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媒體教學改革是目前眾多應用型院校教學改革的重點。本文認真分析了目前應用型本科院校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案。
關鍵詞:應用型院校 多媒體 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4-0000-01
近年來,發展應用型本科教育、培養本科層次的應用型人才成為許多高等院校的辦學定位和培養目標。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指出,我們的教育要“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的創新人才。”培養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是應用型大學的主要任務。相對于理論性人才而言,應用型人才,把發現、發明、創造變成可以實踐或接近實踐,主要承擔轉化應用、實際生產的任務。
與應用型辦學目標相適應,眾多應用型本科院校在教學方法方面也展開了相應的改革。應用型院校多媒體教學方式的改革也越來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視。目前,應用型院校多媒體教學存在哪些問題,與應用型辦學目標相聯系,這種教學方式應該進行怎么樣改革,成為研究者關注的熱點。
一、應用型院校多媒體教學現狀分析
所謂多媒體教學即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是指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綜合處理和控制符號、語言、文字、聲音、圖形、圖像、影像等多種媒體信息,把多媒體的各個要素按教學要求,進行有機組合并通過屏幕或投影機投影顯示出來,同時按需要加上聲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與計算機之間的人機交互操作,完成教學或訓練過程。適當合理的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可以增加教學的信息量,增強學習過程的趣味性,從而,提高整個教學過程的效率。但是,目前就筆者所在的應用型大學而言,多媒體教學卻存在著諸多問題。
(一)過量使用多媒體
由于多媒體教學方式的眾多優點,近些年來,該教學方式越來越受到教師的青睞,很多大學也大力提倡用該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改革。于是,在很多學校中出現了不問課程性質、不管教學目標、忽視教學重點,濫用多媒體教學方式的問題。甚至出現了,把所有教室都建成多媒體教室,每門課程都使用多媒體的極端現象。并由此引發了一些列教學中的問題。很多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過分依賴多媒體課件,甚至將講課的過程轉變成為念多媒體課件的過程,忽視了多媒體教學的“輔助”作用。長此以往,多媒體教學就無法發揮其在教學過程中的優勢,大量濫用,一定會影響教學效果。
(二)教師多媒體技術培訓不足,課件制作存在問題。
多媒體教學手段是利用計算機集語言、文字、聲音、圖形、圖像、影像等于一體的現代化教學手段。運用多媒體技術,對教師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夠熟練地使用計算機并在此基礎上能夠熟練地運用各種媒體技術。對于文科教師或年齡較大的教師而言,這是一個極大的困難。而很多學校對教師缺乏相關知識的培訓。即使部分學校有培訓也只是集中在如何開關多媒體等相對簡單的問題,而使得培訓流于形式。教師缺乏對多媒體教學方式的全方位了解,只是簡單的認為多媒體就是利用計算機播放PPT,則此種教學方式的效果會大打折扣。
教師使用多媒體教學的問題集中體現在課件制作方面。目前突出的問題有以下幾點:首先,幻燈片缺乏設計。教師不了解PPT演示文稿的制作過程,其中動畫、音效、圖片、視頻、超鏈接等都得不到運用的話,那所謂的演示文稿只是教材或者板書的替代品,而所謂的多媒體教學也只是徒有虛名。其次,存在著直接下載、復制他人多媒體課件的現象。很多教師因為制作課件麻煩,直接從精品課網站上下載他人課件進行使用。這種看似聰明的辦法,存在著很大弊端,每門課程都有相應的教學重點、教學目標、每位教師在講課,制作課件的過程中都有自己獨特的思路,盲目簡單的為了應用多媒體而下載、復制他人課件,勢必會影響自己的教學效果。
二、解決問題的對策
針對目前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應用型院校的辦學目標,提出以下對策。
(一)教師多媒體教學培訓常態化,提高使用多媒體準入門檻。
要最大限度的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各個高校必須加強對教師使用多媒體的管理。首先,對教師進行多媒體崗前培訓。對教師集中進行多媒體教學培訓,包括各項多媒體技術的使用以及PPT演示文稿的制作。確保教師在上課前全面掌握了解多媒體的各項使用方法。其次,從制度上加強使用多媒體管理。提高使用多媒體準入制度。教師只有在取得多媒體培訓合格證之后,才能使用多媒體上課,將此作為一項制度嚴格執行。此外,教研室要認真分析本教研室課程的性質,適合采用哪種教學方式。只有適用多媒體的課程才能申報使用多媒體教室。在教學過程中,教研室要通過教研會的形式進行多媒體教學方面的討論,組織教師學習與多媒體相關的知識,同時加強監管,對使用多媒體的課程進行檢查監督,以促進更好的發展。
(二)鼓勵多媒體與傳統教學教學方式相結合
針對部分教師過分依賴多媒體的現狀,應該在各高校推行多媒體與傳統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多媒體的運用,可以增強課程的形象形、生動性以及信息含量。傳統教學方式的運用,要求教師在上課前,必須充分的理解教材、了解學生、熟知目前研究的各種動態,將三者結合,用清晰地板書,邏輯化的語言講述課程內容。兩者結合,可以達到生動性與理論性的有效結合。以《三國演義》教學為例,《三國演義》的教學過程一般會涉及到以下幾點內容:作者、成書過程與版本;小說的思想內涵;藝術特征;歷史演義小說流派的形成及演化。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隨著講解的進行,逐步把各部分的標題書寫在黑板上。而具體到某一部份講解時,如“作者、成書過程與版本”中間涉及到大量的史料,則可以把這部分史料制作成PPT,既節約時間又增加了課程信息量。在講解到思想內涵與藝術特征時,便于學生的理解,可以將小說中的某一部分原文制作成PPT,讓學生邊看邊聽,從而加深理解。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既學到了有關某部小說的知識,同時教師邏輯化的講解,也可以使學生的思維得到訓練。
(三)鼓勵學生運用多媒體參與教學
應用型本科院校著重培養的是學生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除在教學中加強專門的實踐、實訓環節以外,在理論課教學中,我們也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學生參與教學的方式很多,例如,討論課、課本劇等等。在討論課這樣的環節中,鼓勵各個討論小組采用多媒體方式闡述自己的觀點。這樣能夠鍛煉學生的組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講課的各種技巧,以及運動多媒體的能力。
衡水市教育科學研究“十二五”規劃課題《應用型本科院校多媒體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120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