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色彩是表現陳列內容及主題思想的重要條件之一,我國歷史悠久,色彩文化也有很深的底蘊。設計人員應該意識到我國傳統色彩文化的重要性,了解其基本原理和規律,結合陳列內容創造性地運入色彩手段來增強陳列形式的感染力。
陳列是我國博物館進行社會教育、傳播信息、提供審美欣賞和為科學研究提供參考服務的主要工作方式。因為陳列是一種以視覺為主的藝術形式,所以色彩在陳列工作中尤為重要,而要在陳列內容與整體環境相協調的同時,用中國傳統色彩文化在陳列設計中更好地體現出中國的傳統思想和精神,則是陳列藝術設計人員需要重視及研究的。
一、中國傳統色彩文化的發展特征
中國傳統色彩觀對于中國的古代藝術影響非常深遠,它作為中國色彩美學的基礎,把中國特殊文化作用的傳統用色充分體現出來。
(一)儒家的色彩觀
《考工記》定東、南、西、北、天、地之方色為青、赤、白、黑、玄、黃,這是最早的色彩分類。[1]這幾種色為正色,即原色,正色可以衍生出間色。儒家賦予了色彩更多的社會倫理及道德意義,尊卑貴賤的等級用正色及間色代表,孔子認為,只有合乎禮的色彩規定才是美。認為人類社會歷史是按照五行(土、木、火、水、金)相配規律發展的。五行、五色以及中國人特有的宇宙時空觀和人生觀相融合,結合中國傳統的歷史文化,形成了極具中國傳統特色的色彩文化。
孔子主張用色以定禮制,使色彩成為人們社會行為的規范手段。傳統中黃帝尚黃、夏朝尚青、商代尚白、周朝尚紅、秦朝尚黑、魏晉以后,而以黃色為尊。所以,從此黃色為帝王所專享,帝王一律都是黃袍加身,皇宮建筑的琉璃瓦屋頂都是金黃色。它廣泛體現在彩陶、壁畫、帛畫、唐三彩、瓷器、服飾、建筑彩繪以及各種民間藝術等領域。
(二)道家的色彩觀
道家的色彩觀對后世的色彩美學影響極大,道家的色彩意在引導人們用精神世界感知色彩,感悟自然。最典型的影響體現在中國的水墨畫上,水墨畫的魅力在于“墨分五色”,“不施丹青,光彩照人”,運用墨色的濃淡來表現神韻,于單純之中蘊含著萬物的光彩。白紙黑墨,卻意境萬千。水墨畫散淡、清奇、悠遠,追求以墨造型而達到舍形而悅影,舍質而趨靈的崇高藝術境界,它的出現是承繼莊禪精神的中國文人對色彩的一種深化和升華。[2]
(三)佛教的色彩觀
佛教傳入后,在色彩實用方面,最輝煌的成績便是敦煌壁畫。壁畫賦彩鮮麗,在色彩的運用上,大膽而厚重,給人以特殊的美感。在觀念上也不盡守華士規范,大量用本土受禮教的影響而視為“間色”(“賤色”)的青、綠色,但卻很富有裝飾性。
二、中國傳統色彩文化在博物館陳列設計中的應用
了解中國傳統繪畫色彩的使用規律,有助于我們在繼承和發展,創造出現實性和色彩性的語言,并運用到陳列設計中,更好地吸引公眾。
(一)秉承中國傳統色彩文化中的特點
在陳列展覽中,色彩要作為整個展覽氛圍的切入點,要用色彩突出展覽內容的歷史特色,一般讓觀眾在序幕廳中就受到色彩的感染,以引起觀看下列陳列內容的欲望和興趣。可以使用高明度、高純度色,以營造光彩奪目、熱烈興奮的氣氛。如徐州西漢楚王陵文物展,就使用漢代器物及服飾上常用的黑色和朱紅,顯示出高貴、雄渾、大氣的特征。
又如錢學森圖書館的陳展,展廳通體采用白色,結合明亮的漫射光設計,給人高潔、明快的現代感,一進入展館大門,一個極具象征性和震撼性的現代主義雕塑——“升騰的智慧”沖入視野,瞬間點燃觀眾的參觀情緒。“升騰的智慧”以紅色為雕塑色調,展現出放射、裂變、升騰著的巨量“手稿”。北京古代建筑館在展覽中采用清新自然的綠色展板以及大量的原木色的定向刨花板制作的展臺、展柜,易讓人的思緒飛揚到更廣闊、自然甚至久遠的時空。
(二)陳列設計的色彩應講究和諧統一
色彩,既有熱情而鮮亮的暖色,也有冷靜而素雅的冷色。在陳列展覽的整體色彩中,色彩的統一,能將互相競爭的或互相排斥的緊張力調和起來,使它從屬于一種有秩序的主調。色彩成為陳展藝術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一個陳列展覽的冷暖主色調一定要協調,要么以暖色調為主,要么以冷色調為主,不可混用和含糊不清。太豐富,雜亂無章法的色彩會讓人看了不舒服,尤其是歷史類、紀念類的陳展。
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陳列中,選用灰色作為主色調中的基本色調,把陳展環境和展墻、展板、展柜等統一做成灰色調,使整個陳列色彩統一有序,用統一的色調為觀眾塑造一種沉重、壓抑的觀展氛圍。
(三)局部適當應用色彩對比和調和
所謂局部,是指組成整體的單元,它服從、豐富整體,應有變化統一的節奏、韻律及色彩對比和調和。在局部色彩處理上,統一中卻有變化,以幫助陳列形成高潮起伏的視覺效果,以強調、突出展品的重要特色。例如一個展柜內陳列黃色象牙雕刻,如果將它放在橙黃色的絲絨背景中,就會減弱象牙雕刻的光彩和魅力,就不如把它放在暗紫色的背景中更容易顯示出黃色象牙的光彩。[3]
色彩設計是陳列設計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傳統色彩文化歷史悠久而淳樸,使用傳統色彩能夠和文物相輔相成表現出懷舊與自豪的民族情結,設計人員應該意識到色彩設計要遵循我國傳統色彩文化的重要性,了解其基本原理和規律,結合陳列內容創造性地運入色彩手段來增強陳列形式的感染力。
【參考文獻】
[1]姜澄清.中國人的色彩觀[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
[2]宋瑭杰.中國傳統色彩文化探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2(06)
[3]博物館陳列藝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
【作者單位:商丘博物館文博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