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意義、存在的障礙,提出要實現圖書館社會化服務關鍵在于創新,并總結了進行社會化服務創新的幾種方式。
關鍵詞:高職圖書館 社會化服務 創新
中圖分類號:G25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4-0000-01
一、社會需要專業、準確、豐富的信息資源服務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圖書館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隨著“終身學習”觀念的不斷深入和學習型城市的推廣,人們的學習意識普遍增強,學習需求不斷增加。但長期以來,高職圖書館的服務對象比較固定,主要針對校內師生服務,與社會的聯系較少。如何拓展和創新高職圖書館的社會化服務,成為其發展中的重要任務。
教育部2002年2月頒發的《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修訂)》第四章第二十二條明確規定:“有條件的高等學校圖書館應盡可能向社會讀者和社區讀者開放……”國家對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持提倡鼓勵的態度,表明高校圖書館進行社會化服務具有重要意義。
高職圖書館學科門類比較齊全、結構合理、數量龐大,但是大多數圖書的借閱率偏低,且學校的電子資源僅針對本校師生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外單位人員的信息獲取,資源浪費情況嚴重。通過社會化服務,使其向社會開放,讓更多的人能夠有機會通過圖書館獲取知識,充分利用了資源,服務了大眾。
實現社會化服務的圖書館注入了新鮮血液,服務功能有被動為主動。讓更多的讀者到圖書館來,使得圖書館的很多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高職圖書館工作人員所服務的對象局限為學生和老師,服務內容和模式陳舊,創新不足。通過為社會化服務,由于服務對象和范圍的拓展,要求工作人員必須要有較高的素質和服務水平,促使工作人員不斷的提高自我,鍛煉自我。比如,針對外來人員的讀者培訓服務,維普期刊資源整合服務平臺等。
二、高職圖書館具備服務社會的能力和優勢以及存在諸多不足
高職圖書館該不該向社會化服務曾經是一個爭議的問題。很多高職圖書館認為無需把服務對象延伸到社會,這種陳舊的觀念讓很多圖書館在資源配置、人員設置和經費方面都比較欠缺,導致社會化服務長期沒有開展,服務水平停滯不前。
就目前圖書館現行的管理體制而言,很多管理制度不健全。各系統之間自成體系、各自為政,館際之間缺乏較好的聯絡與溝通,難以適應社會服務統一管理的要求。由于在管理上缺乏有效的運行機制,即使實現了社會化服務,也容易導致對舊有體制的依賴,服務水平上不去。
隨著用戶信息市場的不斷成熟和完善,需要圖書館調整機制,延伸服務對象和服務模式,而高職圖書館在提供社會化信息服務方面,如何跟上社會需求的腳步,及時創新服務方式方面存在不足。目前,很多高職圖書館在服務資源的配置、服務方式上還比較保守,在節奏上和社會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創新是發展的源泉,是發展的動力。圖書館向社會化服務發展已是新時期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該如何進行社會化服務,關鍵在于創新。創新的方式有多種,高職圖書館應結合自身實際和當地的現實條件進行。
高職圖書館在采集文獻時,要兼顧印刷型文獻、電子文獻及其他載體文獻,突出自身的館藏特色,保持特色資源和重要文獻的連續性和完整性。高職要開展特色數字資源和網絡虛擬資源建設,將實體資源和虛擬資源進行整和,在良好的網絡環境下,建立自己的特色數據庫,開展網上特色性、專業性文獻信息服務。高職圖書館可以面向特定用戶,開展定題服務。服務的方式多種多樣,既有傳統的手工式定題服務,又有數字和網絡環境下的動態信息服務。例如,高職圖書館可面向政府機構開展定題服務,為政府提供決策咨詢;也可向企業團體開展定題服務,為企業開發新產品、引進設備、引進外資、尋求合作等提供信息服務。在數字環境中,信息咨詢人員可充分利用各類不斷更新的電子信息資源,檢索與研究課題相關的文獻信息,并及時地發送到每個服務對象的電子信箱中。開展這些服務,擴展了圖書館的服務層面,更好地滿足了企業的需求。
三、高職圖書館為社會服務的內容
高職圖書館實行對外開放是進行社會化服務的最直接途徑。然而,很多高職實行對外開放后,社會化服務的效果并不明顯。其主要原因在于校外人員對社會化服務不知曉。因此,必須通過宣傳讓大眾都知曉圖書館開放的消息,對高職圖書館的服務方式、對象、功能進行大力的宣傳。比如發放宣傳小冊子,在社區設立宣傳站點,走出校門到企業、軍隊、福利院等等。
資源共享一直是圖書館界倡導和努力的方向,但現實中,我國圖書館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分割的局面,館與館之間聯系較少,資源的重復浪費情況比較嚴重。積極加入圖書館聯盟,實現館際互借,統一檢索等,是高職圖書館之間加強溝通的橋梁。同時,要注意加強與社會圖書館的合作,特別是地方高職圖書館與地方社會圖書館,要保持密切的聯系,努力實現校園館與社會館的資源共享。
網絡的高速發展使圖書館的資源可以不受時間和地域限制得到充分利用。高職圖書館應借助網絡優勢,加強網絡信息服務。例如,網上咨詢,網上文獻傳遞等服務,給遠在校外的社會讀者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建立網上數字圖書館,使讀者們通過網絡,在家就能享受優質服務。使廣大讀者足不出戶,擁有一個賬號就能隨心所欲瀏覽數多種期刊和圖書。
高職圖書館要搞好社會化服務,其重要的前提是要創新管理制度。要取締舊有的阻礙發展的制度,建立合理的、規范的、可操作的規則制度。例如,取消只有學生和教職工才能辦證的制度,為校外閱讀者辦理閱讀證。以往僅僅停留在圖書借閱、網頁瀏覽、基本數據庫查詢等方面,開放后,要創新服務方式,如網絡文獻傳遞等,以適應外來讀者的要求。面向企業開展服務工作,為企業做“流動閱覽”服務。把圖書館“流動閱覽”服務送到校企合作單位。圖書館為小學學校“送溫暖”獻愛心捐贈書活動,開展捐贈圖書活動,旨在真心實意地幫助困難學校解決學生缺乏課外讀物的問題,為學生送去溫暖送去精神食糧,以充實學校圖書供師生長期借閱。給困難學校學生送上禮物。同時給學校教師免費送上圖書館的社會讀者借閱證,為教師利用圖書館的文獻資源提供便利。
四、開展社會服務時應注意的問題以及調動館員的積極性
堅持服務于校內讀者的工作重心不變我們提倡高職圖書館對外開放,為社會服務,是為了館藏資源、人力資源、設備資源得到更有效地利用,增強高職圖書館的社會服務功能。但是,優先滿足校內讀者的信息資源需求仍是工作的重心,信息資源建設、利用、服務的立足點仍然是校內讀者。
許多館員存在認識誤區,認為高職圖書館是學校行政撥款的教輔部門,為社會服務非圖書館本職工作內容,增加了工作量,社會服務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不夠。因此,圖書館領導要加強宣傳教育,正確引導,激發他們的服務熱情,自覺融入社會信息服務系統,主動擔當為整個社會提供服務的責任。
總之,高職圖書館開展社會化服務的意義重大,是民心所向,時代所需,是順應時代發展的重要舉措。要實現高職圖書館的社會化服務,關鍵在于創新。高職圖書館應切合實際,積極思考創新的方式,采取相應的策略進行社會化服務。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人享受知識資源,高職圖書館的發展空間也會更加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