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要轉型。欲在上海打拚的臺商要不要跟著轉型?為因應國際經濟大環境變化,上海市政府提出了上海
轉型升級的重大部署——「十二五」時期,上海要創新驅動、轉型發展,加快推進「四個中心」(國際經濟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建設。這將給上海的發展帶來諸多新的機遇,同時也給上海的臺商帶來新商機。
2012年12月12日,出席上海臺協第十九次會員大會的上海市副市長姜平在會上明確表示,上海將率領長三角努力率先實現轉型,主動走向世界,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競爭。
面對上海的轉型發展,欲在上海發展的臺商準備好了嗎?大陸臺商有能力、有條件與上海一起參加新的經濟發展規劃嗎?
姜平在發言中指出,雖然目前大陸的宏觀經濟形勢比較困難,很大一部分臺資企業由於受租金、人事等生產性成本上升的原因面臨著諸多困難,但臺商應該充滿信心,看到上海轉型升級過程中釋放出的新的發展機遇。
肩負重任上海率先轉型
姜平指出,大陸地域廣闊,各地發展水準差異度大,當中部、西部也開始通過投資拉動、從基礎農業向工業轉移時,總要有東部沿海一部分城市,尤其是特大型城市率先實現轉型;而長三角地區以上海、無錫、南京、蘇州、杭州、寧波等為代表的東部核心城市,正在努力率先實現轉型,主動走向世界,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競爭。而東部沿海這些最有條件參與國際分工和競爭的城市率先加入到世界競技中,必將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的發展,使東部、中部、西部梯次開發格局的演變與大陸經濟發展的節奏合拍。
轉型釋放新商機
「上海的最大優勢就是開放,所以推進轉型,也就是要在進一步擴大開放的背景下進行。」姜平強調,上海在新一輪的轉型升級中會積極參與國際分工,通過吸引跨國企業總部、國際人才、吸引重要技術等,抓住全球產業分工的機遇,推進經濟發展向更高水準提升。
同時還要充分發揮上海的輻射能力,通過大力發展上海的現代服務業,更好地發揮上海作為服務國際國內市場兩種資源的樞紐功能。所以,上海未來在平臺經濟和龍頭經濟上大有空間。據最新數據統計,目前在滬臺資企業數量已經達到4500家,其中不乏眾多的行業龍頭企業,這些龍頭企業可以藉助上海參與國際競爭和國際分工的戰略平臺,完成自身的戰略轉型升級,參與全球化的分工與競爭。
「從上海的城市定位和自身的發展特點來看,未來服務業的提升空間很大?!菇秸f,2012年上海前三季度第三產業約占GDP60%,第三產業增速比GDP的平均增速高3.5%,資訊服務、金融等現代服務業實現了快速增長。在服務業方面,臺商憑藉地緣、文化、語言等方面的優勢將大有可為。
另一方面,上海也在著意推進文化的大發展,為創新驅動轉型發展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同時也帶動了文化消費?!甘晃濉蛊陂g,上海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遞增12%,2010年達960億元(人民幣,下同),占地區生產總值5.65%?!甘濉蛊陂g,文創產業將是上海繼續發展的重點行業,「臺灣企業在文創產業等軟實力方面的突出表現,將有助於其在這波發展大潮中搶占主導地位。」
隨著科技的發展,信息網絡技術、生物技術、可再生能源技術都在醞釀新的突破,從上海來看,將把這些戰略新興產業的培育放在發展重中之重的地位,這給上海轉型升級帶來新的機遇,有條件的臺資企業也可以把握機會借勢切入。
「受客觀經濟環境和主觀選擇的影響,上海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放緩,預計2012年上海的GDP的增速將是7.5%,與北京同居全國倒數行列。經濟增速雖然放緩了,但經濟結構更為合理,運行質量更為有效。」姜平指出,2013年上海將繼續圍繞「四個中心」建設為目標,創新驅動,推動轉型。「隨著上海經濟轉型的不斷深入,一定會創造出良好的發展機遇,迸發出巨大的發展活力。」姜平建言,市臺協應帶領廣大臺商緊緊抓住這一契機,順勢而為、借勢發力,在上海經濟這一輪轉型中實現企業新跨越、新成長。
新一屆臺協領導班子產生
會上,姜平代表上海市政府表態,將繼續努力改善投資環境和生活環境,一如既往真心實意幫助臺商企業在滬發展、促進滬臺兩地經濟發展。
此次會議上,上海臺協新一屆理事班子產生,選舉國福集團董事長葉惠德為新一屆會長(第七屆),原會長上海翔茂集團董事長李茂盛榮任上海臺協榮譽會長,並通過了新的《上海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章程》。大會還表彰了42家優秀臺資企業和59家協會之星,公佈了市臺協第六屆臺商廟會十大品牌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