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美術教學中的一些現象進行討論,從而分析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接受豐富多采的實踐活動,結合課堂的理論知識進行形象思維的創作活動,使學生積極的想,主動的想,培養勇于探求的精神,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初中美術教育現狀
(一)本人在實際教學中的情況
我所從事的教育專業是初中美術,當人聽到之后,第一反應就是:“副課中的副課,輕松中的輕松,就是帶孩子玩。”但在我看來,卻不見得如此,我很希望可以通過給學生上一節美術課,在學習美術知識,提高審美水平的同時,放松一下他們緊繃的神經。可是真的想把美術課上的輕松,讓學生樂于學,樂于上,并從中獲得一些知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二)國內初中美術教育概況
國家教委頒發的小學美術教學大綱提出美術教育的目的是:①美術課應使學生掌握淺顯的美術基礎知識和簡單的造型技能;②在教學中著重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和愛國主義情感,加強品德、意志的培養;③逐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形象記憶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這說明中國美術教育正在逐步向以素質教育為主的方向轉換。然而,長期以來美術課堂往往只是強調技能學習、美術技法等體驗活動,使美術教育變成了一種固化的知識灌輸。其結果是學生感受不到美術課的樂趣,變得厭學。更何況美術課又不用考試,大多數學生就都產生應付心理,從而導致的最終結果就是教師在上面講自己的,學生在下面埋頭做自己的。
二、美術教育的發展方向
一位教育專家曾經講過:“在邁向新世紀的過程中,一種最好的教育就是利于人們具有創新性,使人們變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面對經濟和信息時代教育對人才培養模式的改變和社會人才結構的變化,新課程力圖改變以往封閉的教學模式,從一元走向多元,從教案課本走向信息技術的利用,提倡學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能力,課堂上教師通過創造性教學方法,真正使學生參與、體驗美術活動的過程,了解和領悟藝術性思維的方法,并通過基本的視覺要素和繪畫原理的學習,嘗試運用圖像符號來表達和交流,發展和培養藝術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
三、通過教學實例進行分析
(一)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主動性
如何將理論和實際聯系起來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我們美術老師不斷地摸索。比如《臉譜設計》一課,這節課我認為教師不能急于將自己對臉譜設計制作的經驗步驟介紹給學生,而是應該首先讓學生自己到黑板前自行創作。教師這時應該已經有了充分的準備,要在課前對古今中外各種臉譜的風格多方面了解,并且真正地消化吃透,然后面對著學生在黑板前的創作就可以進行適當的輔導。教師上課如果采用更為靈活的把建議傳導給學生的辦法,學生們也會在自己的創作過程中主動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教師進行交流。這時黑板前的同學在教師的鼓勵和啟發下,會很輕松地開啟自己的創作思路,坐在下面的同學也會感到設計本身不是什么難事,而且非常有趣,于是每位同學都會躍躍欲試,美術課也就變得活躍起來。并且當作業布置下去之后,學生們經過教師的引導會創作出充滿想象的形態各異的臉譜,充分表現出每位學生的個性差異,也讓老師看到了學生們潛在的創造力。
(二)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
設計一堂課要強調八個品質,思維的流暢,靈活性,獨創性,冥思苦想,大膽獲取,綜合性,好奇心和想象力。所以我專門設計了一堂課,題目是《奇思妙想》,其實就是亂涂亂畫。當學生聽到這節課的內容時,一種本能的好奇和對繪畫的表現沖動就這樣被調動起來了。做作業時我告訴大家,讓大家隨便畫,不等于是讓一些亂七八糟的線堆積起來,如果同學都是亂涂的,那么就違背了這節課的主題。老師要的是標新立異的創造,在作畫時什么都可以畫,只要不是反動的和不健康的,都可以入畫,但一定要畫得與眾不同,有自己的個性。在學生們構思階段,我啟發學生,大家經常看到的游戲中的場景,卡通片中的動畫角色,甚至包括生活中不經意看到顏料在水中化開,花崗巖上的紋路,你能說它不美嗎?經過教師的啟發,學生們知道了美術不僅可以表現我們所熟悉的事物,更可以是通過大膽的想象、設計,而產生的意向的美,甚至是種怪味的美。在整個學生創作教學過程中我牢牢把握著四個環節,即思考-變通-求異-創造。最后學生們畫出來了許多很有個性的或抽象或具象的美術作品。
(三)在寫生課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創造力
寫生是專業美術的基礎訓練,但藝術的創作往往都來源于生活,是自己對生活的感受的體現,寫生也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并由此而帶動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讓中學生進行寫生練習,首先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因為他們對走出室外充滿好奇心理,對自然的親身感受遠高于對書本范例的感受。不少學生還存在描繪大自然的想法。其實這一切都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習情趣的感受力。其次,出外寫生也有助于學生感受自然,提高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因為創造思維的萌發,取決于學生頭腦中接觸過的、熟悉的事情,多感才能多知,根據學生主觀感受,表現情趣,來加強藝術感染力。
四、結論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我相信學生們雖然在學習習慣和能力上有差異,但內心深處都是希望自己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所以我認為,教師在輔導中要鼓勵學生在學習中主動地去構建知識,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每一個學生都成為有高級審美情趣的人。
【作者單位:漯河市外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