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廖芳(1981-),女,籍貫:四川仁壽,四川師范大學美術學院講師。法學學士學位,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原理、思想政治
摘 要:高校思政輔導員與學生的溝通交流是高校思政輔導員掌握學生學習、生活以及心理動態的一種基本方法,是順利實現大學生心理健康培養和思想政治教育良好效果的基礎。在與大學生溝通和交流的過程中需要講究一定的技巧和方法,研究高校思政輔導員的溝通藝術對高校思政輔導員開展日常工作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思政輔導員溝通藝術的原則和技巧,希望能夠為高校思政輔導員開展學生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思政輔導員;溝通藝術;原則;技巧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1-0000-01
前言
高校思政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實踐者,對大學生素質的培養,心理健康的輔導以及正確價值觀念的引導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高校思政輔導員實現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目前許多高校思政輔導員難以實現與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思想政治工作開展效果也欠佳。高校思政輔導員與學生的溝通是一門藝術,掌握好談話技巧,才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
1.高校思政輔導員的溝通藝術原則
高校思政輔導員在與大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時往往容易走入誤區,不能夠起到積極的效果。因此,掌握溝通藝術的原則是實現與大學生之間溝通交流的基礎。
1.1 溝通藝術需要高校思政輔導員與學生平等尊重。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從平等和互相尊重開始的,高校思政輔導員與學生的溝通也不例外[1]。居高臨下、高人一等的態度只能夠讓學生產生反感和敵對情緒,無法真正實現溝通交流。只有將學生放在與自己平等的地位,與學生相互尊重才能夠引發學生坦誠的情感流露,縮短高校思政輔導員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感。大學生都是自尊心比較強、心理比較敏感的群體,如果一味的氣指頤使容易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導致溝通過程中產生進展的氣氛或直接發生沖突。高校思政輔導員在與大學生溝通過程中應該扮演學生的學長、朋友這樣的角色。用平和的語氣和平等的對話,對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心理健康進行了解,為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任。
1.2 溝通藝術需要高校思政輔導員真誠對待學生
高校思政輔導員與學生溝通的最根本目的是掌握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思想動態,及時發現問題,正確引導學生培養健康的思想和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念[2]。這就需要高校思政輔導員真誠的對待每一個學生,注意自己的言語和談話方式,用溫暖的心關系學生,取得學生的信賴。真誠是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友誼的重要方式,只有讓學生感受到真誠和溫暖,才能夠深入進行與學生的溝通,及時發現和解決學生問題。
1.3 溝通藝術需要高校思政輔導員對學生理解和支持
高校思政輔導員與學生的溝通要通過“共情”來實現,也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將心比心,換位思考[3]。學生有其自己的思維觀念,不能按照高校思政輔導員的個人思維標準對其進行評判。只顧批評學生,發泄自己的不滿不免缺少人情味兒,也讓學生喪失了與輔導員交流的欲望。高校思政輔導員需要進行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的考慮學生的問題,說話時也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引起學生的共鳴。還需要對學生認為正確的事情表示理解和支持,實現對學生心理和思維觀念的正確引導,而不是一味的批評和否定。
1.4 溝通藝術需要高校思政輔導員為學生保密
學生與高校思政輔導員溝通的最大顧忌是不愿意讓別人知道自己的秘密。高校思政輔導員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需要對學生的傾訴內容保密,讓學生對自己產生信任感,打消學生的疑慮,讓學生能夠暢所欲言,大膽的把自身的問題透露給輔導員,實現高校思政輔導員與學生的深入交流,切實為高校思政輔導員解決學生問題提供信息依據[4]。另外,對于一些內向的學生也可以采用QQ、電子郵件、寫信等不需要面對面的方式進行溝通,給學生營造一種安全感,贏得學生的信任與尊重。當然,這些不存在見面尷尬的交流方式還是十分受學生歡迎的,不僅方便,還消除了高校思政輔導員與學生之間的隔閡,讓高校思政輔導員能夠融入學生的群體中與學生打成一片。
1.5 溝通藝術需要高校思政輔導員幫助學生通過自己解決問題
高校思政輔導員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并不是高校思政輔導員一味的了解學生的問題,為學生解決問題,而是需要引導學生學會自己解決面臨問題,學會成長,學會交際,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遇事處理能力,增強學生的自身素質。高校思政輔導員與學生的溝通過程也就是幫助學生學會分析問題,找到問題解決關鍵,實現授之以漁的過程[5]。這樣不僅減少了高校思政輔導員工作的壓力,也增加了學生自身的危機感,促使學生不斷成長和成熟。
2.高校思政輔導員的溝通藝術技巧
高校思政輔導員在與大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是一項藝術,不僅需要掌握溝通藝術的原則,還需要靈活掌握溝通藝術的技巧,才能夠減少交流阻礙,順利開展學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輔導工作。
2.1 溝通藝術中學會打破談話僵局
高校思政輔導員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很可能會出現僵局,這就需要高校思政輔導員對學生報以微笑或說出理解的話語,營造一種安全的談話氛圍,平和的告訴學生能夠為談話保密,減少學生的心理顧忌。也可以暫時撇開目前話題,轉移到對學生目前學習狀況、家庭狀況等的了解和交流,舒緩學生的心情,拉近高校思政輔導員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消除焦慮感。在相對輕松的氣氛下完成溝通交流,為打破僵局創造條件。
2.2 溝通藝術中的耐心傾聽
高校思政輔導員與學生的溝通不僅僅是對學生面臨問題的交流,也是疏導學生學習和心理壓力的一種良好方式。高校思政輔導員可以充當耐心的聽眾,引導學生傾訴和宣泄內心的壓力,說出問題的所在,讓學生產生被認同和理解的感覺,消除高校思政輔導員與學生之間的隔閡[6]。耐心傾聽也是一種有效的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的方式,通過耐心傾聽不僅能夠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還能夠疏導學生的心理問題。
2.3 溝通藝術中的巧妙發問
在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中高校思政輔導員藥學會提問的技巧,提問時盡量不要帶有個人情感因素,不能夠對學生產生誤導,盡量不要提問帶有判斷性或不明確的問題。對于學生比較敏感的問題要注意發問方式,不能夠使用“為什么”“對不對”這類語氣較強的封閉式詢問防止,最好采用“怎么”“后來怎么樣”這種委婉的探尋式提問,減少學生的心理戒備。
2.4 溝通藝術中的適當幽默
在與高校思政輔導員進行溝通交流過程中,一般學生會處于緊張狀態,談話時也不積極主動,這就需要高校思政輔導員適當的幽默,營造輕松的談話環境,消除學生的緊張和戒備心理,促使談話順利進行。
3.結束語
高校思政輔導員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對高校思政輔導員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工作意義重大,必須得到重視。目前,國內高校缺乏高校思政輔導員溝通藝術的系統培訓,使得一些高校思政輔導員開展學生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工作的效果不佳。因此,高校高校思政輔導員需要對與學生的溝通藝術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學習,爭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工作中取得實際效果。
參考文獻
[1] 劉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談心藝術研究[J].重慶工商大學,2012.
[2] 裘建寧.高校思想政治輔導員的談心技巧[J].文教資料,2008,(10):168-169.
[3] 曾寧.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溝通技巧淺論[J].改革與開放,2011,(24):176-178.
[4] 楊揚,沈燎.淺談高校思政輔導員的溝通藝術[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8,(08):11,13.
[5] 肖傳強,李娟,李乃蓉.加強與大學生溝通交流的技巧[J].人力資源管理,2010,(0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