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疆旅游業在迅速發展,但其發展也受到了一些因素的阻礙,包括旅游翻譯人才的缺乏。本文通過文獻查閱對新疆目前的旅游業和翻譯人才狀況進行分析,找出存在的問題,給出解決方法。
關鍵詞:新疆;旅游翻譯,翻譯人才
中圖分類號:G71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1-0000-01
新疆的旅游資源豐富,近幾年旅游業在國際上名氣在逐漸上升。自從我國加入世貿組織,舉辦北京奧運會以及亞歐博覽會,更多的外國游客來到新疆旅游。同時新疆的旅游業正在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包括旅游翻譯人才的缺乏。
一、新疆旅游資源特點和面臨的問題
新疆的旅游景點變化多樣,主要以自然界的奇妙景觀為主。新疆旅游景觀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戈壁灘和沙漠風景,如世界第二的沙漠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第二、冰山風景。新疆山多,冰雪風景壯觀奇妙,天山和昆侖山等。第三、草原風景。新疆自然地形除了沙漠和山頂還有就是綠洲,草原提供游客騎馬、野營、等休閑娛樂活動。新疆是個多民族的區域,在旅游過程中游客可以體會到濃郁獨特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風情。目前新疆的旅游業發展迅速,地大人少,同時面臨著各種使旅游業發展受阻的問題。最明顯的就是交通不方便,旅游景點基礎設施和生活條件較差,旅游人才比如翻譯人員缺乏等等。尤其是翻譯人才的問題則需要從各個高校的相應專業的學生身上尋找解決方法。
二、新疆旅游翻譯人才困境
(一)在新疆翻譯事業處于起步狀態
新疆真正的翻譯教育和翻譯服務還在處于起步狀態。在新疆設定的翻譯碩士專業學位(MTI)是從2011年才開始招生,目前為止新疆的高校培養出來的專業翻譯人才數量甚少。除此之外翻譯事業在新疆的地位不高,翻譯人員的待遇,除了在國家機關工作的,一般都不是很好,因此在新疆翻譯專業畢業的專業人才屈指可數,從事旅游翻譯人員的數量更是少。
(二)在新疆中高級翻譯人才更稀缺
快速發展的翻譯市場需要大批專業翻譯人才,更需要高水平的翻譯家,這為翻譯人才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國際研討會、每年一屆的烏洽會,去年和今年的亞歐博覽會等活動中,新疆請來了外地比如北京等城市來的數名感激翻譯人才勝任此重大任務,因為新疆缺乏中高級翻譯人才。
(三)比起筆譯,口譯人才更稀缺
旅游翻譯主要是以口譯為主,口譯的工作強度非常高,不像筆譯那樣有詞典,網絡信息或者資料的輔助,翻譯人只能憑自己擁有的歷史政治文化知識和工作經驗現場口譯,能勝任這樣高難度的工作的口譯人才很少。
(四)小語種翻譯人才更稀缺
在新疆翻能做法語、德語的翻譯還沒有。據統計,在新疆,能做英、俄、日語的翻譯加起來,不到10名(劉俊佑,2008)。在新疆旅游的人大多都是從中亞或者東歐過來的,他們就需要阿拉伯語,印度語,土耳其語和俄語翻譯。從事漢譯英的人員卻很少精通于這些小語種的,有些根本就不懂這些語言,而游客則需要有些少數民族人來給做翻譯,但是雇來的少數民族翻譯人員只是碰巧做個翻譯罷了,他們缺乏專業翻譯人才素質
(五)新疆民語翻譯人才更稀缺
1990年到現在的能同時進行外語和民語翻譯的人才幾乎沒有出現。三代翻譯家正為新疆的民語翻譯事業的未來擔憂(劉俊佑,2008)。在新疆的旅游業,翻譯人員需要外語和民語之間進行翻譯,往年的翻譯都采取將有關少數民族文化的詞語直接按它們的漢語讀音音譯的,對外國游客來說很難理解。即使在翻譯過程中補充說明其含義和代表的意思以及有關的歷史文化事件等,也很達到清楚簡潔表達使游客易于理解和記住的效果。新疆的民俗文化的各個方面漢語說法有些本來就失去了源語言所表達的意思。比如烏魯木齊市大巴扎從維語Qong Bazar 譯音翻譯的,英語的也叫大巴扎,英語的也翻譯成這樣就沒任何意義了。旅游文化專用詞之類的翻譯起來是有困難的,能將多民族的文化用詞從民語翻譯到英語或者其他外語的旅游翻譯人才嚴重缺乏。
三、新疆旅游翻譯人才困境的對策
(一)靠高校培養
隨著新疆旅游業與國際接軌,對旅游翻譯人才的要求變得更高更加嚴格,各個高校在培養翻譯人才時要注意一下幾個方面:
第一、要努力提高語言素質。所謂語言素質,就是中外文的語言功底和雙語文化素養,要求具有扎實的雙語表達、溝通與轉換能力,具有雙語技能和文化知識,作為外語翻譯人才,不能只懂一兩種語言,盡可能多學幾種語言。
第二、要提高職業素養。提高翻譯者心理素質和職業道德素養,熟悉新疆少數民族歷史文化淵源和文學傳統,注重了解少數民族在政治、經濟、法律、教育、、商貿等社會生活領域,提高勝任國際交流翻譯的任務。
第三、要提高專業技能。翻譯是兩門語言之間信息的轉移過程,目前大學培養的是通才而不是專才,翻譯專業可以開展翻譯職業教育或翻譯專業知識教育,讓學員在參加培訓或者實習后可以更快的適應工作環境,把工作過程中學到的專業知識和翻譯技能更好的結合貫通。
第四、要提高實踐和應用能力,提高口語水平。譯者應該掌握多種文體筆譯技能和交替傳譯技能,旅游翻譯中的口譯活動對口譯員的記憶能力、邏輯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交際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經過長期的專業化培訓才能達到這個目標。
(二)新疆的高校和社會機構要合作進行培訓鍛煉
新疆的各個高校要根據以上的要求和標準培養學生,并號召和動員各個與翻譯事業有關的企業或單位與他們合作,努力培養一批高素質旅游翻譯人才。
第一、翻譯院校要全方位進行旅游翻譯職業訓練注重綜合素質教育、翻譯職業教育,掌握翻譯職業的理念與技能,
第二、旅游翻譯翻譯產業與院校實現產學結合,資源共享為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應用型翻譯人才,外語院校和培訓機構應與用人單位之間進行多方面、多層次、多渠道的合作
第三、舉辦短期專業培訓班、強化外語培訓。目前解決翻譯短缺的有效途徑,就是采取學校培養和社會短期培訓相結合的方法。通過高校MTI培訓,無疑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最正規途徑,但光靠這一條路滿足不了現階段翻譯人才市場的需求,針對翻譯學員實踐經驗缺乏,利用“模擬現場”、“論辯課堂”等方式提升學生能力,同時注重培養和提高口語和口譯能力。
第四,注重培養少數民族翻譯人才
針對在新疆缺乏民語翻譯人才的情況,高校招生要適當擴大少數民族名額,旅游翻譯的單位或者部門可到學校招聘民語翻譯人才,充分利用他們具有會本族語言和國語,外語等多種語言的優勢,給予他們實習學習和工作學習的機會,提供他們一個好的平臺。
總之,旅游翻譯人才的缺乏是由于傳統教育和對翻譯事業的重視不足引起的,就算是外語專業和翻譯專業畢業的也不一定能勝任旅游翻譯的工作。因此這個問題需要各個高校,有關企業和單位的共同重視,從學校專業培養和訓練著手,讓企業和單位給予實踐和鍛煉進修學習的機會,協力解決旅游翻譯人才困境問題。
參考文獻
[1] 丁素琴.試析新疆旅游業中旅游英語專業人才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教導,2011(2).
[2] 李汴紅.試論旅游英語教學中學生職業本領的培養[J].職業與教育,2010(27).
[3] 劉俊佑.新疆翻譯人才缺席三代翻譯家為現狀擔憂[N].新疆經濟報,2008(7).
[4] 劉世明.淺談素質教育(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在職業院校應用英語專業教學中的實施(實際的行為)[J].科教導刊,2010(11).
[5] 任曉琨,趙雪濤,李桂芝.怎么樣提升旅游英語專業學生的就業素質[J].職業時空,2008(4).