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精神享受慢慢占據了生活中的主導。然而近年來中國當代藝術初步確立全球范圍內的市場地位,藝術品的投資已經成為人們所關注的焦點。2008年金融危機的到來,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藝術品市場投資的發展。2007年,全球拍賣市場到達93.9億美元,經濟危機后,曾經一度萎靡,但2010年,又回歸到93.6億美元,整體也較10年前翻了三番。并且,在這短短的三年后,中國藝術拍賣總額超越了英國和美國,位列第一。本文試圖從從宏觀經濟學角度入手,來探討中國藝術品投資市場的宏觀經濟形勢,從而提出相應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藝術品投資;經濟形勢;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J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1-0000-02
美國著名的未來大師奈斯比特和阿伯丹曾經預言:21 世紀,藝術品投資將取代證券投資和房地產投資,成為人們主要的投資方式。雖然該預言在當前社會背景下的體現并不明顯,但不管是國際還是國內,隨著富人群體的擴大,精神生活的豐富,文化品位的不斷提高,以及其它領域的資金流向藝術品市場,使藝術投資的風氣日漸濃厚,隨之藝術品的價值也在不斷的提高,而且成為了一種新的投資熱潮。雖然,我國的藝術品市場起步較晚,但是其所經歷的階段并不匱乏,它的發展由最初的火爆增長到金融危機下的寒冬,再到2010年全球步入“后金融時代”后的藝術品投資的回暖,無不在向世人傳遞出,伴隨著國內經濟的好轉,藝術品投資市場也在不斷的演進中。
我國的藝術品投資與國際相比,起步較晚,發展較快。2000 年我國內地藝術品春季和秋季拍賣市場總成交額僅僅12億,到2007年已經高達231億元人民幣,增長了18倍。盡管2008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的藝術品投資成交額增長率首次呈現負增長,到了2009年春拍時,情況進一步惡化,其成交額甚至還差于 2006 年的春拍水平。但是,2010年我國的藝術品投資市場隨著國內經濟形勢的好轉,開始釋放出回暖的跡象,使人們感覺到藝術品投資的時機再次到來。
一、藝術品投資的概念
藝術品投資是指“在一定時期內通過對藝術品所進行買賣、經營、操作、策劃等,以期帶來經濟收入的行為”。①據統計藝術品在以往的一百年中的回報率和股票的回報率基本上相當,遠遠高于債金、黃金和房地產的回報。由于藝術品投資自身獨特的特性,決定了其投資的對象主要是藝術品,包括繪畫作品、書法篆刻作品、雕塑雕刻作品、藝術攝影作品、瓷器古玩作品。
與其他的投資方式相比,藝術品投資呈現出不同的特征。第一,藝術品的流動性與證券和房產相比更差,因此其投資市場空間比較狹窄,不具備傳統投資對象的產品標準化、流動性強、市場面廣的特征。第二,藝術品市場和整體經濟環境息息相關。藝術品投資不僅受到全球經濟周期的影響,也受到具體國家的經濟周期的影響。從近年我國藝術品投資市場的狀況中不難發現,其波動周期基本上與宏觀經濟周期市一致的。第三,藝術品投資在很大程度上受投資者心理預期的影響。投資在一定程度上完全取決于投資者對整個經濟形勢和投資對象的收益預期,因此,藝術品的投資在很大程度上與投資者的心里預期息息相關。
二、當前我國藝術品投資市場的經濟形勢
由于藝術品承載著藝術家自身的理念,因此其價值表現形式與其他投資對象也有較大區別。藝術品所特有的藝術價值、歷史價值賦予了該物品的獨創性、收藏性、唯一性等特性。藝術品市場價格的形成以其多重價值性為基礎,除受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外,還與整體的宏觀經濟狀況因素有著巨大的聯系。
對于經濟形勢的分析,通常包括國際經濟形勢和國內經濟形勢兩部分。從國際上看,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2008年受到金融危機的重創,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減緩,他們的利率處于歷史低點,失業率卻是歷史高點,經濟的恢復仍需要很長一段時間。而作為新經濟體的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形勢卻完全相反,盡管他們逐漸開始取代發達國家的地位,成為帶動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但是其國內經卻處于通貨膨脹階段,大部分亞洲國家由于經濟過熱,房地產泡沫高企,面臨升息的通道,貨幣政策陷入不得不緊縮的現狀。當然,這些并不意味著國際經濟形勢的現狀整體上呈現出悲觀的現狀,在經歷了“后金融危機”的要素調整和市場重分之后,國際經濟形勢已開始呈現出回暖的跡象。由此可見,隨著整體國際經濟形勢的好轉,藝術品投資市場的復蘇也是必然的趨勢。
從國內的經濟形勢看,通貨膨脹時代的到來,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也不能幸免。物價上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最主要的威脅,一方面,國內日益加劇的通貨膨脹的現實,究其主要主要原因就是貨幣的超發,這樣貨幣供給的嚴重過剩,從而通脹高企,國內太多閑置的資金流入大宗商品市場、農產品市場和房地產市場,而藝術品市場也是資金的選擇方向。然而當前我國政府明確抑制房地產和農產品市場投機,這就造成大量的資金進入到藝術市場中套利,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為藝術品市場的繁榮創造了機遇;另一方面,國際局勢即中東、北非政治形勢的不明朗,油價的上漲預期進一步加大,再加上國內勞動力成本普遍上升,這些因素都會推高通脹的預期,從而推高國內整體的物價。一般來講,物價上漲趨勢的確立,會在經濟領域引發眾多復雜的變化。這種變化在我國的反映則愈發的明顯,資本價格的上漲,造成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最終促成價格指數上漲。因此,投資實體性或高附加屬性保值品是抗擊通貨膨脹的最佳選擇,從這個意義上講,房地產、黃金、藝術品都有這種性質,但是,在宏觀經濟形勢下我國政府一方面溫和的屢次升息和提高銀行準備金率,另一方面又加大調控房地產市場的力度,不斷的緊縮資金的流動性,加大擴大內需,推動文化產業發展,通過這幾項措施,暫且放緩經濟發展速度,釋放壓力,在形成中國經濟的軟著陸的同時,也刺激了藝術品投資市場的發展。
由此可見,當前無論是國際上還是國內經濟形勢的變化,都為藝術品投資市場的復蘇創造了積極的條件。所以,2010年我國的藝術品投資市場呈現出兩方面的發展態勢。一方面,伴隨著金融危機的到來我國的藝術品市場進行了難得的調整和整合,市場的供求和消費能力迅速增長;另一方面“隨著我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特別是在市場經濟和資本市場的推動下,藝術品投資在不斷壯大與積累的基礎上,正在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②
三、當前發展我國藝術品投資市場的對策與建議
1.政府應出臺相應的政策,并加大監管力度
在十七屆六中全會中剛剛頒布的《中共中央關于文化體制改革 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若干問題的決議》的指引下,我國開始步入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新時期,國家應該出臺藝術品投資市場方面的政策法規,加大對藝術品投資市場的監管力度。一方面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藝術品投資市場的法治建設。相關制度的卻是,很容易導致交易信息的不對稱,從而產生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問題,在藝術品交易市場上的表現就是極易引發造假之風,從而加大了藝術品投資的風險。因此,需要用法律法規來凈化藝術品投資市場,通過確定藝術品交易各方的行為準則和法律責任,做到整個交易有法可依,違法必究,清除投資市場中的不和諧因素,樹立誠信觀念。另一方面,需要健全藝術品流通體系。良好的流通體系,特別是多渠道的投資退出機制,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藝術品流動性差的缺點。可以說,完善的退出機制的建立是藝術品投資市場走向成熟的關鍵步驟,它不僅“可以為藝術品提供一種變現方式,還可以大大提高藝術品的增值幅度”。③健全藝術品流通體系,可以通過藝術與金融的接軌來得以實現,設立藝術銀行,開發藝術品基金、藝術品抵押、藝術品質押等金融工具為藝術品流通和投資建立更多的渠道。
2.推動藝術品投資市場的金融化、國際化
新世紀以來,藝術品投資的國際化、金融化已經成為全球發展的趨勢。在國外,以瑞士銀行、花旗銀行、JP摩根為首的有關藝術投資和理財的方式也在不斷翻新。藝術品投資的國際化、金融化不僅可以為藝術品流通提供更豐富的渠道,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藝術品投資的風險,提高藝術品的流動性。這樣,通過發行藝術品投資基金、藝術品證券,開展藝術品保險、藝術品按揭、藝術品抵押,收藏優質藝術品,贊助大型藝術活動,擔任藝術理財顧問等業務,建立藝術金融服務體系,不斷翻新藝術品投資和理財方式,為藝術品投資提供更正規的金融服務,加快藝術品投資的國際化、金融化的步伐,從而促使藝術品投資市場的蓬勃發展。
3.大力培養藝術品投資市場的復合型人才
藝術品投資受藝術品獨特特性的限制,其對個體性專業判斷的要求非常高。藝術品的投資者不僅需要掌握投資的技巧,還需要對具有比較強的鑒別能力,而且更需要對藝術品流行發展趨勢具有較強的預測判斷能力。在贗品充斥而鑒定又面臨重重困難的市場上,想要從中識別出真品并在投資中獲取高額回報是幾乎不可能的。盡管藝術品投資基金的興起,從表面上看,投資者只需花比個人收藏家購買藝術品更少的錢用于購買基金,便可分得藝術品投資市場的一杯羹,但實際上,藝術品投資基金并非穩賺的搖錢樹。藝術品投資基金的本質只是一種金融衍生工具,最終也要依靠拍賣公司才能進行市場運作,而拍賣公司和銀行并不負責鑒定作品的真偽,相關人才的缺失使得藝術品投資也面臨著不小的風險。因此必須加強既熟知金融投資又掌握藝術品知識的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4.藝術品投資者應樹立正確的藝術品投資觀念
由于我國的藝術品投資多以短線操作為主,這和國際上的藝術品投資有著較大的差別,從而容易在市場中產生相當的泡沫,這對藝術品投資市場的健康發展實屬不利。我國藝術品市場的繁榮更需要的是以價值優先的收藏者、注重長線投資收益的投資者、滿足個人審美喜好和注重生活品質的藝術消費群。因此,為了整個藝術品投資市場的繁榮,也為了個體投資者自身經濟利益的回報,這就要求藝術品投資者應該樹立正確的投資觀念。
結束語
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對藝術品的需求屬于最高層次的自我實現需求一類,所以對藝術品的追求必然是建立在一定物質水平之上的。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收入水平逐漸得到提高,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將從低層次的生理需要上升為高層次對自我實現的需要,也就導致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藝術品投資中來。因此,藝術品市場的需求在未來將更加的旺盛,當藝術品投資市場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寒冬,經過金融危機洗禮后的藝術品投資市場將已更好的狀態迎接春天到來,必將在“十二五”的經濟發展中譜寫出新的篇章。
注解:
① 夏葉子.藝術品投資學[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5:15
② 張曉明.2011年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158
③ 張曉明.2011年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165
參考文獻:
[1] 夏葉子:《藝術品投資學》,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5年版。
[2] 朱小鈞:《經濟危機中藝術市場的痛與動》,《美術觀察》2009年第9期。
[3] 顏士鋒:《文化經濟學》,山東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4] 張曉明:《2011年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