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第一作者:張小雙(1990-01-),男,漢族,河南省南陽市,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礦業學院,采礦工程系
第二作者:馬騰(1990-09-),男,漢族,遼寧省建昌縣,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礦業學院,采礦工程系
第三作者:宋建偉(1991-09-),男,漢族,遼寧省凌源市,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礦業學院,采礦工程系
摘 要:眾所周知,與其他行業不同,礦產行業具有其獨特的一面:周期性,長期性,高風險性和全球性等特點。因此礦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中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的格局。我國幅員遼闊,礦產資源豐富,因此,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礦產資源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然而由于過度的開采以及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后,勘探活動嚴重下降。而且令人擔憂的是如今勘探活動下降幅度遠遠大于開采活動,這也就造成了儲量與產量間的不平衡,為了彌補枯竭礦山造成的不平衡,必須保證勘探量的增加。這就要礦產行業進行大量的改良。
關鍵詞:礦業;金屬;開發;保護;危機;前景
中圖分類號:F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1-0000-01
礦產資源是工業發展的血液和糧食,中國國內經濟的巨大規模和超過10億人口,以及市場經濟體系的偏重發地產方向使中國的經濟對礦產的需求極端渴望。在十二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對礦產的航行需求不斷上升,但同時資源的供給仍會呈現剛性制約。
同時,金屬也是國民經濟、人民日常生活尤其是國防工業、科學技術發展必不可少的基礎材料和極其重要的戰略物資。大到飛機、導彈、衛星、火箭,小到電視、電腦、手機,這些部件主要都是由金屬制成,因此使用量也極其可觀。現在世界上許多國家,尤其是工業發達國家,都競相發展金屬工業,增加金屬的戰略儲備。
雖然就當前而言,我國礦產行業的規模不斷擴大,綜合實力也在不斷提高,而且在國際上的同行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也在不斷地增強。但是,我們礦產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仍然有著諸多問題,并且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尤其是產品產能過剩、產業結構性矛盾突出,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不高、自主創新能力低下、在高端產品中無法自主提供核心技術等若干問題。
針對這些突出的亟待解決的問題,更好地調整產業發展環境。我們必須要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環境污染少、資源消耗低的新型工業化道路。2010年,金屬材料記重單價較去年下降,從1658美元/噸降至1467美元/噸,降幅6.4%。這主要是受到了國際和國內金屬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
另一方面,針對近年來礦產資源開發瓶頸的問題日益凸顯的情況,根據預測,近年來,礦場資源緊缺的局面無法得到根本上的好轉,甚至,可能會到達進一步惡化的地步。2012年12月產量數據:10種有色金屬總產量338萬噸,同比增長16.7%;2012年全年累計產量3690萬噸,同比增長9.3%。2012年全年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固定資產投資共計1477億元,同比增幅20.6%,較2011年大幅下降了16個百分點。
在面對全球危機中的機遇與挑戰之中,世界經濟論壇也表達了許多的觀點:在全球危機的過程中,很有可能發生全球性的經濟衰退,負面影響將會遍及社會的各個方面;這個危機來自于全球范圍的低利率水平、資產價格虛高、以及不均衡的貿易和儲蓄水平。面對這些危機,世界經濟論壇也提出了解決的辦法: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國家需要積極地參與到國際協作中去,在此環境之中,20國集團作為一個真正的實體將大量展開合作項目;各個行業也應該制定一些反周期性的監管和貨幣政策以控制如今銀行的貸款;同時,我們也應該不要制定過多的金融監管政策,以免抑制了交易或資金流動;我們需要聯合許多激勵機制,讓風險和匯報處于適當的時間。提高私有企業的公共持股比例將為市場提供新的動力。上市公司和私有企業之間要非常注意協商。制定政府從金融行業和制造業企業退出的戰略在長期內是至關重要的。同時還需要重視對欠發達國家的影響,許多地方我們還是非常依賴于資源的。
同時全球性金融危機也對礦產行業造成了壓力:1.礦產的短期需求量迅速減少。2.一些特定的產品發生了不良的高庫存和高合同價格,價格下調趨勢加劇。3.如今邊際供應價格正在逐漸轉向邊際需求價格。4.如今礦業情況不斷變化,因此需要重新估算風險成本。5.供應方面的挑戰并沒有得到重視,可能會導致未來供需失衡加深。6.其實主要的風險在于脆弱的全球經濟可能在回升時再次發生供應短缺的現象,價格將再次提高,從而抑制經濟回升的趨勢。7.深入了解全球的需求量是至關重要的,以確保不會再次發生供需的循環性不平衡的現象。
但是預計短期內對中國的影響不是很大,原因在于:雖然中國受到全球危機的影響,但是中國的國內需求仍是重要的推動力;全球危機爆發的時候,中國正經歷著房地產泡沫和主要行業產能過剩的困擾,這打擊了消費者信心;我國儲蓄利率保持在較高水平,所以消費支出將快速回升,消費者將重新考慮購買住房和汽車等必要生活用品;政府出臺的經濟鼓勵政策將促進房地產市場和大眾消費的回升;在房地產市場上,首付款和貸款利率下調,銀行提供了政策非常好的抵押貸款;我國鐵路建設的項目支出了2萬億元;其他基礎設施項目如公路和港口建設支出4萬億元,這對礦業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危機也帶來了機遇:金融危機將逐漸降低生產的成本,這樣會減少資本支出和經營成本的壓力;同時勘探項目將很難得到傳統的風險投資和新興的公司資本市場來獲得資金;在這種趨勢之下,采礦項目將更難獲得資金;上市公司估值繼續走低,這為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國家帶來了很多機會,他們購買大型上市公司的少數股權來換取長期包銷協議,而且也收購小型的上市公司,特別是勘探后期公司;一些債務融資市場同樣也提供了機會,未開發的項目提供融資和項目建設合同安排以換取長期包銷協議;這將幫助新興公司獲得資源以及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
礦產資源正在逐漸的被人們視為社會繁榮、政治權力和國家財富的基礎和象征。然而,由于工業革命的不斷深入,工業科技的不斷發展,礦產資源的壓力也將越來越大。隨著我國礦業的迅速發展,不合理的礦山開發和礦產資源利用越來越多。礦山周圍對環境造成了污染并誘發了多種地質災害,這嚴重破壞了我國的生態環境。突出的環境問題越來越威脅到了人民的生命安全,而且嚴重限制了國民經濟的大發展,同時也對生態結構造成了不小的破壞。
由于我國多數老礦山生產建設不重視環保,過度開采,而且效率低下。同時近年來,國家對迅猛發展的小型礦山也疏于管理,加之無環境保護設施,更加加劇破壞了礦區的生態環境。具體表現在以下這幾個方面: 1.人為地破壞,造成水土流失、生態環境惡化,由于大量的采礦活動使很多礦區的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許多地方礦石私挖濫采,完全不顧及生態建設,造成了嚴重的水土流失。這里就有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南方離子型稀土礦床,漫山遍野地露天挖礦,使山體植被與含有植物養分的腐植土層及紅色粘土層被大量剝光,土地已失去了原有的生態平衡。2.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礦山在開采和建設過程中不同程度地引起地表下沉、塌陷、巖體開裂、山體滑坡等嚴重的地質環境問題。金屬、非金屬礦采用崩落采礦法都將會引起大面積的地面塌陷,使房屋開裂,道路下沉,鐵路、水利等工程設施遭到破壞;在建材礦山和金屬礦山等露天采礦場的坡度不穩,地壓平衡遭到破壞,導致危巖崩落,山體滑坡。3.污染非常嚴重,總體來說,我國是一個比較缺水的國家,保護好水資源對中華民族存亡和國家發展是異常重要的。4.一些地方小煤礦濫采亂挖,隨意堆放,造成煤炭自燃,煤炭自燃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有害氣體,嚴重污染了當地的空氣。
綜上所述,我國的礦場行業的前景并不是十分之樂觀,在面對經濟全球化的挑戰之下,尤其是當今全球經濟并不景氣的時刻,礦業發展真的是挑戰和機遇并存。同時,如何處理礦產開發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也顯得越來越重要,我們要不斷的努力,把美好的家園留給子孫后代。
參考文獻:
[1] 《2013-2017年再生有色金屬行業競爭格局與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