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縣委書記感動了
“孫震會長心存大愛,情系滿鄉,無私奉獻,感人肺腑。岫巖縣委、縣政府及50萬岫巖人民感謝孫會長及所有幫助過岫巖的朋友,對你們遭遇的不幸表示慰問,并祝早日康復”。 2008年11月27日,時任遼寧省岫巖縣委書記王守衛看過一份秘書送來的《愛撒弱勢群體血灑鄉村田野》材料,了解了主人公孫震的感人事跡后深受感動,第一時間揮筆做了批示。 隨即中共岫巖滿族自治縣委信息中心第45期上情下達:“按:多年來,鞍山市糖尿病患者協會孫震會長經常到我縣開展救助糖尿病患者和資助貧困大學生等扶貧幫困活動。我縣十七歲糖尿病患者王野,正是在孫會長的幫助下,生命才得以延續。六年來每月七號,孫會長都會按時為其提供藥品和食品,累計達七、八萬元,并且多次把王野從死亡線上搶救回來。11月17日,在看望王野等人后,返鞍途中不幸遭遇車禍,孫會長在頭部嚴重受傷的情況,還奮力救助同車人員,其人道主義精神可歌可泣,值得學習”。
從1990年開始,孫震便二十幾年如一日地投身于社會公益慈善事業,足跡遍及養老院、福利院、工廠、社區、監獄、教養院、病房、學校、軍營、大山深處的農家屋……一幅幅鮮活感人的畫面,好像就在我們面前揮之不去;一句句真心道謝的話語,仿佛還在耳畔久久縈繞。為了讓人們能夠感受到人間的真情大愛,能夠觸摸到他那一顆滾燙的心,記者從他揮汗灑血的慈善之路中采集了幾則故事,以饗讀者。
我有兩個好爸爸
那是2008年國慶節后的第七天,在通往岫巖的盤山公路上,一輛小汽車風馳電掣般的向前飛奔。一邊是陡峭的崖壁,一邊是深達數十米的山谷,急轉彎時車輪離崖邊僅有幾十厘米。開車的正是孫震。他這么急匆匆的趕路是因早晨接到了一個電話,電話里傳來王野的父親帶著哭泣的聲音:“王野又犯病了,兩天沒吃東西了,昨晚吐了一夜。”這兩句話把孫震嚇出一身冷汗。原來,他在岫巖山區救助的小王野出事了。深知糖尿病急性并發癥危害的孫震立刻判斷出這是“酮癥酸中毒”。他沒有顧得上吃飯,立即帶領協會的伙伴和一個志愿者一同趕往王野的家。
一道道山梁閃過,一排排喬木后掠,在車輪飛轉中和王野交往的往事又浮現在孫震腦海里。
王野的家在岫巖縣牧牛鄉牧北村。王野兩歲的時候,媽媽因患糖尿病離世,接著姐姐又患糖尿病夭折,家里只剩下腿有殘疾的父親和王野相依為命。當王野十二歲上小學五年級時她也被查出患上糖尿病,無奈輟學在家,不幸再次降臨到這個本就支離破碎家。為了給女兒治病,王野的爸爸求遍了親友,借遍了鄰居,最后連房子都賣了。那是2004年7月的一天,孫震得知這一情況后,立即帶著儀器、胰島素和食品等前往岫巖牧牛鄉牧北村去看望王野。來到王野家,看到她們父女倆住的是村里廢棄的房子,真是家徒四壁,屋里除了幾只小凳、一張破桌子,炕上凌亂的破被褥,鍋臺上一個破鍋和幾只碗就一無所有了。屋里灰蒙蒙一片,一點陽光都沒有。腿有殘疾的父親躺在炕上。小王野骨瘦如柴,兩只大眼睛深陷,沒有了同齡孩子的靈光,傻傻地站在那里。孫震急忙過去拉住王野的手,落淚了。他對王野說:“孩子,你和爸爸都別愁,我接你到鞍山大醫院治病,從今以后,你治病的錢和胰島素我提供給你。”
愛是陽光下送來的一股暖流,溫暖的、真誠的。那晨曦中的一縷曙光,點燃了王野的希望……病情穩定后的王野重新回到了課堂,可王野患的是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要終生靠注射胰島素才能維持生命。孫震看見王野家沒有條件保存胰島素,為了確保胰島素的正常療效,孫震四處尋找給她買了一個小冷藏箱,還設計了一個血糖記錄表,讓她將每天檢測的血糖數據填在表里。每次去岫巖看望王野,孫震首先看兩樣東西——王野的成績單和血糖記錄表。從那以后每個月的7號,無論是刮風下雨,還是嚴寒冰雪,孫震都會按時把一個月的藥品和血糖測試條等送到王野手中,并多次奮力將王野從病危的生死線上拉回來。
經過近兩個小時的車程,趕到王野家中。這時的王野已經進入昏迷狀態。測血糖、量血壓的結果出來后,在場的人都驚呆了,王野的血壓僅有20/50毫米汞柱,血糖已達到了28毫摩爾。兩項指標意味著王野隨時可能發生生命危險。王野的父親一邊抹著眼淚,一邊泣不成聲的說:“孫大哥,你今天不來,王野就只能等死了,這孩子若再有個好歹,我真是活不了了……”孫震當機立斷地說:“帶王野速回鞍山搶救。”話音剛落,顧不上自己的腰脫癥他背起王野奔向車里。一路上,同車的人一個抱著王野的頭,一個抱著王野的腳,孫震把車速開到了極限。車上的幾個人急切地打著電話,先后聯系了五家醫院,他們聽了王野的病情都以“沒床位”為由拒絕收治。怎么辦?救治王野的醫院還沒有著落,此時,延誤一分鐘也許就失掉了搶救的機會。患有心臟病的孫震邊開車,邊從兜里摸出救心丸,倒出幾粒含在舌下,王野的癥狀讓他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兒,不時地詢問著王野的脈搏跳動次數……鞍山三院的電話接通了,李副院長聽了情況介紹后,深為孫震的真情所感動,果斷的說:“趕緊把孩子送來,直接進病房,我們的醫生護士馬上做好搶救準備。”
進到搶救室,王野已經完全進入了昏迷狀態,經過醫生們的奮力搶救,王野的呼吸漸漸恢復正常,各項指標都得到好轉。看著臉上逐漸恢復血色的女兒,腿有殘疾的父親邊給孫震和醫護人員鞠躬邊說:“要不是孫大哥把孩子拉到鞍山及時救治,孩子早沒命了。”
由于糖尿病病情很難控制,并發眼病導致王野眼睛幾乎看不到東西,雙眼白內障,左眼更嚴重。為了保證王野能夠順利完成學業,孫震出錢為王野做了白內障剝離手術,并植入世界最先進的可使用80年的進口人工晶體。2008年11月3日,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手術,王野被推出手術室。4天后當醫生拆掉王野眼睛上的紗布時,“我看見了”,王野激動的喊道。日后在寄給孫震的信里王野這樣寫道:“親愛的爸爸,請允許我這樣稱呼您……從現在起,我就是您的女兒,我太高興了,心就像開了一朵小花,一朵在笑的小花,我覺得我雖說不幸,但我確是這不幸中最幸運的一個,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所以我很滿足,別人只有一次生命而我有兩次,別人有一個爸爸,而我有兩個,有兩個爸爸的關心,疼愛,您說,還會有誰比我更幸福呢! 爸,我一定不會辜負您對我的期望的,我永遠愛您。”
圓了弱女王鳳梅十八年的夢
孫震為社區居民分憂解難做了數不勝數的事,他是社區居民的貼心人,這些社區也離不開他,相繼聘任他為“名譽主任”。
一天,他來到一個社區聽說了這樣一件事……
“去公園逛逛”,對普通人來說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可對于鐵東區東長甸街道交通社區的居民王鳳梅來說,卻是一個期盼了十八年的遙不可及的夢想。十八年前,產后高血壓讓王鳳梅永遠失去了站起來的機會,丈夫也因此帶著孩子離她而去。十八年來她同年邁的母親相依為命,除了看病就沒有下過居住的四樓,置放于樓道的輪椅生滿了鐵銹。到外面吸吸新鮮空氣,逛一次公園更是一種奢望。一天,孫震買了大米和豆油等生活品,領著幾名志愿者到王鳳梅家為她測血糖、量血壓,得知王鳳梅十分渴望去二一九公園逛逛,立刻向她承諾,“我一定帶你去一趟二一九公園。”幾天過后,孫震帶領幾位志愿者同社區干部一起開著面包車來到王鳳梅家。孫震像親哥哥一樣將王鳳梅抱下樓,和眾人一起帶著她圍繞著早已發生巨大變化的城區轉了一圈。王鳳梅十分激動,她說:“我十八年的夢圓了,我太高興了!”當王鳳梅來到二一九公園,看到綻放的菊花時,她興奮得像個小孩子,“菊花、菊花,我看見菊花了!”她用手去撫摸菊花,眼淚成串地流下來,連連說:“老孫大哥,你這人心腸太好了,你讓我這個殘疾人也享受到了大自然的美!”
二十年來,孫震為社會、為弱勢群體捐款達數十萬元,可很少有人知道他過著近乎清貧的生活。他帶的花鏡是在地攤上花10元錢買的;冬季,他身上仍穿著那件十幾年前在夜市上花15元錢買來的黑格混紡棉衣;為了支持孫震,年過九旬的老母親每天都在用廢舊布縫做小墊(擦機器用的),每一個小墊兒能賣一角錢,可孫震每次捐款少則幾百元,多則上千元。
2012年3月16日,立山區政協七屆二十一次常委會作出開展向孫震同志學習的決定。學習他履職盡責、熱心政協事業的務實作風;學習他助人為樂、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的奉獻精神;學習他寬懷包容、感恩社會的高尚品德。
雖然孫震只是大愛之海里的一朵浪花,但這朵浪花依然能夠折射出太陽的光芒。孫震的足跡遍布鋼城的山川大地,他把全部的愛拋灑在鞍山這片熱土,他的熱血里流淌著真情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