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學習和利用自然界生物的外觀形態來設計產品已經成為技術革新的一個新方向。形態仿生產品設計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能夠滿足人們情趣性的表達和精神上的需求,研究形態仿生設計產品的發展趨勢已顯得非常重要,而自然界的生物形態永遠是設aa計創新的源泉。
一、仿生形態豐富產品造型完美產品結構
德國著名設計大師克拉尼曾說過:“設計的基礎應來自于大自然的生命所呈現的真理之中。”這句話道出了大自然蘊藏著無限設計天機。大自然的奧妙不勝枚舉,每一種生物都有其奧秘,都有可能成為我們一種新的設計靈感來源。
“幾乎所有的設計中,大自然都賦予了人類最強有力的信息”,這句話說明仿生形態中包含了非常鮮明的生態設計觀念,仿生形態設計對探索現代產品設計具有重要影響。形態仿生設計是人們在長期向大自然學習的過程中,通過積累經驗,選擇和改進其形態,從而來創造更優良的人造物。從機器工業化人為形態脫離出來,轉向從自然原生態中開發設計形態,是現代工業產品設計活力新出路。自然界中有機生命具有豐富形體結構,多樣的變化層面,巧妙的色彩裝飾和圖形組織以及它們的生存方式,肢體語言,聲音特征,平衡能力等,為我們人工造型提供了新的設計方式。科學技術飛快發展的時代,學習和利用生物系統的優異結構和奇妙的功能,已經成為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的一個新方向。形態仿生的思想是建立在自然進化和共同進化的基礎上的。形態仿生試圖在形態方面模仿動物和植物在自然中的優勢。仿生形態不僅豐富的是產品造型,更在結構上比普通技術化產品更勝一籌。原本生活在大自然中的生物經過上千年的進化,逐步更加貼合自然、適應自然。因此,仿生形態是自然錘煉之物,有微妙契合人類生活之處。運用仿生性思維進行設計,不僅工業產品造型得到豐富發展,而且賦予產品以生命的象征。
二、運用形態仿生設計創新的必要性
(一)形態仿生設計滿足現代產品更高追求
工業產品造型仿生設計,不僅能使人們認識到產品外觀形態與生物形態關系密切,對設計者來說,更重要的是通過對它們形態關聯的內在因素認識,從而引發出仿生形態產品的創造靈感。
“產品造型設計要符合當前人們的審美情趣,要通過令人信服的良好設計最大可能地引導和提高大眾的審美意識。”早現代產品設計中,追求藝術上的趣味化與風格上的個性化是造型設計要素的具體體現。比如流線型是一種象征速度和時代精神的造型語言,在工業設計中已經發展成了一種時尚的設計美學,滲入到產品的各個領域。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個性得到了空前舒展和張揚,藝術上的趣味性和風格上的個性化,重新被消費者所重視。為了符合現代人對產品設計的精神需求和個性表現,造型設計中應更加注重藝術趣味化和情趣個性化,掌握消費者的消費意識,以滿足時代生活需求。仿生形態產品,不但使人們獲得輕松愉悅的感受,從而緩解了現代枯燥無味的社會工作壓力,還能滿足人們在文化精神方面的高級需求。
(二)形態仿生設計促進產品功能的有效實現
產品的功能是指產品的技術功能,它是產品設計主要目的,也是工業產品與消費者之間最基本的關系。通過對各種生物形態的觀察,結合產品功能的要求,能使產品的功能既科學又藝術的得到發揮和實現。從美學、系統理論等方面看,仿生設計是“形式服從功能”美學的豐富和發展。仿生藝術設計不僅是一種單純的形式美,它有深刻的技術背景和理論根據。如動植物的某些方面的功能,實際上遠遠超越了人類自身在此方面的科技成果。生存在自然界中的各種各樣的動植物能在各種惡劣復雜的環境中生存與運動,這是因為其運動器官和形體與惡劣復雜環境斗爭進化的結果。植物和動物在幾百萬年的自然進化中,不僅完全適應自然,而且其進化程度接近完美。路易吉·科拉尼是當代最著名的仿生藝術設計大師,他的設計兼具有空氣動力學和仿生學的特點,表現出強烈的造型意識。例如科拉尼采用卵形作為茶具設計的主要形態時就有如下的考慮:首先,卵是自然母體內孕育出來的最和諧的生命形態,它擁有獨特的光滑的外表和適應性能。
另外,這個形態受熱最均勻,它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均勻地將熱量傳給形態的各部分。它采用適應自然進化的生物形態,因而使其具備了極其優異的結構功能特征和物理、化學特性,比如高速度、安全性、優異的穩定性、精簡的結構、最佳的結構布局、符合人體工程學、流體力學和空氣動力學。當今科技雖說迅速發展,人們生活品味不斷提高,不止注重功能優異領先,而且追求返璞歸真,探討的形態設計,提倡仿生設計,讓設計重回自然,也是未來工業設計創新方式的一個新的發展趨勢。
三、總結
對于現代工業設計發展來說,產品造型設計中,適當運用形態仿生是非常必要的。一件優秀的產品形態,賦予產品以人性,以生物形態為基礎的仿生,容易被人接受,不僅會使人們產生深刻的印象,也會帶來經濟效益。尤其是當今時代,人們對產品設計的要求和過去不同,不僅注意功能的優良特性,而且注重產品的返樸歸真和個性。提倡仿生設計,不但創造功能完備、結構精巧、用材合理、美妙絕倫的產品,同時賦予產品形態以生命的象征,讓設計回歸自然、蘊含生命活力、增進人類與自然統一。仿生設計把造型、結構放在主導和支配地位,以人為中心來溝通、統一,融洽了人和產品及時空環境和信息之間的關系,豐富和發展了“形式服從功能”的功能主義美學。讓設計回歸自然、蘊含生命活力、增進人類與自然統一。
【參考文獻】
[1]李萬軍.當代設計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蔡克中.張志華.工業設計仿生學的應用研究[J].裝飾.2004(02)
[3]王谷巖.視覺與仿生學[M].上海:知識出版社.1985
[4]方可.“形式服從功能”的再思考[J]新建筑.1997(02)
【作者單位:武漢紡織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