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最近幾年聲調實驗研究已經由普通話為主轉向漢語方言,出現了大量的方言片聲調實驗研究。但是對于甘肅方言而言,還沒有大規模的詳細而系統的調查。本文結合統計學方法,采用與傳統“口說耳辨”法完全不同的聲學實驗法對蘭州方言點的單音聲調進行實驗語音學分析,構建蘭州方言的單字調格局。同時,通過男女聲對比研究,實驗結果與傳統方言學結論比較研究,對傳統聲調系統進行證實或補充。
關鍵詞:聲調實驗研究;甘肅方言;聲學實驗法
中圖分類號:H17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4-0000-01
引言
蘭州方言屬北方話,與漢語普通話類似,有四種聲調,并且有自己的發音規律。傳統方言學采用‘聽音筆錄’的方法來描述蘭州方言的聲調,研究結果表明蘭州方言的四種聲調分別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本文以蘭州市城關區的蘭州方言為實驗對象,通過實驗語音學的方法研究蘭州方言單字調。
實驗方案
1、發音人選取
本實驗選取的發音人為蘭州市二十七中學的一男一女兩名語文老師,學歷均為大學本科,蘭州市城關區人,上小學后開始學習普通話,未受過其它方言影響,平時的語言環境都為蘭州方言,雙方父母都為蘭州市城關區人。
2、字表設計
在設計實驗字表時,遵循的以下兩個原則。
第一,盡量使各個調類的韻母一致,以避免不同韻母由于發音方法和發音部位不同而引起聲調的變化。韻母全部選用單韻母a,i,u。因為a,i,u正好位于元音舌位圖的三個極極端,具有代表性。
第三,字表所選字的聲母都是清塞音。因為塞音的發音在語圖上表現為沖直條,切音、標注時容易辨認。而且,以清塞音開始的帶音音段是為了區分不同調位而有意識地去變化音高頻率的,有調位意義。
依據以上兩個原則,字表是根據方言調查字表和本方言點的單音節材料設計的。
3、信號采集
發音人將字表的每個字讀兩遍,每字間隔兩秒,用Adobe Audition軟件錄音,采樣率是22050,單聲道,采樣精度16位。并用該軟件進行切音,將錄入的語音串切分為一個個的音進行保存。然后,用Praat軟件對每個語音進行數據提取。
單字調實驗結果與分析
利用Praat軟件提取基頻采樣點的數據,再把數據導入Excel進行處理,得到蘭州方言發音人的基頻均值(m)和標準差(s),單位是赫茲(hz),表格2為女聲的數據,表格3為男聲的數據。
基頻是聲調的聲學物理屬性,傳統聲調研究中的五度值“不是對基頻的直接描寫,而是對其心理對應物音高的區分和歸類。”也就是說,僅僅有基頻數值還無法在不同發音人的聲調系統中進行對比,而只有通過基頻歸一,才能消除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因此,只有將實驗所測得的基頻值這種聲學數據與音高這種主觀心理量匹配起來,本實驗利用T值歸一法進行基頻歸一和五度值轉換。轉換結果如下:
同時,把蘭州方言中兩位發音人的T值進行了平均值的計算,得到了表格5,同時繪制出了蘭州方言單字調的聲調格局圖,見圖3。與傳統研究的比較
經過對比發現,本實驗結果與傳統調查從調型上看基本一致,陰平屬于微降調,陽平屬于高降調,上聲屬于平降調,去聲屬于降升調。在調值上,存在細微的差別,這可以看做是個體差異,可以忽略不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