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運用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和邏輯分析等方法,以我國近30年中國期刊網上發表的排球選材科研論文為對象,針對科研論文的刊發數量、科研方法、科研內容的分布進行分析。分析發現:論文刊發量總體上呈現上升趨勢,研究內容涉及到運動員的體能、心理、遺傳、皮紋等方面,但表現出明顯的不均衡性,研究內容不夠深入。分析這一領域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探討排球科學選材研究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排球運動員;選材;文獻分析
中圖分類號:G8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4-0000-01
一、前言
現代社會中,先進的科學技術與人類生活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在運動競賽領域,科技發展使得體育強國之間的訓練手段和方法、訓練條件的差異逐漸縮小,當外部的物質條件已不再是某國運動成績得以提高的獨特條件時,科學選材作為當代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的保障的重要作用就凸現出來了。世界各國,特別是運動強國,都將選材工作作為科研的重點,對選材的研究也日趨成熟。我國對選材的專門研究始于20世紀70年代,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許多項目已有了自己的科學選材體系。筆者擬通過對近30年來發表的排球選材論文從論文的數量,研究方法,內容等方面進行分析,研究這一領域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探究其發展方向。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我國排球運動員選材論文,對其研究和分析,了解目前排球選材領域的科研方法及其現狀,對收集到的論文進行分類分析。
2.研究方法①獻資料法對1981-2009年發表于各類體育專業期刊上排球選材方面的文章進行查閱和檢索,共查到相關論文46篇,通過河南大學圖書館,查找有關排球運動選材的書籍和資料,閱讀相關論文,力求從中得到啟發和借鑒,為本研究提供理論和方法依據。②數理統計法對收集到的論文進行分類和常規統計處理。③邏輯分析法對統計結果利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進行分析研究。
3.研究結果與分析①基本情況a:科研論文刊發量分析據統計1981-2009年間在中國期刊網上公開發表的排球選材科研論文共46年篇,分布比較平均。前19年的論文發表量是21篇,后10年是25篇,發表最多的是82年6篇,其次是08年5篇。論文發表量總體呈波浪式上升趨勢,但數量遠遠低于排球教學、基礎理論、訓練等領域的文章。b:科研論文研究方法的分析發表的文章中最常用的有5大類近20種研究方法,一篇論文種運用多種研究方法種類最多可達6種,最少的1種。排球科研的方法比以前有了很大的進步。從統計結果可以看出,近年來使用數理統計法,錄像觀察法,測量法,訪問法,計算機法的論文越來越多,使得排球科研論文的研究方法逐步在向科學化和高科技化方向發展。
②:排球選材科研論文的內容分析a:綜合方面
在檢測到的排球選材論文中,從綜合方面進行研究的文章共有28篇。排球運動員選材綜合因素包括身體形態、身體素質和身體機能等。
在身體形態方面,張二平認為身體形態包括身高和體型兩部分,身體形態的特征對運動員運動能力的影響較大,在挑選青少年排球運動員時,應重視形態結構的測試,在選拔高度的前提下,一體格勻稱、協調輕健的體型為好,排球比賽中,身高與彈跳力相結合的高度優勢往往與比賽成績成正比,而且扣攔這一網上爭奪的優勢必須以相當的身高作為基礎。青少年排球運動員要選身材相同年齡較高、體型勻稱、四肢要長、尤其是小腿要長,手掌寬厚、五指長且能分得開,跟腱清晰、足弓較高、肌肉線條清楚,臀部小,踝關節圍度較小,這樣的運動員潛力較大。秦風冰等學者認為身體勻稱,平靜呼吸時胸圍、坐高、下肢長、小腿長、大小腿圍、踝圍等項,經測試所得數據與同齡人的正常值相比異常者予人選;足弓較高、肌肉細長,線條明顯、兩臂伸展后,接近或超過身高者均宜人選。徐京等人認為:排球運動員選材對身高、上下肢相對長度、跟腱長度及足弓高度等更為重要,肢體長度的變化,可直接反映出骨骼系統生長發育的情況,而身高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下肢
在身體素質方面,李為敏認為身體素質包括彈跳力、速度、靈敏反應和協調性。排球運動員的彈跳素質是非常好重要的,它是排球運動員占有空中優勢的重要因素,并可彌補身高的不足。排球運動員需要有很好的協調性。這種協調性表現在中樞神經系統支配全身各部分協同一致地完成動作的能力。何洋在《青少年沙灘排球運動員指標與方法的研究》中指出力量素質全面發展,彈跳力突出;反應速度、移動速度和動作速度是適應快速運動著的人和球所必須的素質;以速度和力量素質為基礎的靈敏性和協調力,是圍繞著準確處理人與球的正確關系而發揮的。
在身體機能方面,0型血的人較適合當主攻手,因為0型血的人具有力量體質和富有彈性的特征,尤其是彈跳力較為突出,連續跳躍能力強,力量素質好,爆發力優異,精神專注,思維集中,對時機把握能力強于常人,故扣球是0型血人的特長。B型血的人比較適合當二傳手,因為該血型的人好勝心強,對事物專注,適應能力強,藝術創造能力突出,從體質上看動作靈活,氣質上看干脆、果斷,性格上對人親切、坦率、隨和,態度明朗、安詳、沉著,在場上能審時度勢,能控制各種情緒和困難局面,能巧妙進行藝術性指揮,這些均與二傳手應具備的條件一致。
b:心理學方面
單從心理學對排球運動員選材進行研究的文章共計3篇。研究得出運動員神經類型的分布特點與運動專項的特點有著密切的關系,運動員的神經類型具有明顯的運動專項性。筆者研究得出活潑型、安靜型、興奮性這三種類型的主要特征是排球運動特點所需要的。在當前我國高水平排球運動員中,不同位置運動員有一定的神經類型分布特點;主攻隊員神經類型以活潑型為最佳;男副攻隊員以活潑型更適宜,女副攻隊員以安靜型為佳。由以上可知,心理學因素逐漸成為排球選材的一個重要生理指標。
三、小結
(1)在論文數量方面,排球運動員選材方面的文章相對于其他研究(教學、基礎理論、訓練)來說明顯偏少,說明這方面是研究的薄弱環節,應進一步加強,以適應排球項目的發展。(2)從研究內容上看,研究者們對排球選材的研究多局限于初級選材方面的基礎性研究,多集中在體能方面,心理學因素、遺傳學因素和骨齡方面研究非常欠缺,篇幅小,缺少量化與指標.(3)排球運動選材多以經驗選材為主,使用的指標也以傳統指標居多,有待于進一步開發新的選材指標。(4)運用計算機技術進行排球運動員選材研究的工作者較少,多數為傳統的手工操作方法,應建立適宜的排球選材計算機測試評定系統,是科學選材實現計算機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