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老外來華后看到中國的交通亂象,驚呼道:真是無政府主義!驚呼可以理解,結論有待商榷。無政府主義是假,無法律意識是真。從社會心理層面說開去,也可以叫托付心理:行人把自身安全托付給司機;司機把駕駛安全托付給其他司機,唯獨沒有把自己當成維護自身安全的主體。
托付心理在中國極其普遍。沈陽某大型國企有一青工,技術堪稱大拿級,每次參加各層級技術比武都能拿到好名次,但他在單位的月工資才不到2000元。南方有企業以40萬年薪聘他,被他婉拒,似乎甘于奉獻。但婉拒后的吊詭是,面對記者,他因自己現在的微薄收入而眼含熱淚。
不滿當下收入,卻又推卻高額年薪,是什么讓他如此超乎常人?自甘清貧、樂于奉獻等已無法解釋,能夠說得通的只有一點,就是他或多或少有些托付心理:在單位掙得少,但畢竟還是國企職工,由單位操持自己的工作、學習和生活,能省卻不少煩憂;去南方私企打拼,雖然年薪高,但除此之外,其他一切都得由自己打點,麻煩很多,安全感會大大降低。
由于信息不完整,筆者無法證實這個青工是否有托付心理。但以一個廣泛的視角看,東北人尤其要比南方人較多這種心理。這里有東北地處內陸的地理原因,有曾被殖民的歷史原因,有計劃經濟的政治經濟原因,也有其他文化原因。眾多原因雜交一起,讓我們看到,在對各行各業很多先進人物的宏大敘述中,他們收入偏低,對單位不離不棄;面對高薪,對誘惑不理不睬。人前之壯烈,我們在文章中都領略了,他們是那樣無私;人后之辛酸,我們不知分毫。都是活生生的人,前述那個青工因收入微薄在人后流淚,那些人物在人后會是什么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論猜測,他們是不是也有不甘?不甘卻又堅持,原因之一想必一定是:托付。
廣而言之,現在喧囂于學界的對頂層設計的呼喚,多少也有托付心理在起作用,言外之意,草根不行了,頂層來吧。頂層設計非常必要,但不意味著草根就可以不行不立,全盤托付。當年的小崗村承包、傻子瓜子等等,何曾有頂層設計,都是勇敢者個體尊重自我權利的壯烈突圍。
托付心理是國家主義和集體主義在民眾個體四周插下的樊蘺,在這超短半徑人生之圓的約束中,個體思想和心靈被長時間禁錮,個人意志和自由追求一直死機。但人的正常欲求是壓抑不住的,如在市場經濟中突飛猛進者,他們是這個時代最大的楷模。但也有人如那個青工,半遮半掩半含羞,在人前和人后表現出反差極大的兩面性。兩面性也是進步,它是對人的初步發現,有了這個初步發現,人的正常權利終會閃耀天華。
(作者為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