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問題與假設
(一)研究問題
老年人,按聯合國的標準是指年齡在65歲以上的人,而我國老年人的概念是指60歲以上的人。據統計,目前中國老年人口達1.77億,占總人口數的13.26%。老年人是弱勢群體,被看作社會的包袱,但同時老年人也是社會的寶貴資源。作為從事新聞研究的人員,研究對老年人的新聞報道是十分有價值的。本人選取《新文化報》為目標媒體,對該媒體關于老年人的報道進行研究,旨在分析我市主流媒體如何報道老年人新聞、如何對老年人進行議程設置、對老年人新聞報道的重視程度以及老年人在媒介環境下呈現的形象。
(二)理論假設
假設一:新文化報對老年人新聞報道比較重視。
假設二:對老年人的新聞報道以正面報道為主。
假設三:媒體關于老年人的新聞報道對受眾看待老年人的角度和重視程度能產生很大的影響。
二、界定研究主體
本研究主要是通過對于長春市發行量、閱讀率、影響力最大的新文化報一個月內報道的所有的新聞進行的研究。
三、選擇樣本
(一)目標媒體的選定
1、媒體選定:《新文化報》
2、考慮因素:(1)選擇報紙為目標媒體,是因為報紙的報道詳細,是其它公共傳播媒介所無法比擬的,因能詳盡報道,不受時間限制,反映多數人的意見,在輿論形成的過程中,比其它媒介功能大。
(2)以新文化報為目標媒體,是因為它在我市影響力、發行量、閱讀率最大。作為一份定位在綜合類都市日報的《新文化報》,代表性自不必言說,擁有我市最大的受眾群,在這樣的都市報中研究老年人新聞報道更有說服力。
(二)時間范圍的選定
本研究選取了《新文化報》從2011年11月1日至2011年11月30日期間所有版面的各類新聞報道。
四、具體的抽樣方法
(一)抽樣方法:
本研究采取包和抽樣,抽取2011年11月1日-11月30日這一個月內《新文化報》中所有的報道,將每一篇報道,包括消息、通訊、評論等作為一個分析單位。
(二)抽樣情況:
按照上述的抽樣方法,本研究一共采集到57個有效樣本,即11月1日-30日該份報紙中對于老年人新聞的所有的相關報道。
五、類目建構及報道總體狀況分析
本研究試圖描述以《新文化報》為代表的都市報如何報道老年人新聞以及相關內容的呈現狀況,以期望能驗證研究初期的假設。研究對采集到的57個樣本進行數據分析。以下將主要從總體概況、框架理論的“報道什么”和“怎么報道”類目這三個方面展開分析,具體包括新聞報道的數量、報道內容、新聞來源、報道體裁與方式、報道版面等。
(一)總體概況
因為老年群體人數眾多,與每個家庭息息相關,他們的新聞和故事又常常發生在我們身邊,是受到廣大市民普遍關注的,據《新文化報》的報道在目前的統計的數據來看,在30天內就有57條關于老年人的報道,主要集中在長春新聞、省內新聞版面。
(二)“報道什么”類目和“怎么報道”類目
1、主題類目:本類目旨在了解新文化報對老年人新聞的重視程度和引導受眾對老年人的看法。
2、報道體裁歸類統計:消息報道52篇(91%),評論3篇(5%),人物專訪2篇(4%)。由此可見,新文化報對于老年人的新聞報道側重在于消息報道,而評論和人物專訪所占比例是相當小的,沒有深度報道。
3、來源類目:本報報道53篇(93%),轉載4篇(7%)。可以看出信息來源主要是本報報道,傾向于單一的趨勢。
4、方向類目:主要指報道當中的傾向和輿論引導。積極/正面/贊揚:40篇(70%),客觀/中立:15篇(26%),消極/負面/批評:2篇(4%)。其總體基調以正面報道為主。
5、位置分析:總體來看,該報對于老年人的新聞報道版面主要集中于上右區、上左區、中右區等比較明顯的位置,比較吸引讀者注意。關于通版新聞有8篇,帶給受眾一種視覺強勢和較大的影響。
6、報道方式:以新聞為主,其次是連續報道。
7、涉及領域:民生32篇(56%),文化娛樂16篇(28%),交通3篇(5%),教育2篇(3%),經濟、法律、體育、醫療各1篇,分別占2%。
8、內容類目:好人好事27篇(47%),人物故事11篇(19%),集體活動5篇(9%),政策措施3篇(5%),突發事件2篇(3.5%),精神面貌2篇(3.5%),各界反映1篇、權益保障1篇、事件追蹤1篇、學習工作1篇、生活點滴1篇、負面行為1篇、奇聞趣事1篇,各占1.8%。
六、結論
通過上述的研究分析,本研究最初設計的研究目的和提出的理論假設基本上實現,略有差異。以下是幾點結論和個人看法。
第一,老年人無論是在社會上還是生活中,都是需要給予關注和重視的群體。新文化報作為都市報,很好地擔負起了關注民生、關注老年人的責任與義務,這一點我們從新文化報對老年人新聞報道的數量、版面和位置中就可以發現,我覺得這是值得贊揚的。
第二,研究中方向類目顯示,70%是積極的正面的報道;內容類目顯示,好人好事新聞占了47%,由此我們發現新文化報中呈現的老年人的形象起到模范作用,他們老有所為,看似平凡卻有不平凡的一面。該報在加強受眾對老年人認識、引導輿論方面顯現出明顯的優勢。
第三,從報道方式來看,連續報道也占了不小的比重。例如,“老人拿游戲幣買餛飩從未被老板揭穿”;“榆樹老人異鄉故去好心人要幫他落葉歸根”這樣的連續報道極具新聞價值,引起了受眾的強烈興趣和廣泛關注,在新聞選擇上、報道內容與方式上為我們做出了一個很好的范例。
第四,新文化報關于老年人的新聞報道有許多可取之處,我認為在以下方面稍作改進會更好:增加消息來源、改變消息來源單一的趨勢,以及在現有基礎上再做些深入分析的報道,提升新聞的高度、增強新聞的深度,同時還要增強老年人報道的生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