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說,進入老年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候,唐代大詩人李商隱亦有“夕陽無限好”的贊頌。所以,在這個時候,咱老年人最好不要再去事事斤斤計較了。我們該是和命運、生活及周圍人“和解”的時候了。當然,這種“和解”也不是不要原則、缺少批評的“好好先生”。
與命運和解
總會有低齡老年朋友說,大多命運多舛。該長身體時,遇上了“三年自然災害”;該就業時,遇上了“上山下鄉”;該生育時,又遇上了“只允許生一胎”;進入老年后,又遇上了子女的就業困難和被“啃老”的無奈……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對于這些不如意,不必再去失意沮喪、怨天尤人了,或許失之東隅還收獲到了桑榆呢!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自古難兩全。和解吧,真正和命運和解了,你才能以好心情來看待命運。好心情是智慧的世界觀。
與自己和解
在如今這個年代,我們在意的東西太多了,例如,有的人對于一生沒“混”到什么級、當什么長,或沒從業到體面而富裕的單位,甚至住房沒有別人寬,轎車沒有別人靚,配偶沒有別人漂亮而耿耿于懷。
須知,大多數人的人生都不是完美無缺的,包括你特別羨慕的人。生活中總有你不太滿意的地方。不要對自己過于苛求,要善于欣賞生活中的光明和幸福。名利、地位、金錢、榮譽不是幸福的全部內容,幸福的天平所稱量的,只是生活的質量。有位名人對“和解”二字的解釋是:“最根本的是和自己和解。”和自己和解吧,不要再去計較那些塵封的往事,才可能把自己的退休生活安排得輕松、舒適、愉快、幸福。
與仇人和解
一些高齡老年朋友經歷過的“政治運動”多,遭遇的磨難多,或許就和有些人結了不解之怨。想起來就耿耿于懷。
老年朋友們,還是和解吧!那樣的年代里,或許不少人也是身不由己,都是“政治運動”的犧牲品,就不必再去算那些陳年老賬了。心胸再寬廣一點,豁達一點,大度一點,活出一個可愛老人的風采來。
與家人和解
有一位生理學家指出:“即使是最恩愛的夫妻,在一輩子的共同生活中,甚至會不止一次地產生離婚的念頭,有時還會產生掐死對方的想法。”夫妻生活是這樣,與父母、子女也會產生這樣那樣的矛盾。有的老年朋友,都七老八十了,還視配偶為仇人,視父母為累贅,視子女為禍害,不能與家人和諧相處。
古語說:“千年修得同船渡,萬年修得共枕眠。”父母、夫妻、子女、家人能夠走到一起,那可都是修來的福氣呀!雖然你留不住歲月,但你可以留住親情。要和家人和解,除了要常溝通、常協調、常原諒、常作自我批評外,還需要常微笑。因為笑,可以和諧家庭,溫暖親人。
在過去的歲月里,有時你的夢圓了,有時你的夢碎了;有時你收獲的是玉液瓊漿,有時你品嘗的卻是無奈的苦酒——過去的就叫它過去吧,盡情享受今后的人生,用“和解”調出生活最美好的味道,調出人生最動聽的樂章,這當是智慧之舉。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