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觀音橋景觀整體特點是:空間多變,尺度宜人,綠化率高,植被種類豐富,公共活動空間較大,色彩鮮明,整體性強,配以景觀小品,使得購物環境十分舒適。
景觀發展到今天它所囊括范圍越來越廣,它所需要的設計支持內容也涉及到了科學的各個領域。景觀的生態學概念是:自然過程和人之過程相互作用的產物,它實際上已經成為了一個載體。
重慶作為西南地區的重要經濟中心城市,其商業觀念十分發達,而在直轄以后更是依靠各區的不同背景建立了不同的商業中心。解放碑是形成較早的一個,它的形成原因歸結為歷史。但是由于規劃性不足,今天已經沒有發展空間,休息日不是在購物,而是在“游行”,人滿為患。沙坪壩區是依靠該區高校較多,這些高校教育人群構成了消費的主要對象,由于單體消費能力較低,不太容易形成大商業氛圍。較為成功的是觀音橋商業區,本文將以此為對象,進行景觀分析。
由于上世紀嘉陵江大橋的建成,觀音橋發展成為江北區區內商業、貿易中心。觀音橋總體規劃建設時間較晚,因而理念較先進一些。其景觀整體特點是:空間多變,尺度宜人,綠化率高,植被種類豐富,公共活動空間較大,色彩鮮明,整體性強,購物環境十分舒適。
一、分析要點
(一)空間
1.空間尺度
就整個商業區而言,主要高層建筑都分布在中心景觀的四周,形成環抱之勢,有利于形成完整的景觀形象,但是身處其中并沒有壓抑的感覺,這是由于中心景觀的面積足夠大,給了人們緩沖的距離。
在設計上,為了消除人們的疲勞感,采用了環形,折線形,十字形相結合的流線形式,并且在不同路段加以不同的景觀,頗有人移景異的感覺,使得視覺上總有新鮮感。
2.空間層次
商業區關系明確,步行街主要是購物功能;觀音橋廣場主要是疏散集體演出和展覽功能;嘉陵公園主要是緩沖疲勞的休憩場所。
在步行街距離兩旁商戶四分之一街道處主要是種植低莖闊灌的樹木,既不影響兩旁視覺,同時在樹下設置足夠的座椅,又倍顯親切實用。觀音橋廣場采用圓形,形成匯聚感。嘉陵公園綠化率高,高莖闊罐植被較多,植被和水系交錯,是對購物活動的最好消解場所,也是觀賞游覽的重要去處。
3.立體感
這里體現的是一種立體市民生活場景,觀音橋商業區日均客流量為20-30萬人次,節假日及黃金周達到50-80萬人次,白天晚上都川流不息,這也符合重慶市民的生活習慣。地上地下都有內容,互為補充,地下主要為餐飲和服務空間,地上為購物和活動空間。
嘉陵公園處,臨近高層建筑處種植高大樹木,盡量遮擋建筑,中心間或種植大樹,之間都是低矮樹木和灌木,使得綠化有兩邊到中間形成統一體。植被和水的搭配也十分合理,動靜適宜、相互間隔。綠化由河邊到綠地再到街道,最后到步行街,配置有序,空間上與建筑相協調。
(二)景觀材質和顏色
觀音橋商業區建筑主要以高層為主,建筑也多為現代建筑,設計上較為前衛,主要以玻璃幕為主,形態各異,各有特色。其中同居遠景為不規則弧體建筑,深藍色玻璃幕墻,主要是寫字間;嘉年華大廈主要以銷售商品為主,建筑形式上比較活潑,半弧形收頂,建筑也在內部配有紅黃色帷幕,建筑清爽干凈。周邊大廈底層商鋪廣告牌內容較簡潔,數量控制較好,顏色也多以白、紅為主,因此整條步行街的整體性較強。步行街是由大塊石材鋪地,米黃色,溫暖可親,與盡頭的觀音橋雕塑的花崗巖顏色相呼應。
嘉陵公園材質較復雜,通往金源大酒店的車行道,多為硬質鋪地,顏色較淺;通往廣場的主要人行道,為長條方石,同為米黃色,加有深紅色分割;同時還有林間小路,變化較多,多由石子鋪成,小橋和過道則由木質鋪地。
(三)景觀小品
觀音橋商業區的小品主要有凳子、燈、噴泉、浮雕、垃圾箱、風景石、浮雕、花缽、景墻、花架等等。這里的凳子概念較為寬泛,可以是凳子實體,可以是護路石,可以是花壇、樹基、廣場臺階,只要你認為可以坐的地方都可以稱得上是凳子,而且都是經常打掃,保持干凈。
雕塑主要以廣場北端筑起一座仿古建筑“觀音橋”最為突出,氣勢磅礴,莊重典雅,已成為觀音橋商貿中心的標志。景墻主要應用于小路或是水系的末端,有一定的心理暗示作用,同時形成首尾呼應。立于小廣場的幾根漢白玉的盤龍柱,雕刻精美,顏色鮮亮,行成了對廣場的有效圍合,成為附近居民小型集體活動場所。可見適宜的小品設置成為景觀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使得景觀更為完美,更適宜人群活動。
二、結語
景觀與建筑,城市規劃的關系越來越密切,它的的發展方向,應用范圍和設計手法也越來越越多,景觀對于現代生活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
商業文化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而人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欣賞水平也在提高,景觀在商業區的作用也就越來越重要。它美化了商業區的購物環境,緩和了建筑之間,建筑與街道之間的關系。它在鋪裝材質,綠化,燈光,小品,顏色,視覺尺度,空間上的設計,是對建筑及規劃最有力的整合,使得商業區更適宜購物,休閑,娛樂,餐飲。
【參考文獻】
[1]婁永琪,[瑞士]Pius Leuba,朱小村.環境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宋立民,謝明洋,王鋒.視覺尺度景觀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
[3]張斌,楊北帆.城市設計與環境藝術[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0.177
[4][美]西蒙茲.景觀設計學:場地規劃與設計手冊(第三版)[M].俞孔堅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作者單位:四川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