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鄭州于女士給父母籌劃出游路線,她詢問某大型旅行社港澳游的價格,旅行社工作人員一聽于女士是要給家里的老人報名,就詢問老人今年多大歲數。“開始我以為他們是擔心老人的身體,后來才知道是要根據年齡來加價。”于女士說,旅行社表示“老人消費能力比較低,如果還按原價旅行社就要賠錢了”。于女士又找到另外一家旅行社,結果老人參團“要加300元錢”。
“60歲以上老人要加錢,21歲以下的年輕人也要加錢,小孩不占床加800元、占床加1200元。”一家大型旅行社的工作人員針對記者詢問的港澳游線路,十分干脆地報出加價的情況。“加價是因為這個團要進三到五個購物店,老人去了基本不買東西,所以香港那邊要求加錢。”一個工作人員解釋。
據業內人士介紹,老年人消費能力比年輕游客低,旅行社及導游從購物等環節中獲利少,因此要求老年游客直接出錢“補貼”。這竟成業內“潛規則”。
然而,相對于事前收取“老人費”的明招,老人出游還要小心應對暗藏陷阱。有業內人士透露,國內市場曾經出現過某些保健品廠商,名為組織老年人旅游,實則趁機沿途“洗腦”推銷名目繁多的保健品。還有旅行社在合同中暗藏貓膩,等到了目的地,對老人擅自加自費項目,或者暗中克扣景區對老年人的門票優惠。
所以,業內人士提醒老年游客:游客出行前,應該把合同敲得細致一些。另外,游客在外地游玩時,一些自費項目最好讓導游提供票據,這樣萬一遇到危險或者發生糾紛,才能有個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