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某與某建筑公司簽訂了一份為期三年的勞動合同,合同中約定有“發生傷亡事故本公司概不負責”的條款。王某家境困難,又自恃年青力壯,抱著僥幸心理在合同上簽了字。五個月后,王某在一次施工中不慎從腳手架上摔落造成腰椎粉碎性骨折,下身癱瘓生活不能自理。事故發生后,王某一家無力承擔巨額醫療費用,建筑公司以勞動合同中規定有“發生傷亡事故本公司概不負責”的條款為由拒絕支付醫藥費用,并對其家屬說,以后王某與建筑公司毫無關系,不能再找建筑公司索要費用。王某遂向勞動者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
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的協議。本案中,該建筑公司與王某簽訂的勞動合同從表面上看是雙方自愿達成的協議,王某本人也在合同上簽了字,其實不然,勞動合同中有關“發生傷亡事故本公司概不負責”的條款明顯違反了《勞動合同法》第26條第2項的規定,嚴重侵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在勞動合同的締結中對勞動者提出不合理的附加條件。
1988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雇工合同“工傷概不負責”、“死傷自理”是否有效的批復》((1988)民他字第1號),針對有些企業在推行經濟承包后,在承包合同里規定“工傷概不負責”、“死傷自理”之類條款,特別規定,“這種行為既不符合憲法和有關法律規定,也嚴重違反了社會主義公德,應屬于無效的民事行為?!眲趧硬俊蛾P于企業內部個人承包中保障待遇的問題和復函》(勞險字(1992)27號)也指出了企業內部承包合同中關于“工傷概不負責”的條款不具有合法性。
《勞動合同法》第27條規定:勞動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它部分效力的,其它部分仍然有效。王某與建筑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可以認定為部分無效的勞動合同,“發生傷亡事故本公司概不負責”的條款不能發生法律效力。因工傷害等職業災害,是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特殊侵害即使用人單位的設施和工作環境完全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標準,也應當對受職業災害的勞動者負有賠償責任。本案中,建筑公司應當支付王某的醫藥費,賠償王某的損失。
這正是:
條款簽訂不合理,
雙方自愿也不許。
一旦發生意外事,
法律仲裁不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