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該堅持學生“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將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將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四個學下方面串聯起來,增加了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內容,為學生們擴大了課程內容的選擇性;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制定實施建議;在教學評價中也提高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以健康為主旨。
關鍵詞:指導思想 多元價值 實施建議 教學評價
中圖分類號:G4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4-0000-01
前言: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新課標)于2001年進入實驗以來,經過制定、實驗、修訂三個較大階段,歷時10余年,終于頒布實施了。新中國建立以來,黨和國家十分重視學校體育工作,積極推進學校體育課程改革。這次的新課標全面灌輸了以人為本,以學生“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
1、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努力構建體育與健康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有機統一的課程目標和課程結構,在強調體育學科特點的同時,融合與學生健康成長相關的知識。
1999年國家在《深化改革教育,全面促進素質教育的規定》中指出:“健康的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服務的基本前提,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但是理論地位與社會現實落差巨大。在社會穩定、物質豐富、生活水平提高的情況下,我國青少年體質某些指標連續20多年下滑,嚴峻的現實引起黨中央、國務院和全社會高度重視和憂慮,因此,突出“健康第一”是本次新課標的一大亮點。
2、四個學習方面體現了健康的“多元價值”
新課標把原來的五個學習領域合并為四個學習方面,四個學習方面分別為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
四個學習方面的劃分體現了體現了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多元價值。如:體育與健康課程可以幫助學生掌握體育的知識、鍛煉身體和提高健康水平;可以學習體育運動知識,掌握運動技能和方法;可以促進學生的形態生長、機能發育、體能增強、素質提高;可以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學會調控情緒的方法、形成合作意識與能力,培養良好的體育道德;可以促使學生體驗運動樂趣,積極參與鍛煉,為終生體育奠定基礎等。簡而言之,體育與健康課程具有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增強體能、陶冶情操、體驗樂趣、增強自信、改善交往、適應社會等多元價值。
3、加大了課程內容的選擇性
傳統的課程內容規定了具體的教學項目以及教學時數和比重,讓體育課程的內容顯得比較單一,2011版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改變了以往的完全按照運動項目劃分和安排教學時數的框架,并且徹底打破了競技體系一統體育教學的現象。新課標根據三維健康觀、體育自身的特點以及國際課程發展的趨勢,拓寬了學生的學習內容。讓體育課程更加豐富多彩。
新課標在課程內容中增加了更多的體育項目,老師可以選擇更加適合學生學習的體育項目。在運動技能領域選擇的球類有學生們的籃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并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學生的面前,每學期選擇其中的一項;體操選擇的內容有基本體操動作,單杠、雙杠、支撐跳躍、每學期選擇一項或幾項;田徑選擇了短跑、中長跑、定向越野、跨欄跑、接力跑、跳遠、跳高、投實心球等項目;選擇了學生們喜歡的健美操、韻律操、舞蹈,并提倡學生們自創自編;武術選擇了一些基本動作、組合動作和套路等;選擇了名族民間傳統體育的一些竹竿舞、花樣跳繩、抖空竹、踢花毽等項目;選擇了游泳、滑冰、滑雪等項目;還有一些競技性的項目經過處理教材化后每年選取適當的內容進行教學。身體健康領域選擇了發展學生的柔韌性、靈敏性和平衡能力、速度、力量、心肺耐力相關的項目,并結合實踐課進行安排。
4、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制定教學實施建議
新課標在每個學期中都制定了學期教學計劃,根據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水平四的劃分以及各學習領域的水平目標,分配每個學期的學習內容,并落實到學習進度中去。根據選擇的幾大板塊內容制定體育與健康教學單元計劃,每學期的課時單元計劃都充分考慮了所選內容的具體情況、可操作性等。最后制定體育課時計劃,如有不當之處還可以隨時進行調整。
在《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教學建議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效果主要體現在學生體育與健康知識的掌握、運動技能的習得、體能的增強和學習行為的變化等方面。在選擇和設計教學內容時要體現“目標引領類容”的思想,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充分考慮學生的運動興趣與需求等“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思想制定了教學實施建議,給學生以自主練習提供機會,打破以往教學中統得過死的體育課程局面,適時地讓學生樹立新的學習目標。
5、教學評價,提高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標非常重視每一位學生的全面發展,強調通過體育與健康學習評價有效促進學生的不斷發展。把學生的體能、知識與技能、態度與參與、情義與合作納入了體育與健康評價范圍。在評價方法上采用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相對性評價與絕對性評價相結合并結合學校的體育與健康的實際評價要求對學生作出綜合性評價。體育與健康課程評價采用多方面的評價主體,有教師評價以及學生評價以及其他人員評價。其中學生評價又分自評、互評和小組評價等,提高了學生評價的主體地位。
6、小結
新課標堅持學生“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將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將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四個學下方面串聯起來,增加了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內容,為學生們擴大了課程內容的選擇性;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制定實施建議;在教學評價中也提高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以健康為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