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弈論提供了一種研究人類理性行為的通用方法。博弈論,又叫“對策論”、“賽局理論”,本屬應用數學-運籌學的一個分支,起先研究游戲中個體的預測行為和實際行為,分析它們的優化策略?,F在,博弈論已經成為經濟學的標準分析工具之一。博弈論抽象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勵結構間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斗爭或競爭性質現象的數學理論和方法。在軍事戰略、國際關系、計算機科學、政治學及其他很多學科都有廣泛的應用,生物學家也使用博弈理論來理解生物進化的某些結果和預測某些物種進化的前景。
價值觀多元化沖突和橫向部門管轄權沖突是城市管理的現實,藉博弈論的視野去觀察它們是筆者的目的。
城市管理的兩大難題
在城市管理不斷滿足市民需求的過程中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不同人群和不同利益者的需求完全不同,不同利益相關者,有時是利益矛盾的雙方,經常發生沖突。城市管理的一般方法是,對利益相關者分類以利識別,分析決定利益的關鍵因素與工具;對關系的形式進一步分類,分析關系的相關度和影響力,然后進行協調,其實質是在不同利益相關者之間進行權衡。權衡過程中,一旦對各方的利益考慮不周,或者存在哪怕一點傾向性,都會導致權衡工作失敗。
我國的現行體制中,垂直部門的結構安排形成了上下級的部門關系,這種關系是簡單的上級指令、下級服從的關系,較少協調和協商,這種關系相對容易處理。垂直機構之間是橫向部門關系,由于互不隸屬,橫向部門間的協調歷來艱難。然而,隨著城市的現代化,城市問題涉及的專業以及處理問題的程序愈來愈復雜,城市事務往往與多個部門相關。為適應社會要求,各部門每每按照自身的理解向邊際擴充職能,由于缺乏溝通,產生了管理職能交叉現象。另一方面,管理職能的歸口速度總是跟不上新事物的出現,管轄權空白和模糊的現象也隨之出現。二者是管轄權沖突的表面原因,內在動因卻是人所組成的部門與生俱來的利益沖突。
利益集團與公眾協商的實例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設立過一個課題,研究公共交通如何定價與補貼。問題在如下背景下提出:現實中,市民需要快捷便宜的公交服務,公交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政府希望最小的財政支出。如果各方只考慮自身的最大利益,會造成城市公共交通體系的混亂而無法持續服務和盈利。
若采用一般的城市管理方法處理,會由政府出面進行利益相關方的協調,平息各方怨氣,保證各方利益,非常棘手。如果采用博弈論的方法,問題歸結為三方博弈。求解的思路如下:
通過教育和信息公開過程使市民理性化,明了自身的利益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出行快捷便宜的城市公交服務,二是財政少支出(財政收入歸根到底是納稅人的錢)。兩部分與政府的利益完全一致,政府希望有滿足要求的社會公益性城市公交服務和最少的財政支出,所以,可以代表市民。因此,問題簡化成2個參與人的博弈,即利益集團-公交企業與政府的博弈。
解題的步驟是構建博弈模型,分析其戰略(策略)組合和收益矩陣,設定條件,使博弈具有均衡解。博士們是這樣解題的:
首先,構建收益矩陣。
R1:企業票價不變,政府不補貼的企業收益。
C1:企業票價不變,政府不補貼的政府收益(含社會公益性收益)。
R2:企業票價降低,政府不補貼的企業收益。
C2:企業票價降低,政府不補貼的政府收益(含社會公益性收益)。
F1:企業票價不變時的政府補貼。
F2:企業票價降低時的政府補貼。
C3:企業票價降低,政府補貼的政府收益(含社會公益性收益)。
然后,調整政府補貼F2,使之同時滿足3個條件:
條件一,C3-F2>C1-F1,補貼后的公眾利益大于票價不變、有補貼時的公共利益;
條件二,C3-F2>C2,補貼后的公眾利益大于票價降低、不補貼時的公共利益;
條件三,C3-F2>C1,補貼后的公眾利益大于票價不變、不補貼時的公共利益。
最終,求得滿足三方博弈的純策略納什均衡解F2(企業降價時的政府補貼)。
課題成果莫過于給予城市管理人的啟迪:
1、基于各方利益。在各方都應獲利的前提下,得到對各方利益有保證的策略組合。
2、策略組合經過了優化。三方都不會或不愿偏離最佳策略而去選擇其他。利益集團的最佳策略是降價,政府的最佳策略是補貼,同時保障了市民所享受的社會公益性公共交通服務質量。
3、政府是博弈規則的制定方。政府參與了博弈,更重要的是在博弈之前政府設計了博弈規則,各方利益的保證體現在規則之內。
4、不需要空泛的說教和強制。充分的信息公開、適當培訓和教育使參與人理性化,理性人自然采取優化的策略,最終的效果比講大道理和強制實施更好。
管轄權沖突的案例分析
以城市違規小廣告問題為例。城市違規小廣告俗稱“城市牛皮癬”,久攻不下,長治不愈,反復發作,治理的經驗之一是群防群治—即多部門協同。
一般的協同方法是成立臨時專門委員會,相關部門都是委員會成員。由于互不隸屬,需要各成員的共同上級召開一系列的聯席會議,協調磋商。聯席會議方法一直在用,但橫向部門間的條塊分割依然溝壑深幽。
試用博弈論解題:
假設兩個部門共同管轄違規小廣告,市政局負責清理,執法局負責對違規張貼者予以行政處罰。
它們兩個互為橫向關系部門,凡部門都有自身利益。部門利益包括其代表的公共利益;其次有部門的集體利益,如對部門的表揚、集體獎金、充足的業務經費和人員配置等等;最后還有部門中個人價值的期望,如個人獎金、部門首腦的升職前景、休假、不加班、身體好,不一而足,這部分利益尤其重要。應該承認,這些利益訴求是正面而值得提倡的。三種利益構成了部門利益,部門的行為取向無疑是追求部門收益最大化。
兩個部門管轄“城市牛皮癬”各自都有兩個策略。
策略一,積極合作(簡稱積極);策略二,消極合作(簡稱消極)。所以策略組合有4種,博弈的收益矩陣如下:
采用不同的策略組合各自有不同的收益。如果雙方消極,雙方收益都為0;如果雙方積極,雙方收益都為2;如果一方積極另一方消極,積極的一方付出多,成本高,造成虧損-1,另一方坐享其成,不用付出,收益可高達3。
如果博弈(合作)只進行一次,就是個典型的囚徒困境,由于部門的獲利本性決定,博弈的均衡是雙方都采取消極策略,這對兩部門最有利,但不是市民希望的。
為了讓市民滿意就需要改變博弈的規則。修改后的規則是這樣的:每個月博弈一次,請市民做裁判,每月底進行市民滿意度測評,如果市民不滿意就讓囚徒博弈重復進行下去。雙方的策略也做改變,規定開始雙方都選“積極”策略,在隨后的博弈中,若雙方都選“積極”或“消極”,下個月各方都選“積極”,若單方選擇了“消極”策略,下個月對方選擇“消極”策略以示懲罰。博弈論的深入研究證明這個模型可以達到純策略納什均衡,結果是兩部門更傾向于多選擇“積極”策略。因此,市民和兩部門三方都能獲得更高收益。
以上博弈過程暗喻了聯席會議協調的一種模式。
1、以部門利益為導向。協調的是各方的利益,協調的方法是博弈。讓各方在完成任務中自愿自覺地采用優化策略。策略是自己選擇的,各方都明了好策略帶來更高收益,而偏離均衡的策略只會帶來收益的下降,為了本部門的利益他們必須努力。
2、市民充分參與。公共利益實現與否、公共服務的質量優劣市民感受最直接,他們的評價最權威,市民的意愿通過滿意度的測評干涉了博弈。市民在本博弈中不是參與人,而是作為動態外部條件調試博弈,他們控制著博弈是否繼續,他們的意志影響了博弈的結果。
3、博弈論為部門的上級實施聯席會議制度提供了利器。上級能將思維的重心放在博弈規則的制定上,事先籌備達成目標所需要的人力、物資和財力資源,不再用空泛的說教和唐突的強制。通過規則協調市民和各部門的利益,重新配比各方的責、權、利。領導關注過程而不是親自控制過程,因為策略組經過了優化,帶有自適應的特征,各部門更愿意調整自身的行為去達到既定的目標。
城市管理中博弈思維有優勢
采用博弈論,不僅僅是采用一種數學方法,更重要地是它能改善城市管理者的思維模式。城市相關利益者是博弈中的參與人,利益表述為收益,協調代之以策略選擇,權衡歸結為均衡。參與人可以是利益集團,個體的人以及管理者本身。
博弈論在經濟學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理性經濟人的假設在經濟學占有核心地位,從而導引出許多著名的經濟學原理。理性經濟人的假設在城市管理領域似乎同樣有用,至少,許多城市管理的問題徑直就是經濟學問題。博弈論方法假定了參與人是理性的,而城市中非理性人是存在的,甚至通過信息公開和教育仍然不能使其理性,所以應用博弈論時需要注意它的局限性。
利益不局限于經濟利益。多元價值觀的實現和實現程度都可以等效成收益,就像戰爭并不總是為了資源,宗教的原因也可引起百年戰爭。
博弈論不著力利益的簡單算術平均,絕對平均主義和損人利己在博弈論中沒有市場,所以,它輕松化解了人們對其公平性的疑慮。站在各方的立場思考、剔除劣勢策略、逆向歸納是博弈論推理的基本要求,博弈論關于信息對稱性影響博弈結果的研究成果,推動參與人更加注重信息的獲取,政府部門也由于希望參與人理性而更加愿意推進信息公開。至于扶持弱勢群體,公開、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則的具體方案,完全可以用博弈論的適當模型表述。
由于選定的策略經過了優化,帶有自適應的特性,博弈的各方會采取主動,選擇合適的策略,努力接近目標而不愿偏離。從哲學的角度看,博弈論堪稱辯證法的數學表達形式。在城市管理中應用博弈論,必然會遵循嚴格的邏輯,注重思辨和實證,自始至終本著相互影響、競爭、動態和進化的理念去求得優化的策略。
博弈論能極大地拓展城市管理的思維廣度。
參考文獻:
[1]馬克思.第六屆萊茵省議會的辯論(第一篇論文).《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6.
[2]姜杰,彭展,夏寧等.城市管理學. 山東人民出版社, 2005.
[3]姚永玲.城市管理學.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8.
[4]劉曉燕.政策執行中的政府部門利益研究. 四川行政學院學報 , 2011年03期 .
[5]王江,王鏡.博弈分析視角下的城市公共交通定價與補貼.中國鐵道出版社, 2009.
[6]歐陽梓華,楊向華.論城市牛皮癬的打防對策. 哈爾濱學院學報, 第28卷 第11期, 2007年11月.
[7]劉仁亮.桂林市治理城市牛皮癬的經驗和建議. 中共桂林市委黨校學報,第9卷第1期 2009年3月.
[8]周駿宇.艾克斯羅德博弈實驗及其應用.自然辯證法研究,第21卷 第3期,2005年3月.
(責任編輯: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