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的校園讓我感受著撲面而來的是處彌漫著樹葉凋零的訊息,漫步中的我,用緩慢的腳步踱過樹蔭,猶如在細數著那參天楊樹清晰而又模糊的年輪。SHE的那首《不想長大》的歌曲就仿佛響起我的耳畔“我不想,不想長大/長大的世界就沒有童話/我不想,不想長大/我寧愿又笨又傻……”內心關于童年的記憶,在這一瞬間就復活在眼前。
遙望千里之外依稀是我那沂蒙山區的老家,那里的秀麗山水孕育了我。第一次睜開童稚的眼睛打量的世界的時候,眸子里是不含任何雜質的純潔無暇。后來,媽媽說,我那清亮的眸子里透露出的是天真和純潔。那白嫩的小臉綻放的微笑充滿著幸福的流露。后來我想,正是我到來這個世界上,爸爸媽媽的內心點燃了望女成鳳的信念,這也同樣也是一份割舍不斷的牽掛吧。逐漸長大的我,白天在咿呀學步,晚上依偎著媽媽的懷抱看著天數星星。耳邊聽著媽媽講那說不盡的童話故事。也不知道從何時起,我開始把自己當成童話里的主人公白雪公主,編織起童年關于未來的夢。也不時地向年長兩歲的姐姐撒嬌,那是多么快樂的時光啊。兒時的生活是清苦的,每天是重復著著的煎餅卷咸菜的一日三餐,這不見魚肉的日子貧窮日子卻沒有任何不滿足感。這樣的時候,真不想涉足到長大后的投機撒謊的世界,我討厭那爾虞我詐的社會,只想生命之鐘,永恒地停留在童年里。
眼前的秋天,讓我回憶起那個時候的季節,托到我們面前的是一個稻粟收割的快樂時光。每逢當時的這個季節里,我都喜歡拿著鐮刀,陪著爸爸媽媽下地收割。一到稻田里,沒有動幾鐮就開始興致勃勃地起來,把鐮刀一扔,腳步就在稻田里四處撒野,被秋風吹拂通紅的小臉在感受著大地散發出的豐收氣息。跑乏了,玩累了,就會躺在樹林下的樹葉堆里,抬頭看高大樹木,內心就渴望自己什么時候也能長樹那么高,那是渴望長大的一種愿望吧?但真長大了,才感覺這世界并不是希望中的那么純潔與完美。轉眼之間,雪與冬天就來了,我看雪花的天空,給人的是一種甜美、寧靜的感覺。這個季節的我,那時候就喜歡在白雪皚皚的大地里,沒完沒了地堆雪人,堆出一個又一個童話里的雪人,望著自己。有的時候,我也跑到河邊去跟著姐姐溜冰,偶爾的一個不小心跌到冰水里,回家就要挨爸爸媽媽一頓訓。帶雪的季節很快就會又把春節送人我們生活中間,那個時候,對春節這個新年是最渴望的,也許當時并不是渴望多長大一歲,而是渴望春節里,可以多多地吃好東西,磕著瓜子,最渴望的是布兜里就可以有壓歲錢了。春節過后就是元宵節,鬧元宵,放焰火,和小姐妹們一起捉貓貓,那個時候的童年節日快樂,與現在回家過春節,只是享受團聚的平淡生活是無法比擬的。當脫去厚厚的棉襖,春天就把大地喚綠了,我就要迎著和煦的春風,每天放學后到田野里拔那些各種各樣的豬菜,灰灰菜、山菠菜等都以一種新的形式,讓我在田野里與春天的綠色親昵,充滿泥土芳香的大地讓我感覺到的是童年的一種別樣的幸福……
有時候,我問宿舍里的同伴,她們感覺最快樂的時候是什么時候?都會不約而同地說童年。我知道,都會懷念和我一樣無憂無慮的快樂童年,童年讓我們有夢,那種七彩的夢:還有太多太多的快樂回憶。而每每這個時候,我們都會想到這樣一個問題:我們一直不長大多好!我愿意時光倒流,季節停留,我可以一直是媽媽眼前那個乖巧、聽話的孩子。
盡管內心有那么多的不情愿,但我們也必須面對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了。也必須在挑戰和競爭中繼續長大,繼續去圓爸爸媽媽望女成鳳的愿望,和老師們的栽培,還有自己十多年孜孜求學寒窗的艱辛。眼前的路雖然漫長而坎坷,我知道,我必須義無返顧地堅決走下去……
沂蒙山下捉魚樂
“姐,水渠里的水變淺了,咱們快去捉魚吧?”這是兒時的夏天,我常對大我兩歲的姐姐說的一句話。就這句簡單易懂的話,承載著那個時代我與姐姐一起玩耍的快樂。我們這兩個小女孩一起下渠捉魚,那是一段有著多么夢幻的往事啊!
“人人那個都說(哎咳哎)沂蒙山好/沂蒙那個山上哎咳好風光/青山那個綠水——(哎咳哎)多好看/風吹那個草低哎咳見牛羊……”那首老歌不是一直在這樣唱著嗎?我的老家就是沂蒙山區沂南縣的一個小村,在我們村里就曾出了個紅嫂王桂花,這個慈祥的沂蒙母親被譽為“沂蒙親娘”,成為軍民魚水情的千古佳話。在我們村的西頭修了一條大水渠。這條水渠以村后的水壩為起點,圍繞村西面一直建到南面的村莊。這是一條南北筆直的水渠,其又分支成很多東西走向的小水渠,這些小水渠直接與稻田相通,象為稻田輸送血液的血管。水壩與枝枝相連的大小水渠,曾經托起一個沂蒙山的“稻花香”的江南水鄉的夢。迄今我仍記得那年修這條工程浩大水渠時的情形。村里幾乎所有的青壯年都參加了,當然,我爸爸也不例外。俗話說“人多力量大”,偌大個工程匯集著全村的勞力很快就修好了。這條給我們村人帶來希望的水渠來水時,清澈的水打著旋兒奔流過來,我仿佛看到大片金燦燦的稻子在水中浮動。
這條水渠靠我們全村人如此近,不僅給我們干旱的土地滋長出種植水稻的希望,也為我的童年增加了一個玩耍的好場所。當水渠來水后,大水漫過干涸的土地,水渠周圍的小溝中都裝滿了水,我們站在四處是水的田野上,那感覺就象電視畫面之中的江南水鄉,腦子里就會閃過那首《采蓮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攏蓮子/蓮子清如水。”的美麗意境。我們家就我與姐姐倆女孩,沒男孩,我從小就有男孩的脾性,愛玩男孩子的游戲。每當大壩開閘放水時,水渠里的水就會與膝蓋這么高。我都喊姐姐陪我一起去水渠里捉魚,在滿水的水溝中捉那些小鯽魚和滑溜溜的鲇魚。大孩子不喜歡和小孩子一起玩的,姐姐也一樣,她不喜歡下水,可我就是喊著嚷著,想讓她陪我去,她可以幫我提水桶,給我一些小小的技術指點,是一個好幫手。記得曾經有一次,我猛地發現水溝里有一條二指長的粘魚在游動,粘魚嘴邊的須在翕動著,我挽起褲腿下水,雙手猛地伸進去,一抓,魚一下跑掉了,這一撲,把我渾身都弄得都是水,褲子都濕了,可魚卻沒捉到,我懊惱極了,急得直想哭。還是岸上的姐姐是有心人,她看我那摸樣,就順著水渠來來回回幫我找,真是工夫不負有心人,那條魚還再次被她找到了,也幫我捉住了,我才破涕為笑,盡管那魚不是我捉的,但我的姐姐幫我實現的夢,那也充滿著快樂。也是在這條水渠和這個季節,我還喜歡與姐姐在水里赤腳打水仗和捉青蛙,把嘻嘻哈哈的歡樂笑聲拋灑在炎炎夏日的原野里……
童年的歡快情景永恒地定格我們村的那條水渠中了,而歲月也如同那水渠中的清澈的水一樣,靜靜地帶走了我們的童年和我與姐姐一起的美好相處的時刻。上大學后,我每每回家,都要經過那條水渠,都要在水渠邊佇立一會,與姐姐一起在水中嬉戲捉魚的情節常依稀在眼前浮現。轉眼間,我和姐姐都長大成大姑娘了,水渠卻依然如舊,加上這些年在上游建造了一些工廠,渠中的水早已沒有了當年的清澈見底的模樣,被污染的水自然也很難覓到游動的小魚的身影了。此時我在懷念與姐姐兩個小女孩一起捉魚的歡樂情景,不知道是在對童年快樂與幸福的回味,還是對這水壩和水渠繼續污染的未來命運的擔憂。每當這個時候,我真想再喊一聲:“姐,咱們快去捉魚吧!”,我知道,那童年的快樂在我們身上已成為遙遠的風景了。
(魯東大學食品工程學院09食科2班)
編輯/海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