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山鬼》是屈原的《九歌》十一首詩中的最攝人魂魄的一首,它以浪漫的筆觸描繪了一個美麗而幽怨的女神“山鬼”風姿綽約的形象及其凄婉動人的愛情故事,主要描述的是女神赴約不遇以致痛苦憂傷的情景。全詩以抒情為主,兼有一定的情景描寫和情節進展,特別是比較細致地刻畫了人物的心理,把一個多情女子在追求愛情時的一往情深和自信,以及失戀后的無限痛苦和哀傷,都刻畫得淋漓盡致。
關鍵詞:楚辭;山鬼;形象;藝術特色
中圖分類號:I207.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1-0000-01
楚辭繼承了詩經優秀的現實主義傳統,內容較詩經更為宏恢,形式更為自由,充滿了積極的浪漫主義色彩。屈原將楚國流行的祭神曲和神話經過潤飾和加工,使之成為一種新詩體,采用楚國的方言口語,運用楚地的聲音律調,描寫楚物楚事。楚辭表達的感情濃郁,辭藻華美,想象豐富,具有非常濃厚浪漫氣息。
《九歌》是楚人祭祀時的古曲,在屈原之前就已經存在,屈原依原曲填了新詞,《山鬼》篇實際上是對一個傳說人物的具體描寫。作品全篇以第一人稱、山鬼自敘的形式,將其內心世界充分地展現出來。《山鬼》的主人公是一位女性神,整篇講述的是她與所思之人相戀的故事:山鬼前去赴約,對方卻沒有如約到來。她為此而期待、怨憤、疑慮和失意的情緒變化。
一、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山鬼”即“山神”,山中女神,在楚辭盛行的時代,自然神是得到人們發自內心的崇拜的,作為崇拜的對象,自然要被形象化。《山鬼》這一詩篇用優美的文辭給我們勾勒出一幅幅氣韻生動的畫面。
在《山鬼》中,屈原用豐富的想象和高超的藝術表現手法來描繪神的愛情,既有大量景物描寫,也有真摯感情的抒發。作者對這個山中女神的描寫始終是以自然中的山林為背景,其中的景物描寫是非常有特點的,它一方面表現出山中女神活動的特殊背景,一方面又是詩中塑造主人公藝術形象時寄情寓意的載體。當寫這位女神到達約會地點,懷人而不遇時,她獨立山顛,“表獨立兮于山間,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晝晦,東風飄兮神靈雨”,亂云在她腳下浮動,天色陰霾無光,東風又吹灑下來陣陣冷雨,它們全都是景物,又無不是比興,烘托渲染著氣氛,寄寓著女主人公的無限哀愁。結尾處寫山鬼的失意惆悵,更是風云突變,“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鳴。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雷雨交加,木鳴猿哀,情與景在極度動蕩不安的氣氛中融匯在一起,真是音繁緒亂,惆悵難言。這種情與景的互相交插、融匯,極大地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取得動人心魄的藝術效果。
二、對“山鬼”藝術形象的刻畫
整篇作品是通過三個主要的場面來描繪“山鬼”這一形象的:第一個場面是“山鬼”對即將到來的約會充滿期待:“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從文貍,辛夷車兮結桂旗。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余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后來。”這一段的描述可以說是情在文中,意在言外:美麗的女山神在千呼萬喚中終于出場了。她按照事先的約定,把自己妝扮一新,她神采飛揚地前往約好的地點與心上人相見,顯示出山鬼心里的期盼、愜意,笑意寫在臉上,幸福藏在心里,卻又難以掩飾住內心的喜悅、戀愛的渴求。
第二個場面是“山鬼”的焦慮:“表獨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晝晦,東風飄兮神靈雨。留靈修兮憺忘歸,歲既晏兮孰華予!”“此言獨立山上者,蓋因折芳馨以遺所思,而所思者獨來之遲,故登高以望之。……不足以寫其妙如此也。”這一段描寫非常的精彩,仿佛讓人身臨其境,然而她滿心期待換來的卻是莫大的失望,她夢寐以求的心上人并未按時赴約。山鬼的悵惘若失、凄涼無助躍然紙上,讓人憐惜。此時,她一直在反思、在猜測、在聯想,雖然內心無比的失望,卻還一直堅持,相信心上人對她的情意和愛,“怨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閑”,她反而在心里替心上人尋找托詞,這一信念支撐著山鬼久久的“失望地等待”,也在自我寬慰、自我解脫中體現其詩意的癡情和執著的追求。
第三個場面是“山鬼”的惆悵和無奈:“采三秀兮于山間,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閑。山中人兮芳杜若,飲石泉兮蔭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這一段寫“山鬼”思君又不見君,惆悵之至,彷徨無助,但卻仍然潔身自好,“雖在山中無人之處,猶取杜若以為芬芳,飲石泉之水,蔭松柏之木,飲食居處,動以香潔自修飾也。”山鬼陷入自我困惑之境,她在等待時,內心異常矛盾。她心神不寧、將信將疑,疑惑卻又不愿相信:對心上人對自己是否像自己一樣,忠貞不渝的對待愛情產生了疑惑,但在這失望之中卻仍然抱有幻想,內心充滿了矛盾。
三個鏡頭過后,整個天地、萬物都開始各自最具有生態和自然氣息的表演:“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犭穴夜鳴。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整個自然都為山鬼的癡情動容、哀憤,發出了響徹宇宙的聲音。她一直向往愛情、期待愛情,渴望幸福和美好,對未來滿是希望,然而,盡管她的感情可以感動天地,但是心上人卻似乎并未動情,沒有如期而至。但等待的過程本身就詮釋了生命的意義,等待是美好的、等待是痛苦但也是愉快的,等待的過程更是永恒的,這本就是生命存在的意義——在生命的耗損中對美好的追求和對光明的向往!
三、大量的心理活動描寫
在《山鬼》中,作品對山鬼的心理活動進行了淋漓透徹的表現:“留靈修兮澹忘歸,歲既晏兮孰華予”表露出了山鬼初待所思心甘情愿和久待憂老的微妙心理;“怨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閑”表露了山鬼因久待不至而生的惆悵和安慰自我等下去的心理活動;“君思我兮然疑作”表露了山鬼在經久的惆悵之后產生的對所思的懷疑心理;“思公子兮徒離憂”則是因惆悵、怨憤、疑惑而生出的無奈。這些表露的情感是由弱到強的,是漸進的,完全符合戀愛中女子在追求愛情時的深情和自信,以及在愛情受挫時的那種特有的心理波折和苦惱。
參考文獻:
[1] 《中國文學史》,游國恩,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
[2] 《 <九歌·山鬼>解讀》,劉樹勝,許艷麗,孫玉藏
[3] 《楚辭意象研究綜述》,羅建新
[4] 《析“山鬼”的形象及其文化內涵》,劉謙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