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歐·亨利被稱為世界三大小說家之一。國內外對歐·亨利式結尾的特點、寫作風格等進行了廣泛的研究。而本文是從歐·亨利寫作的商業性目的入手,分析當時美國現代稿酬制度對歐·亨利的影響以及歐·亨利是如何在迎合市場的同時,達到自己批判資本主義對大眾的欺詐與剝削的目的。
關鍵詞:歐·亨利式結尾;商業性;藝術表現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4-0000-01
引言
歐·亨利的作品主要以其出人意料的結尾聞名于世。他的作品之所以能夠上升到藝術的高度主要因為他在小說創作中擅長運用曲筆的筆法,以對美國資本主義社會的殘酷的現實做出巧妙的批判,抨擊其違反人性的觀點,借此表現其人性是非的主題以及對勞苦大眾的深切同情。但與此同時,作者的人生經歷,尤其是其后半生的遭遇牢獄生涯以及美國的現代稿酬制度使歐·亨利的作品不可避免地帶上了商業性的烙印。
本文通過分析歐·亨利寫作的目的并結合歐·亨利式結尾的特點,討論現代美國稿酬制度對歐·亨利的影響以及他是如何在迎合出版商與市場的同時,達到自己對資本主義無情的批判的目的。
一、歐·亨利式結尾的特點
1.1 幽默性
幽默性是歐·亨利小說中非常重要的特點,歐·亨利非常善于用輕松的語調表達深刻的含義。幽默性表達了作者對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傾向和事件的態度。就拿《警察與贊美詩》一文為例,文中的主人公蘇比是一位無家可歸、窮困潦倒的流浪漢,他為了進監獄安度寒冬而故意犯罪,可幾次惹是生非都沒有引起警察的注意。但最后當他想改邪歸正時警察卻逮捕了他。讀完這個小說后,讀者在同情主人公命運、批判資本注意制度的同時,對歐·亨利式的幽默風格更加拍案叫絕。除了這篇文章外,歐·亨利的其它小說也屢次運用了幽默的手法,如《兩位感恩節的紳士》等。
1.2 批判性
歐·亨利悲苦的人生經歷使他對貧苦的勞動人民充滿了同情,這種深深的同情也淋漓盡致的展現在了他的作品中。仍然以《警察與贊美詩》一文為例,警察逮捕蘇比僅僅是因為他的外表。作者運用這種啼笑皆非的結局批判了19世紀美國社會對窮富階級的差別對待以及資本主義社會顛倒是非黑白的本性。
二、歐·亨利式結尾的商業性
歐·亨利以其小說結尾的戲劇性和出人意料而聞名,但這種結局的形成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2.1 兩個階段寫作風格的對比
歐·亨利的寫作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前期從1894年到1895年。后期包括兩個階段:從1898年至1901年是歐·亨利獄中創作階段。從1901年出獄后至他去世的1910年是歐·亨利的職業作家階段。
下面選取歐·亨利前后兩個時期的作品各一篇來看看他在兩個時期不同的寫作風格。一篇是收錄在《滾石》雜志中的《提線木偶》,另一篇是后期的作品《改邪歸正》,這兩篇文章無論是情節上還是人物類型上都非常相似,主人公都是具有雙重身份的保險箱竊賊,兩篇文章都刻畫了主人公內心深處仍保有人性善良的一面。但兩篇文章仍有許多不同之處。
在藝術表現方面,《提線木偶》是歐·亨利早期作品,這部作品讀上去更像一篇偵探小說,歐·亨利用沉穩、嚴肅的方式著力講述一個非同尋常的驚險故事。而《改邪歸正》是歐·亨利后期的作品,這部小說是作者獄中所做,因此為了吸引讀者,賺取更多的稿費,歐·亨利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創作手法。在《改邪歸正》中他把主人公改過自新的這一點著重突出,結尾處警官放了主人公,使主人公的人生得到了逆轉。這樣的結尾不但使文章更加生動曲折而且文章更具有可讀性,因而更能占領市場。相比而言,《提線木偶》的故事情節比較單一,沒有形成這樣強烈的轉折。因此《提線木偶》只是一篇離奇的偵探小說。而《改邪歸正》則真正顯示了歐·亨利寫作技巧的成熟。
2.2 美國現代稿酬制度
作為當時的職業作家,其寫作活動不再是單純的個人創造,他們的作品已經成為資本主義商品經濟高度繁榮下的產物。因此職業作家要想領取稿費就必須取悅那些可以支付稿酬的報刊編輯和出版商。作家寫作藝術作品,同時又是商品生產者,他的創作不但要建立在自身意愿的基礎上,而且還要迎合市場的需要。
2.3 歐·亨利式結尾的商業目的
通過兩個時期的對比可以發現,歐·亨利的寫作目的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前期歐·亨利衣食無憂,有著體面的工作,因此文學創作只是他的個人愛好。寫作對于他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單純的精神滿足。即使不出版《滾石》雜志,歐·亨利也能滿足自己的日常生活。在這期間,雖然歐·亨利的作品數量極少、質量平平但他的寫作完全是內心的抒發,寫作完全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擾。
三、藝術和商業的結合
雖然歐·亨利后期的創作具有很強的功利性,但在領取稿費的同時,他也不得不面對金錢與表達內心的矛盾。因此歐·亨利不得不運用寫作技巧在迎合市場需求的同時表達內心的想法。
歐·亨利為了書寫內心的情感而采用了曲筆。歐·亨利來自底層社會,因此他的作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殘酷的社會現實以及底層人民的貧苦生活。在他的前期作品中,歐·亨利善于運用流暢的敘述和通曉的句子。可他的后期作品卻更多的運用了雙關、暗示、隱喻的修辭手法。這不僅是寫作技巧的提高,還是曲折表達對社會不滿的方式。歐·亨利在受到種種限制的同時仍然努力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雖然他的作品運用了許多隱蔽的手法,但當讀者讀完他的作品后仍然能明白他的寫作意圖。
結語
歐·亨利的作品在迎合市場的同時做到了商業與藝術的結合。為了謀生,歐·亨利必須創作出商品性很強的藝術作品,這促使他運用更多的寫作技巧來吸引讀者,而這一做法也促進了小說藝術性的提高。總之,市場的需求和書寫內心的矛盾成就了今天為人所知的歐·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