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漢語言文學有著十分悠久的教學歷史和良好的教學傳統,是一門專門培養漢語專業人才的學科,在我國現行高等教育中有著重要的地位。但是受到其自身特點的限制,漢語言文學專業在近幾年來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也是眾多從事該專業的研究與學習的人士所面臨的重大課題。本文旨在探討目前我國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發展的基本特點,對如何有效提高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應用性問題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 基本特點 專業應用性 建議
中圖分類號:H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4-0000-01
漢語言文學是一門歷史悠久、積淀深厚的學科專業,目前,在我國大部分高校中都開設有漢語言文學,其專業建設也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與完善。長時間以來,漢語言文學一直是高校中招生人數較多,畢業生就業率較高的優勢專業之一,也是眾多學子夢寐以求的理想專業。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漢語言文學作為一門人文社科專業,其專業應用性在社會發展與進步過程中所體現的作用遠遠小于工科專業,這也成為其在學科建設方面的一個薄弱環節。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專業應用性已經成為廣大的漢語言文學教育工作者所必須面對且需要進行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漢語言文學專業發展的基本特點
1.專業發展歷史悠久,教學內容較為固定
漢語言文學的雛形是眾所周知的中文學專業,這也是在我國近代教育剛剛起步之時就得到完善發展的專業之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我國著名的高等學府——北京大學,在北京大學建校初期就開設了中文學專業,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發展歷史。在學科建設過程中,漢語言文學肩負起了傳承和發揚漢語和中國文化的重要使命,使得中國的精神財富得以保留下來,體現著中國文化的精髓。長期的發展和變革使得這門專業形成了較為固定的教學內容,我國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之中,對漢語言文學專業規定開設的課程所規定的數量一直都是十三門基礎課程,我們不可否認的是,漢語言文學在現代高等教育中不僅是最穩定的專業之一,也是最具有底蘊和魅力的專業之一。
2.具有培養專業性人才和弘揚傳統文化的雙重功能
漢語言文學專業旨在培養具備一定的文藝理論素養和系統的漢語言文學知識,能在相關部門從事文學評論、漢語言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傳方面的實際工作的漢語言文學高級專門人才,注重培養學生具有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既能服務社會,創造價值,也能培養品格、提升審美品位。與此同時,漢語言文學也使我國的傳統文化得到傳承和發揚,使我們有機會向世界展示中華民族文化的繁榮昌盛,不斷提升國家軟實力。從這個層面上看,漢語言文學的專業內容,更多的是對人類文化的一種認識,這個專業的學生,承擔的更多的是一種社會責任,一種將傳統文化傳承下去的責任和意識。
3.專業實踐內容較少,學生實踐能力相對較差
漢語言文學專業注重提升學生對漢語語言的分析運用能力,擴展學生的閱讀范圍,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而這一般都是以理論學習和知識傳授的形式開展,相應地,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實踐內容也就相對較少。而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我國的高等教育正逐步從傳統的應試教育轉變到素質教育的軌道上來,任何專業的發展都必須符合這種潮流,漢語言文學也不例外,且應更加注重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但是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因受其自身專業特點的限制,漢語言文學專業所培養的學生實踐能力較低,動手能力較差,在擇業競爭中并不占據優勢地位,這顯然與社會大眾對該專業的期望值是相悖的,也不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需要。
二、提高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性的幾點建議
1.加強學科建設,改善教學方式和方法
漢語言文學專業包括現代漢語、古代漢語、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等十余門課程,課程內容之龐大,使學生都望而生畏。因此在漢語言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對漢語言文學的課程安排進行調整,使其核心內容能夠得以凸顯出來。與此同時,在課程設置方面應當盡量避免學科之間的交叉與重疊,要能夠明確地展示出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特色知識要點,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才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在教學方式與方法上,教師應該做到不拘一格,不將學習限定在理論知識傳授的范圍內,引導學生嘗試將理論運用于實踐,合理安排學生的實踐學習。例如,對于某些高校來說,可以將漢語言文學作為主干,以文秘、新聞作為分支,采用大三分流的教學模式,前兩年打好漢語言文學的專業基礎,第三年分出文秘、新聞兩個方向,全方位造就漢語言文學、文秘、新聞三位一體的復合型人才,進一步滿足現代化社會的發展需求。
2.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運用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
古話有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再多的知識如果不教他如何運用就等于徒勞無獲。對于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而言,其專業的就業面是相當廣泛的,但正是由于這種廣泛的就業面,使學生所學的知識也非常寬泛,知識學得不夠精,不夠深,因此,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應用能力與實踐創新能力,使學生能夠真正理解知識,學會應用。例如,在專業實習階段,不僅要合理安排實習的時間和地點,精心設計實習的具體活動,優化配置指導教師,也要加強與企事業單位的友好聯系,根據互惠互利的原則,開創校企合作的新局面,一方面為學科專業的發展開辟了新的資源,另一方面也為學生的就業做好了充分準備,進一步提高專業的應用性。對于學生自身而言,也應該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樹立創新意識,增強實踐能力,不僅要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平時的閱讀、寫作之中,更要用專業服務社會、奉獻社會,也為將來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3.順應社會發展需要,增設特色課程
事實上,漢語言文學是一門人文性非常強的學科,要想提高其專業應用性,首當其沖的就是應明確自身的重要性,明確專業對社會發展產生的影響。這種影響并不是如何創造經濟效益,而是如何創造社會意義層面上經濟的效益,從這個角度來看,不斷順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就顯得尤為必要。對于各個高校來說,其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發展可以結合地方特色和學校特色,增設校本課程,例如少數民族地區可以開設漢語和少數民族語言的雙語學習與比較,深化學生對語言的認識和了解,加深對專業的學習與運用,提高漢語言文學的專業應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