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詩經》中存在大量的婚戀詩,研讀這些詩篇為我們了解當時婚姻形態提供了有利條件。文本從民間和貴族婚姻形態分別展開研究,通過《詩經》中的婚戀詩發現民間戀愛婚姻相對比較自由,是媒妁之約和自由戀愛共存的婚姻形態;貴族婚姻則顯得相對嚴格,以一夫一妻的聘娶制為主,但是出于國家之間政治、軍事利益的需要,出現了一夫多妻的媵嫁制,夫亡嫁親屬的異輩烝報婚等婚姻形態。
關鍵詞:詩經;婚戀詩;貴族;民間;婚姻形態
中圖分類號:I207.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4-0000-01
一、《詩經》時期的婚姻禮俗
簡言之,婚姻就是男女結合組成家庭?;橐鍪棺訉O后代得以繁衍,也是維持家族血緣關系的基礎?!墩f文解字》釋婚姻:“婚,婦家也,禮娶婦以昏時,婦人陰也,故曰婚;姻,婿家也,女子所困,故日姻?!保?)西周進入封建社會,擺脫了氏族社會的群婚制,進入一夫一妻的文明時代,且同姓不婚。我們從以下幾點來看當時的婚姻禮俗:
《禮記》有載,女子“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而嫁”;男子“三十而有室”(2)通過記載得知當時男女必須達到規定年齡才能結婚,男三十、女二十,但如女家中父母有喪要推遲三年才能結婚?!吨芏Y·媒氏》日:“媒氏掌萬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書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二十而嫁。凡娶判妻人子者,皆書之。中春之月,令會男女。于是時也,奔者不禁。若無故而不用令者,罰之。司男女之無夫家者而會之?!保?)西周時期對男女婚姻有著嚴格規定,女二十男三十須結婚,那些特殊原因沒有按正常程序結婚的單身男女媒氏安排他們在中春之月必須參加舞會,此時他們可以自由戀愛、訂婚。
《說文》日:“婚,婦家也,禮娶婦以昏時,婦人陰也。”(1)現在婚嫁迎娶通常在白天,而在春秋時期是在傍晚黃昏。此外,今天婚嫁時間一年四季都可,但當時西周是農業社會,為了不誤農時,一般在秋冬至仲春這段時間舉行婚禮。
《禮記·昏義》:“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皆主人筵幾于廟,而拜于門外,人,揖讓而升,聽命于廟,所以敬慎重正昏禮也?!保?)婚姻是繼承先祖和延續后代的基礎,因此規定了一整套婚姻的程序,即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二、《詩經》中民間婚姻形態
“凡詩之所謂風者,多出于里巷歌謠之作,所謂男女相與詠歌,各言其情者也。男女言情,在《詩經》中占了1/3?!保?)國風作為各地民俗歌謠之詩,其中1/3寫的是婚姻戀愛的。我們可將民間婚姻分為兩種形態:自由婚戀和媒妁之言。
國風中自由婚戀詩非常多,有在勞動中唱出思念的情歌,還有在男女集會中唱的戀歌等。民間婚戀自由一方面是上古民風的繼承,另一方面是當時統治階級對民間戀愛婚姻統治比較寬泛?!洞笱拧ど瘛窋⑹隽酥苋耸甲婧箴⒌哪赣H祭祀求子時,踩到巨人的腳印后懷孕生了后稷?!缎⊙拧ばB》敘述了商的始祖契的母親到河中洗浴,吞鳥卵后有身孕生下契。其實這都是上古時期的群婚形態,春秋時期這種形式在民間還有遺留。周代民間每年開一次男女舞會,會中男女自由訂婚,《摽有梅》就是舞會中女子共同唱的歌。他們繼承了上古淳樸民風,在擇偶上大膽奔放。統治階級對民間統治比較寬松,婚姻禮儀主要適用于貴族,而且民俗具有相對穩定性,即使官方有明確規定也很難完全貫徹?!对娊洝分蟹从匙杂苫閼僭姼韬芏啵悍从衬信竽懹臅娜纭捌谖液跎V校液跎瞎?,送我乎淇之上矣。”(4)以互贈信物方式表現真摯感情,如“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還有表達思念戀人的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傊?,兩情相悅的自由婚戀詩非常豐厚,反映了民間自由婚戀結合的婚姻形態。
除了自由婚嫁情況外,還有媒妁之言的聘娶制?!叭⑵奕绾??匪媒不得?!宋翼┢?,子無良媒”(4)媒人在聯系男女婚姻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由于聘娶制逐漸形成且固定下來,男女婚戀自由受到極大限制,女子情感受到壓抑,地位也受到嚴重的沖擊?!对娊洝分杏胁簧龠@樣的記載,《柏舟》就是寫一個女子愛上一個青年男子,她的父母強迫她嫁給別人,她誓死不肯。《禮記》云:“男帥女,女從男,夫婦之義由此始也。婦人,從人者也;幼從父兄,嫁從夫,夫死從子?!边@種一夫一妻的聘任制使得男權地位得到了體現,隨著父權最終成為正統,男子出嫁到外族的婚俗逐漸向女子出嫁轉變,男子通過聘任得到女子,女子漸成為婚姻的奴隸和繁衍后代的工具。
三、《詩經》中貴族婚姻形態
貴族婚姻雖以一夫一妻的聘任制為主,但是出于國家、統治階級利益需要,名義上是一夫一妻,實際上是一夫多妻的媵嫁制度。貴族婚嫁嚴格按六禮進行,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和親迎。且更加追求場面的宏大和氣派,《大雅·韓奕》詳細寫了韓侯娶妻的盛大場面。貴族婚姻形態有媵嫁婚和烝報婚、侄甥婚。
《公羊傳》解媵:“媵者何?諸侯娶一國,則二國往媵之,以蛭娣從。蛭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女弟也?!保?)媵,陪嫁的意思。諸侯娶正妻,則與正妻所在國同姓的諸侯國應來媵,該女子的侄女和妹妹也跟著從嫁,從嫁的人數要根據貴族的身份等級高低而定。如宋共公娶魯伯姬為夫人,衛、晉、齊三國同時來媵,同時她的侄娣也跟著隨嫁?!对娊洝分蟹从尺@種貴族媵嫁婚姻形態的記載很多,如《大雅·韓奕》中韓侯娶韓姑諸娣從嫁的場面,“諸娣從之,祁祁如云?!边€有《邶風·泉水》許國姓姬女子隨許穆夫人隨嫁?!皩D彼諸姬,聊與之謀”,許穆夫人姓姬,所以多娶姓姬的女子。
受原始婚俗影響,周代婚姻中有一些形式后人看來是淫亂的,如:烝報婚、侄甥婚。其實“此非淫也,古代家長制家庭之婚姻形態也?!保?)
烝報婚是一種異輩婚,烝是淫及長輩,報是淫及下輩。兒子娶除生母之外的諸母為妻稱“烝”。如:衛宣公死后,衛宣公的妻子宣姜和庶子公子頑結合,《詩經》中《鶉之奔奔》、《墻有茨》都反映這件事。報是兄叔死后,弟娶寡嫂、侄子娶嬸母為妻。烝報是合法婚姻,享應有的地位,在無正夫人或正夫人無子時,等于夫人之地位,其子可立為太子,其女可嫁為大國夫人。如:晉獻公烝齊姜后,生有秦穆夫人和太子申生。
侄甥婚是一種異輩婚。與侄女結合的形式主要體現在媵嫁制中的侄女隨嫁,《邶風·泉水》、《大雅·韓奕》等都有反映。與外甥結合的除了有舅舅和外甥結合的情況,還有姨夫和外甥女結合的情況,如:晉文公的妻子季隗與趙衰的妻子叔隗是姐妹,文公的女兒趙姬是趙衰的外甥女,后來文公將趙姬嫁與趙衰。
這些在后世看來有悖于倫理的婚制,主要是受原始婚俗的影響,一夫多妻制仍然保留著原始群婚制的影響,只不過受父權的影響,群婚制的影響只是片面體現在男性。另外,烝報婚制可以保證本家族財產地位的延續,不致使本家族利益轉移旁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