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小姐”這一典型社交稱謂語為例,敘述“小姐”一詞的起源及其在古代漢語中和近代社會中的演變和有關的文獻記載,并通過以上記載淺析“小姐”一詞詞義演變的原因,從而糾正社會上一些亂用稱謂語的現象,更準確地使用稱謂語,使得漢語言朝著正確地方向發展。
關鍵詞:社交稱謂語 小姐 浮沉
中圖分類號:K2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4-0000-01
語言是人類社會交際的重要工具,其中稱謂語的正確使用,對于加強人際交往,促進相互交流有著重要意義。本文以“小姐”這一典型的稱謂語為例分析其詞義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演變,體現了社交稱謂語社會性這一特點。
一、“小姐”稱謂的起源
“小姐”一詞是合成詞,《說文解字》中“小”:物之微也。從八,見而分之。凡小之屬皆從小。“姐”:蜀謂母日姐,淮南謂之社。古“小,少也。”(《爾雅》《玉篇小部》)含有輕視、低賤的貶義。甲骨文的“小”字似塵沙小物狀,“示微小之意”(商乘祚《殷墟文字類編》)。古俗稱妾為“小”,古代皇宮的宮女、官家和貴族家的婢女、娼、伎均屬妾一類。古俗均稱為為“小姐”。
據已有記載,“小姐”一詞目前被認為最早出現在宋代文獻中。宋元以后,市民階層逐漸興起擴大,當時已有了把年輕女子稱為“小姐”的叫法,只是最初多用于指地位低下的年輕女子,包括用于娼妓、舞姬及侍女等。宋馬純在《陶竹新錄》中記有“吏部侍郎陳彥修,有侍姬日小姐,氣贏多病。”此處提到“小姐”是指侍姬。宋代錢惟演《玉堂逢辰錄》中記有“榮王宮火有掌茶酒宮人韓小姐。”這里的“小姐”指宮女,負責伺候茶水酒類。蘇武也作《成伯席上贈妓人楊小姐》詩贈給妓女??梢娝未伺Q為“小姐”。宋、元時姬妾也常被稱為“小姐”。
二、“小姐”稱謂在早期白話中的變化
到了元代,“小姐”的意思由貶人褒。元雜劇中開始頻繁使用“小姐”一詞,王實甫《西廂記》五劇第一本中這樣寫道:“老身姓鄭,夫主姓崔,官拜前朝相國,不幸因病告殂。只生得個小姐,小字鶯鶯,年一十九歲,針黹女工,詩詞書算,無不能者?!痹谖鍎〉谌局幸矊懙溃骸胺钚〗阊哉Z,去看張生,因伏侍老夫人,未曾回小姐話去。”這里鶯鶯是指富裕家庭的獨生女?!靶〗恪币辉~指富貴人家的女子。
明代,“小姐”是指宮女。明朱有墩在《元宮詞》中寫道:“簾前三寸宮鞋露,知是婹婹小姐?!边@里,“小姐”雖沒有了富貴的含義,卻也沒有“侮辱”的意義。
清代,據記載“小姐”包含了正反兩層意思:一種是前文所提到的“妓女”的意思,另一種是官宦人家未婚女子的尊稱。清梁章鉅在《稱謂錄·倡》中說:“袁簡齋先生每邀景開為狎友,命之日小姐班頭?!蓖ㄟ^這段文字,我們可看出在清代,“小姐”仍保留“妓女”的意思。但在清趙翼《該余叢考·小姐》中有:“今南方縉紳家女多稱小姐”。《紅樓夢》中“政老爺的長女名元春,因賢孝才德,選人宮作女史去了。二小姐乃是赦老爺姨娘所出,名迎春。三小姐政老爺庶出,名探春。四小姐乃寧府珍爺的胞妹,名惜春?!钡鹊?。
從元代到清代,“小姐”一詞雖或多或少保留了舊時的一些貶義色彩的含義,但整體上逐漸用于指代上層社會和有錢人家未出嫁的女子,受過良好的教育,從小被教導要舉止優雅,嚴格遵守封建禮教。明清小說中的“小姐”一般是指大家閨秀,起碼也是小家碧玉,并非人人皆可使用。
三、“小姐”稱謂在近現代社會中的演變
辛亥革命讓“自由”、“民主”的思想深入人心,封建糟粕的思想與觀念被激進的知識分子大肆批判,“小姐”作為一個封建色彩濃厚的稱謂自然也備受關注。但期間未找到年輕未婚女子尊敬禮貌的稱謂語,在后來的白話文運動和新文化運動也未拋棄該稱謂語,反而使“小姐”一詞的含義逐漸向英文“Miss”靠攏,多用于指思想開放、反封建的年輕知識女性,曾一度流行于上流社會中。張恨水在《啼笑因緣》中寫道“陶伯和有一個五歲的小姐,一個三歲的少爺,另有保姆帶著?!泵┒茉凇蹲非蟆分袑懙馈懊芩拐?,你向來認識的,其余的三位也都很面熟?!边@部作品描寫的是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社會,“小姐”由“miss”翻譯而來。曹禺的作品也可為證“露:‘你怎么啦?’小東西:‘腿上扎的也是,小姐?!颂?,陳白露是一個年輕,住得起旅館的女子,而小東西是一個“剛到城里不久的女孩子,十五六歲”,并非有錢人家的女兒,因而未被稱為“小姐”。說明“小姐”在建國前多用來指富家年輕女子或至少看起來是“有錢人家的女兒”,窮人家或普通老百姓的女孩子顯然不能這樣稱呼。
新中國成立后,人與人之間的平等使“小姐”這一等級色彩濃厚的詞遭到摒棄。提到“小姐”,人們想到的是“嬌生慣養”、“好逸惡勞”。文革期間,由于階級和政治氛圍的影響,“小姐”成了資產階級腐化和好吃懶做與寄生蟲的代名詞。
改革開放后,女性地位提高,同時,西方普遍流行的“Mr.”“Miss”的對譯詞“先生”“小姐”的使用逐漸增加,但這一對稱呼與我國傳統的“先生、小姐”有所區別,這里的“小姐”只是對陌生女子禮貌的通稱。
社會的進步,多少會出現一些腐朽、墮落的觀念與生活方式。90年代以后,因社會上出現大量“三陪小姐”,“小姐”一詞有帶有了貶義色彩。在《新詞語大詞典》中對“小姐”釋為“特指從事色情活動的年輕女子?!钡靶〗恪钡男铝x,在《大陸及港澳臺常用詞對比詞典》中還有解釋為“港臺選美活動中的入圍者”。
綜上所述,“小姐”一詞,經歷了從賤稱到尊稱再到泛化的過程。《現代漢語詞典》中“小姐”:對年輕的女子的尊稱。因此,中老年婦女被擋在“小姐”門外?!稇脻h語詞典》中“小姐”有五個義項,頭兩項是分別說舊社會和未出嫁的,與拙文無關,從略。其余三項,一是“對以單身出現時的女子的尊稱,不受年齡限制,六、七十歲仍可稱為小姐”;二是“選美比賽中的優勝者”,例如香港小姐、世界小姐;三是“稱擔任某種工作的婦女”,例如導游小姐、空中小姐。根據這個解釋,只要以單身出現,無論年齡大小,無論做什么工作,都在“小姐”的門檻內。這三個義項體現了時代特色,貼近現代社會生活,切合人們的語用實際。
“小姐”一詞詞義的幾番變化都深深地刻上了時代的烙印。為了避免產生語言使用的困境,要對所使用的詞全面理解,什么場合用什么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