統的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語言需求,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開展外語自主學習。
綜上所述,許多教師和學者都有這樣一個共識:學校教育的目的不僅是讓學生學到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怎樣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觀念,樹立全新的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學習理念是提高大學生綜合運用英語能力的關鍵。設立英語角這樣的環境就是為了營造“理想的促進性環境”,進而推動自主學習的開展活動。
【參考文獻】
[1]張云達.辦好“英語角”提高英語口語交際能力[J].保山學院學報,2008(04)
[2] 左義.論英語角功能的加強與拓展[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2)
[3]雷蔚茵.論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天水師范學院學報. 2005(04)
[4] 周曉玲.促進大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教學策略探討[J].高教論壇,2005(04)
【作者單位:中州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